楊定一博士剛剛掛下跟父親的電話,電話中只稱讚了父親最近畫的一幅畫很棒,短短幾句話的聯繫,卻是他們父子倆不斷的親情,儘管不住在一起,偶爾才見一次面,感情卻從不因時間與距離而沖淡。
著有《一打博士在我家》的楊正民教授,正是楊定一的父親,也是教學研究獲得世界肯定的教授,他的4名子女,皆在25歲左右的年紀,獲得雙博士學位,研究成果獲得學界極大的矚目。
看見孩子的天才
而楊定一的3個子女表現也不遑多讓,長女楊元寧,現在是哈佛大學四年級學生,得獎無數;長子楊元平,就讀麻省理工學院(MIT),雙修電機與材料工程;次子楊元培目前就讀高中,熱中足球,希望未來可以當個足球員。
3個小孩的興趣不同,身為父親的楊定一完全尊重他們的發展,「我對他們的要求就是不做壞事,其他什麼都可以做。」
楊定一認為,華人的聰明才智不輸給西方人,但是我們的教育體制卻形成了思考的障礙,限制了發展。「不要設框架,讓孩子多發表、多創造,不要只是要孩子回答標準答案。」在國外的就學過程,鼓勵學生發表自己的看法,讓他得以在自由的環境中求學,是追求學問而不是陷入考試的迷思中。
全人教育培養孩子身心健全均衡發展
楊定一大力推廣全人教育,「全人教育是要讓學童不僅學習到各種知識,還要接受道德與正確的生命價值觀念,並且啟發他們學以致用,幫助具備相關知識以因應現實社會的種種考驗,更重要的是擁有追求『真、善、美』的人生目標,在這樣的基礎上,將來他們就會懂得如何走正確的路,做正確的事,如何面對生活中的危機並轉成正面的機會,成為一個堂堂正正的人,願意服務大眾、貢獻社會。」
他的教育理念完全落實在自己的小孩身上,也深獲孩子的認同,並延續其理念,女兒楊元寧在其著作《哈佛心體驗》中說:「在入學之後,我也認知到自己可以為人類、為世界做更多更重要的事。如果把眼光放遠,那麼進入哈佛便僅只是眼前一段小小的旅程。我的夢想是,有一天,我能為世界各地無數貧困人口提供更好的生活。」成為志工企業家是楊元寧的夢想。
讓孩子滿足於最低的物質享受
太太王瑞華在女兒的書上寫序道:「孟母三遷,好的家庭、社會與學習環境,對孩子們的成長相當重要。讓孩子滿足於最低的物質享受,體會到自己在正念下擁有的無限力量,在幫助他人時體驗到剎那間的永恆快樂。」
「我們會給孩子零用錢,但他們花得很少,最大的花費就是買書,從沒跟我們吵過要買遊戲機之類的,我們也從來沒有買過玩具給他們。」孩子從小楊定一就會帶他們到貧困的地區參訪,讓孩子親自看看窮苦人家的生活狀況,並在生活中教導節省的概念,「飯桌上的菜一定要吃光,不能浪費,因為有那麼多人沒有飯吃,要知福惜福。」不但深入了解貧困人家的生活,楊定一還會出功課給孩子,讓他們想想有什麼方式可以改變他們的生活,並將想法付諸實現,楊定一引導孩子身體力行,而不是單有悲天憫人的心……
※理財周刊479期更多精采文章:
◎股海特搜:MOTO重新在市場活躍?投資人進場秘笈大公開
◎投資報告:將東西變小的商機
◎封面故事:精選5大工具,愈活愈輕鬆
◎封面故事:銀髮族,也要過得很時尚
◎理財頻道:當「上海故事」遇上「亞洲藝術雙年展」
◎人物專訪:華納氣球 力爭來店客 打敗不景氣
◎新聞熱線:很帶種的顏炳立 玩不過威京小沈?
◎分析師擂台:雲端運算商機 成為下一主流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