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在網路界相繼傳出兩個表現亮眼的網站。其中之一是位於英國的新影片網站叫「Winkball」,讓大家錄製簡短的影片訊息,自九月開站以來, 短短六星期就已經吸引十萬名會員加入,不料,這個「成功」, 卻沒有引起媒體的興趣,令人不解。
還有一個叫「PaperbackSwap」網站,讓大家交換書本,這個月也傳出,已有高達四百萬本書在網站上登錄等待被交換,但,這個訊息,同樣沒有引起太多的注意。
大家就在問一個問題:在現今高倍速的商業動態下,到底要「成長」多快,才叫做好成績? 大家發現,以上兩個成功的網站,都沒有引起大家的注意,是因為還有比他們成長「更快」的網站在前面。譬如facebook來看好了,上星期在每個國家依然以一周平均八十萬人以上的增加速度在急速成長中,以上這些網站竟然相形遜色。
搶時間,甩開競爭者
剛好,月初《INC雜誌》有一篇文章提到,在現今高速度環境下,「穩定成長,就是完蛋的意思!」這句話,在網路界與創投界投下一顆不小的炸彈。
據這位作者形容,有一次,他們公司臨時打算開發一項新商品,原本需要三星期,他卻要全公司加班,硬就弄成一星期出廠;但,時間也扼殺了品質,最後的成品只有「五十分」的水準。大家納悶,為何不好好做出來?到底在急什麼?急就章萬一弄破碗?還沒學會走路就想學飛?
這位作者卻獨排眾議,認為高科技產業就是要這樣「搶時間」。他舉出一些案例,從前的Oracle和一家叫Ingres的公司競爭,當時兩家公司惟一差別是,一向霸氣的Oracle總裁Larry Ellison將年成長目標設為「一○ ○%」,而Ingres的管理階層卻認為公司若成長太快,他們將無法好好的「服務」目前的客戶, 所以他們的目標只設在年成長五○%,一步一步來即可。
果然,當時的O r a c l e因為搶快、搶第一,和客戶答應一些事情卻沒做到,並沒有得到客戶滿意,但卻也由於快速發展了許多許多的商品,產品線完備,客戶還是照樣買帳,反觀那間強調「一步一步來」的Ingres,後來就不敵競爭者、被刷掉了。
十倍速,選擇龍頭廠
有趣的是,這個理論,其實還有一個頗合理的解釋──在一個不斷成長、變化的大環境下,客戶也體認到選擇廠商的重要性。這時候,他們不見得會去選擇較「好」的廠商,而是寧可直接選擇「第一名」的龍頭廠,或在旁觀望直到第一名「浮現」再直接跑去和第一名合作!這樣的「就要第一名、不怕他不好」的心態,也支持了那些追求快速成長的第一名,一開始可能只在表面上衝快衝速度成為第一名,但最後因為客戶的支持,它亦會慢慢變成「真正的第一名」。
另外,這在數學上面也有道理,如果你每年以五○%成長, 而競爭者是一○○%成長,聽起來好像「只差五○%」,其實, 只要八年之後,你的競爭者就會是你的十倍大,那時候他可以買十倍多的廣告,聘請十倍大的業務團隊,一切大勢已去,全部都因為成長得「太慢」!
因此,「穩定成長」的時代已經過去了,尤其是周邊已經出現一些追求快速成長的競爭者,如果還沒搶到第一?時間,是不會癡癡等待的。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