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年經濟成長預測出爐,主計處預估明年經濟將成長四.三九%,從今年負成長二.五%以上大幅躍升,的確一掃連五季衰退的低迷景象。然而這樣的好景,卻是在對明年出口大幅成長一五.三六%的樂觀預期之下支撐起來的,因為即使如此樂觀的主計處,也預估明年民間投資只微幅成長六.八五%,民間消費更低至一.七七%,幾乎是原地踏步。
不過,整個成長的樂觀預測,乃是建立在從去年第三季開始連續五季的偏低基礎之上,因而即使明年真成長逾四%,出口大增逾一五%,仍然低於二○○八年的水準。
然而我們對此仍不敢樂觀,因為出口自去年中大幅衰退,並非金融海嘯衝擊全球出口市場而起,根本的原因是中國大陸從前年開始力推的「騰籠換鳥」升級政策,集結一切力量全面打擊沿海加工出口業,使它們驚慌逃竄乃至不支倒地。
而這些企業卻正是我們的資訊、面板、紡織等出口主力產業的衣食父母,它們中彈倒地,令我們出口無門,因而對大陸出口瘋狂下墜,竟至超過五○%以上。
由於近年來台灣的成長率之中四分之三左右為出超增長的貢獻,因而此一打擊立刻傷及經濟命脈,造成去年的嚴重衰退。
但中國大陸雖然從去年下半年開始,藉放寬出口退稅以減緩打擊出口產業的力度,但升級政策木已成舟,無法挽回。因而即使全球經濟自金融海嘯的陰霾中逃出,各國出口逐漸回復舊觀,台灣可能不在其列。
由此觀之,主計處的樂觀估計恐怕不能完全實現,而資通產業等經濟主力受此拖累無法恢復元氣,奢談民間投資顯著成長亦恐將落空。
今年經濟百業蕭條之際,汽車業一枝獨秀,其原因大家知之甚明,就是政府對新車購買給予每輛三萬元的優惠。就平均車價六十萬元而言,這只不過是五%的補貼,即產生明顯提振民間消費的作用。可惜此政策已決定不再延續,對明年汽車業反會造成後坐力。
我們回想,年初馬政府大發消費券,總金額高達九百億元,結果由於方式欠佳,幾乎未蒙其利。
當時我們就主張應該針對一般低所得家庭,選擇其購買的國產家用品,給予部分補貼。如果傚仿中國大陸家電下鄉模式,我們選擇最經濟實惠的綠色用具如太陽能熱水器等,對新購者給予一五%的補貼,則可以增加的總銷售額將高達六千億元,足以提高民間消費近一○%,經濟成長率六%。
由於這些用品多為國內自產、自銷、自行提供服務,我們同時可直接嘉惠產業界及就業者六千億元的規模;則台灣經濟早已回春。今年未做,何妨明年試試!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