隨著電影《生命最後一個月的花嫁》和《余命,為愛而生》的接連上映,乳癌的議題已經正式浮上檯面,無論是尚在青春年華的少女、已經停經的婦女,或是懷孕的女性,乳癌的威脅無所不在。根據世界衛生組織表示,每年約有超過50萬人死於乳癌,而在台灣地區,15年內乳癌發生率已增加一倍,且患者平均年齡急速下降已是不爭的事實。《儂儂》這次特別採訪長庚醫院乳房醫學會的副秘書長郭玟伶醫師,和三位年輕的患者,跟我們分享罹癌的心路歷程,及乳癌防治的重要性。
Q:那些女性是相對罹癌機率較高的潛在族群呢?
A:基本上來說,有家族病史的女性一定要特別注意,但因為乳癌誘發因素極多,所以仍然有許多罹癌患者並沒有家族病史和遺傳問題。醫學上現在證實的因素只有初經較早(12歲之前)、長期接受賀爾蒙補充療法(HRT)和愈晚生第一胎的女性罹癌機率較高。
Q:什麼樣的飲食和生活習慣會導致乳癌呢?
A:一般人易將熬夜、嗜飲咖啡和酒精類飲料、口服避孕藥、不良飲食習慣(喜歡吃油炸、脂肪類和重口味食物)等和癌症畫上等號,但在真正的乳癌研究方面,這些飲食因素都尚未得到醫學100%證實,但倘若能養成良好的生活習慣、提高自我警覺度,並且不要過著壓力太大的生活,對預防癌症絕對有幫助。
Q:有哪些乳房診斷?
A:一般而言,除了自我檢測之外,有醫生觸症、乳房攝影和乳房超音波三種方式。乳房X光攝影在歐美地區最為普遍,但因為乳房攝影會使乳房曝露在輻射下,30歲以下的婦女較不建議使用,亞洲女性乳房面積較小,乳房組織較細緻緊密也比較不適合。但超音波的判讀會因醫生而影響甚大,機器好壞也會影像結果甚大,所以建議到大醫院,與有經驗的醫生合作結果比較準確。
Q:正確的檢查方式?以及乳癌的初期徵兆?
A:基本上,過20歲之後,都應該每個月自我檢查,以及按時至醫院檢測。檢查方式為生理期過後,用手指以按壓的方式環型檢查,如有發現硬塊或腫瘤,先觀察是否為兩邊對稱,倘若不是、並且有變大趨勢的話就應立刻去醫院檢查。一般而言,乳房疼痛與乳癌無關,但若自己檢查之後不確定為良性或惡性的話,也應立即至醫院做深入檢測。一般而言,惡性腫瘤的平均生長時間為半年,愈年輕的婦女成長速度愈快。此外,若是發現以下症狀,也應該立刻到醫院診斷:腋下的區域有腫塊、乳房大小或形狀改變、乳頭有分泌物、乳房、乳暈或乳頭的顏色改變。隨時關注自己的身體變化,因為「早期發現,早期治療」絕對是戰勝乳癌的最好方法。
Q:如果真的罹患乳癌,您會建議些什麼療程呢?
A:年輕女性罹癌復發的機率較高、遇到的問題也會更多,也會更在意外觀和別人的眼光。我認為正規的治療要全部接受,另類治療如中藥或飲食療程,建議不要全信,不過行有餘力時也許可以輔助,但兩者不能牴觸。然而生涯規劃也很重要,年輕女性尚未結婚生子,要靠自己的力量朝樂觀的人生前進, 我認為如果有工作,正向面對人生也許是更好的選項。
儂儂雜誌x乳癌防治部落格
粉紅十月份起,儂儂雜誌特別成立『乳癌防治部落格』,除了邀請大家繫上粉紅絲帶一起響應國際乳癌防治月外,並且與各界人士齊聚共同關懷這個重要議題,呼籲大家除了重視乳房健康外,也透過此項活動凝聚更多的愛與力量,儂儂雜誌邀請大家一起守護大家。
乳癌防治部落格
http://pinkribbon.pixnet.net/bl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