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過後,全球法人瘋債券、散戶瘋債券基金,因為「連知名金融集團都會倒閉」的恐慌心理,讓市場紛紛棄股買債,尤其是最穩健的政府公債,價格一路飆升。而等到公債價格已經高到沒有利潤時,投資人則一窩蜂轉進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等商品,卻不知道同樣是「債券」,但風險差異可是非常大。
駿利資產管理集團透過友邦投顧在台灣發行的基金,多以美國市場為主,除了股票型基金,由於美國是發行各類債券最豐富的國家,尤其是高收益債有9成來自美國,因此駿利也引進多檔債券型基金來台。
調查結果 1
台灣投資人青睞債券主因是「風險低」
熱門多年的股票型基金,投資人比較清楚風險所在,但最近才變成大熱門的債券型基金,投資人真的了解風險高低嗎?為了了解台灣民眾對債券基金投資的觀念,駿利資產管理集團特別在台灣做了400 份街頭訪談問卷,得到令人意外的結果。
駿利亞太區高級市場推廣董事趙博文表示,當詢問已進場的投資人為何想要投資債券基金時,大多數人都回答「因為風險較低」,其次是「利息較定存高」;當詢問還沒有投資債券的潛在投資人時, 也有高達62% 的人表示,未來會投資債券考量主因就是風險低。
「看來台灣投資人似乎很注重風險, 也認為投資債券是低風險的行為。可是, 真的是這樣嗎?」趙博文說,其實債券因類型差異,也有不同的風險,政府公債風險最低,但也要看是哪一個國家發行的公債。其次, 投資等級公司債也有一定程度的保障, 但是高收益債、新興市場債,由於公司及國家本身的評等比較低,風險較高,願意給投資人的配息率也較高,波動度有時和股票差不多。
這樣的觀念,媒體或基金公司也常在宣導, 似乎已是老生常談,但實際調查後發現,真正了解的人還真不多。
調查結果 2
6成的人自認很懂債券
金融海嘯是讓債券投資意願提升的關鍵,因此駿利也調查了海嘯前後,投資人自認對債券的了解程度。結果海嘯前自認了解債券商品的投資人有68.7%,海嘯後略為下降變成60.5%,但總體來說,還是有6 成的受訪者認為:「我很懂債券!」
其中,有高達82.8%的人覺得了解公債(還算了解+非常了解);另外公司債、新興市場債、高收益債、短期債券都有高達7成以上的受訪者,表示自己了解。只有綜合/ 多元化投資債券和可轉債,是投資人較陌生的商品,但也有50% 以上的受訪者,表示自己還算了解。
「大家覺得自己的債券知識算是充足,能夠了解各種類債券。」趙博文笑說,這正是所謂的「自我感覺良好」,但當問卷要測試對各類債券基金的實際了解程度時,台灣投資人可就「露餡」了。
調查結果 3
誤認債券基金是高報酬與低風險
譬如詢問受訪者「是否所有債券基金特性都相同,且通常是風險低的商品?」時,很明顯該答「No」的問題,卻有高達65.3%的人大喊「Yes !」(非常同意+ 同意), 而且說Yes 的人, 有73.3%是前一題調查中,自稱自己很了解債券的人。
再來看看這些說「買債券就是看中低風險」的投資人,在已經購買債券的受訪者中有高達64.3%有買新興市場債券基金,22% 買了高收益債基金,買政府公債基金的只有25.3%,也就是偏好的竟是高風險的債券基金,出現了口是心非或不了解風險的狀況。
而未來有意願購買債券基金的受訪者呢?有高達61% 表示,對新興市場債券基金最有興趣。駿利繼續出考題,「為什麼最想要投資高收益債或新興市場債?」受訪者立即回答,因為高報酬呀!特別是想要投資高收益債的受訪者,有高達97% 認為,高收益債就等於高報酬,當然要買。
所以,莫非投資人以為買高收益債或新興市場債,能夠享受高配息,卻只要負擔公債的低風險嗎? 讓人驚訝的, 有高達75 ∼80% 的受訪者點點頭,表示:「就是這樣。」
趙博文搖搖頭說,「從這裡就可以看出台灣區民眾對債券的迷思了。任何金融商品都是高報酬、高風險, 怎麼可能因為叫做債券,就變成低風險、高報酬?顯然台灣民眾的投資性格還是以報酬為導向,卻不了解真正的風險和產品的特質。」
調查結果 4
理專債券知識也不足
知道觀念有錯誤,駿利最後還是要做到「告知」與「教育」的角色, 因此調查人員告知受訪者,其實新興市場債和高收益債是風險比其他債券高, 且可能會造成本金損失的產品。告知之後, 果然讓部分投資人冷靜一下,暫時打消了購買的念頭。
再詢問這些受訪者,日後是否想知道有關債券的投資知識?約60% 的人表示有興趣。趙博文表示,其實台灣民眾購買債券基金的管道多半是銀行理專,顯見理專也缺乏債券知識,要如何讓投資人真正了解債券,還需要金融機構與媒體多做理專教育、全民教育。如果你也持有債券型基金,不妨檢視是否為需要的產品。用錯誤觀念去投資債券,反而會賠錢。當然,若風險認知正確,投資債券確實有機會帶來跟股票同樣優異的報酬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