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華誼成功開響第一槍後,媒體影劇娛樂產業一時間成為資本市場的焦點,以前,華誼兄弟只是個不知名的小公司,如今,它成功集資人民幣一百一十九億元(約新台幣五百五十九億元),成為中國最大的民營娛樂集團,王中軍、王中磊兄弟的全球影視王國不再只是夢想,甚至連外資,也不會傻傻分不清楚「華納兄弟」和「華誼兄弟」的差別。
事實上,中國第三大電影公司北京保利博納更打算赴紐約交易所上市,直接向全球資本市場挑戰,探究原因,除了美國市場娛樂行業類股比較普遍,更可以吸引到海外投資者。不像華誼有明星級總裁、眾多星光熠熠大股東,大多數人都不曾聽過保利博納,但周杰倫演出的《頭文字D》正是出於保利博納。
八年中,保利博納發行一百二十部電影及外語片,旗下大咖藝人有范冰冰、黃奕、於小偉等,大多以中國市場為主。在發行片中,台灣觀眾熟知包括梁朝偉演的《傷城》,劉德華的《門徒》及成龍的《新警察故事》,在內地票房仍不及華誼兄弟。此外,保利博納和香港著名的英皇娛樂電影公司合作,在北京成立博納英龍公司,董事長就是成龍,結合香港娛樂媒體,走入國際的企圖心明顯。
中國橙天,率先赴港掛牌
華誼並非內地第一家掛牌的娛樂產業,早在二○○七年十月,橙天娛樂董事長伍克波花了港幣四億五千萬元,購入嘉禾主席鄒文懷的持股二四.七八%,擠下首富李嘉誠,成為嘉禾最大單一股東,二○○八年七月橙天娛樂默默持有嘉禾娛樂八九.○六%股份,一躍成為香港掛牌公司,並進軍電影市場,也成為華誼最大的競爭對手。
橙天娛樂來頭也不小,背後的伍克波早年在日本商界積累豐富人脈,成功引進日本最大唱片公司艾迴作為股東。現在更結合香港嘉禾,使旗下藝人陣容齊全,除了內地演員陳道明、胡軍,梁家輝、劉嘉玲、關之琳、袁詠儀、張智霖、陳曉東等都納為旗下。並在二○○八年與吳宇森合作推出兩岸三地大作《赤壁》,令世界影壇矚目。
有人說,華誼是以凱納的時代華納為師,盛大互動則被外資稱為「中國迪士尼」。盛大互動橫跨遊戲、電影、音樂等領域,持有盛大遊戲七一%股權,是中國最大網路遊戲平台中心;也擁有中國最大本土唱片公司華友世紀(旗下藝人包括超女李宇春、周筆暢)五一%股權,其中,華友世紀擁有華誼兄弟旗下華誼音樂五一%股權,等於間接持有華誼股份。盛大互動與華誼的互動成市場關切焦點。
中國經濟崛起,娛樂產業要打造東方好萊塢,試想十三億人口,只要一部感動人心的大製作,十億元起跳的票房就足以與《鐵達尼》《星際大戰》比擬,加上海外版權與周邊商品,《東方財經網》預估娛樂產業年產值超過新台幣十兆元,外資現在都捧著大把銀子搶進這塊「夢工廠」。
韓國勇樣,創百億元商機
台灣內需市場有限,這十幾年來只有一部《海角七號》票房創下五億三千萬元佳績,反觀韓國,《冬季戀歌》暴紅,把裴勇俊塑造成「亞洲師奶殺手」,師奶們掏出大把鈔票,購買「勇樣」周邊商品,據統計,裴勇俊個人的電視或周邊效益就占韓國二○○五年GDP的○.一%,約新台幣二十五億元,觀光客更成長了二十萬人次,收益高達新台幣七十四億元。
關於文創產業兩岸合作,今年五月行政院提出的文創產業六大旗艦計畫,針對電影、電視、流行音樂、數位內容、設計產業、工藝產業等列為重點。新聞局已和國際大導演李安接觸,邀請其回台灣取景,透過他的電影在國際行銷台灣。或是,兩岸合拍電視劇,產生一加一大於二的產值。
台灣科技老闆,掏錢力挺
在電子產業中,也有不少老闆對影視版圖有雄心壯志,郭台銘在二○○六年曾誇下海口,退休後要拍一百部電影,後來因金融海嘯重披戰袍而食言,但被譽為台灣國片史上最大成本製作的電影《白銀帝國》,郭董仍砸下四億元,請金馬影帝郭富城演出,全台票房二千多萬元,但大陸僅人民幣一千八百萬元(約新台幣八千四百六十萬元),雖然商業成績無法回本,然而也是郭董進軍影視產業的初試啼聲之作,仍受媒體放大關注。
明基友達的李焜耀也以行動支持推廣國片,今年四月明基友達基金會贊助《練戀舞》,聽障奧運時又推出《聽說》,敘述聽障朋友努力追求自我夢想與實現的過程,感動人心,在台灣票房也衝上千萬元,以小成本博得好成績與好口碑。
有別於其他投資影視的電子大亨,真正了解商業片運作機制的電子業大老闆是光碟片起家的中環翁明顯,他投資過的大導演包括吳宇森、張藝謀、陳凱歌等人,華語大片包括《赤壁》《十面埋伏》等,最新就是投資朱延平的《刺陵》。
台灣影視媒體,目前只有中視上市,在旺旺蔡衍明入主後,曾掀起鮭魚返鄉話題,也讓持有電視、雜誌、網路、報紙等媒體的蔡衍明,成為媒體大亨,回歸基本面,中視去年總虧損達十四億元,進行人事精簡方案後,今年前三季虧損只剩二千多萬元,估計未來透過兩岸合作模式,推出更多兼顧台灣與海外市場的節目,版權盼會愈賣愈好。
至於民營化滿兩年的台視,已在興櫃公開交易,股價一直平穩,但台視今年靠著綜藝節目《鑽石夜總會》《百萬大歌星》及偶像劇《敗犬女王》等叫好又叫座的節目建功,前三季營收已達一億八千萬元,推估今年將大賺二億元。上述成績都尚未計算與對岸合拍連續劇將推出的利多。
台灣在華語文創人才、包裝能力上都有優勢,然而內需市場只有二千三百萬人口,加上電視台競爭激烈,製作條件被壓縮;如今中國大陸以龐大的市場向台招手,台灣媒體及影視從業人員會因進軍大陸而再創第二春?或是台灣反被大投資、大製作、國際化的大陸影視作品攻下灘頭堡,有待觀察,但資本市場是作夢的園地,這個兩岸影視大夢能不能作得下去,很快的就能夠透過首批合拍劇及大規模投資電影的播出成績,獲得印證。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