他們只想引起你的注意
小朋友出現暴力行為的可能原因
★ 為了想引起注意
事實上,在人格發展的特質上,當一個人想吸引別人的注意力時,可能會出現一些「平時他不會做的行為」或「易於常人的表現」來達到目的。因為一般人對「異常行為」的警覺性較高,相對地也會認為這些屬於「危險訊號」、「求救訊號」而特別去關注、甚至去解決問題。所以,有時孩子會尖叫、哭泣、甚至是丟東西等,這些都是因為他們吸引別人的注意。
不過,為什麼有些孩子會出現比較暴力或是憤怒的行為?
「孩子的個性、大人給的反應如何、孩子的排行,都是影響孩子行為的因素。大致上,在2~4歲的幼兒時期的暴力傾向行為比較短暫,因為他們只想引起注意,而不是真的要攻擊對方。」林口長庚醫院兒童心智科主治醫師梁歆怡說。
通常在老二出生後,老大可能會出現短暫的暴力行為。「因為原本受寵的老大會覺得,弟弟(或妹妹)的出生讓爸媽不再只注意他,加上媽咪要哺餵小寶寶,所以也無法像以前一樣陪他玩,其他人的心思也都放在寶寶身上,因此會讓他想做出一些特殊舉動,譬如偷打小寶寶,或故意亂丟東西,作些讓爸媽頭痛的事情,讓大人將注意力轉回自己身上。」梁歆怡醫師解釋。
★ 為了表達心中的不安或焦慮
當人感到不安或焦慮時,容易出現衝動的非理性行為嗎?答案是肯定的!輔仁大學兒童及家庭學系教授林惠雅表示,佛洛伊德在人格特質的探索中曾經提到,人類的行為受到潛意識影響,所謂的潛意識,又被「性」與「攻擊」主導。也就是說,當一個人意識到自己的所屬物品可能會被剝奪時,會下意識的出現暴力行為。
簡單來說,當孩子感受到原本圍繞在自己的人事物出現改變時,他的心中會出現焦慮及不安全感,假使孩子沒有得到適當的情緒安撫,他可能就會出現暴力行為。
值得注意的是,孩子出現暴力行為並非單一因素,往往都是跟背後的「家庭因素」有極大關聯。林惠雅教授表示,在一些個案中發現,父母經常在孩子面前爭執、甚至大打出手的話,這些都會讓孩子在人格發育成長中,容易對環境感到「不安」、「焦慮」,甚至容易出現暴力行為。
★ 誤以為「這樣作,是對的!」
孩子是最厲害的觀察家和模仿家!在幼兒約12~24個月大時,就懂得觀察和模仿身邊最親近的人的動作。譬如媽咪和爸爸兩人說話時的語氣和動作,假使兩人在孩子面前經常為小事爭吵,或是加入一些情緒性的話語(罵髒話等),孩子會以為「用這樣的口氣和別人說話,是一件很正常的事情。」
林惠雅教授表示,家長有時會有錯誤觀念,以為「孩子年紀小,大人在他面前吵架,他哪懂,怎麼會有不好的影響?」事實上,雖然孩子年紀小,但是長期下來,他們會誤以為「想達到這個目的就要用這種方式」,導致孩子在人格發展上出現落差,也會影響孩子在日後的人際關係發展和處理事物的觀念。
不過,假使父母經常在小孩面前上演「丟碗盤、大聲吵架、言語互相羞辱」的戲碼,是否會影響孩子未來與人相處的模式?答案是肯定的!
梁歆怡醫師表示,在研究個案中發現,有些個案在童年時期,長期處於被父母毆打、強權管控、軍事教育的環境,雖然他討厭甚至痛恨這種遭遇,但是無形中,他也將這套行為模式儲存在腦中,甚至下意識的出現在與人相處的過程中。譬如他在極端憤怒時,也會不斷用言語刺激,或是出現暴力行為,之後又會對受虐一方出現乞憐的心態。「其實這個過程,就已經反映出施暴者幼年的遭遇。」梁歆怡醫師表示。
您是否讓孩子不敢跟你說真話
孩子在家很乖,在外面卻會打人?
家庭因素影響大
有些家長反應,孩子在家很乖巧,當看到老師在聯絡簿上註記孩子打人時,不但無法理解,甚至還感到莫名其妙!難道孩子有說不出的秘密心事?林惠雅教授建議,家長在尚未瞭解事情始末之前,還是先控制好自己的情緒,讓孩子說清楚講明白,比較重要。「雖然打人不對,但是有些家長一衝到幼稚園,當場看到孩子就往他頭上打下去,孩子不但顏面盡失,大人也斬斷了與孩子溝通的那一座橋。」林惠雅教授說。
「有些家長反應,孩子在家很乖,沒什麼意見,父母講什麼都答應,也不會打人,怎麼在學校就反常了?在實際瞭解狀況下才發現,父母在家中採取嚴格教育,只要小孩一做錯,或是違反家長的意思,就會遭來嚴厲責罵,久而久之,孩子知道父母聽不進去自己的意見,多說只會遭來責罵,就決定在家中作一個沒有意見的人。但是小孩會設法找出其他情緒出口,假使方法錯誤,就會出現暴力行為,譬如在學校若與同學意見不合會打人、辱罵對方、欺負小動物、自我封閉等。」林惠雅教授說。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