即便,去年十二月,舉世注目的哥本哈根氣候會議,以無具體承諾落幕,但面對二○一二年京都議定書落日後,走向更嚴苛的碳排放標準,一場不可逆的「綠色戰爭」,在全球上空,戰雲密布。
根據匯豐銀行預估,全球政府約投入五千億美元預算在綠色新政。工研院估計,全球綠能產業產值將從去年的兩千億美元到二○一五年超過四千億美元,複合成長率達一八%。成長多集中在再生能源如太陽光電、風力發電,或運輸工具如電動車,及節能的智慧電網等,減低碳排放的省能關鍵技術。
二○一○年,全球再生能源佔電力比率,將成為僅次於燃煤的第二大來源。
工研院IEK資深顧問楊致行分析,隨著綠能產業技術的大幅提昇和產能的倍數躍進,再生能源所產生的電力,有希望在二○一五年進入市電同價(grid parity)的條件。屆時,再生能源將正式在人類能源使用中,佔有舉足輕重的地位;同時,電動車與智慧電網等產業興起,將逐漸改變人類能源使用習慣及對石油的依賴程度。
這將是繼工業革命與資訊革命之後的第三波革命─「能源革命」。
綠能顯然成為大國政府、企業的新競技場。以綠能佈局展現國力、企業競爭力。
國際永續發展協會理事長斯蒂格森(Bj‥orn Stigson)接受《天下》專訪時分析這波綠能競賽的內涵,「在爭取轉型低碳經濟的先機,搶當綠色科技標準制定者及輸出者、解決方案的主導者。」
在這逐漸成型的新綠能生態圈中,台灣應聚焦哪些綠色亮點產業?採取什麼戰略位置?
亮點一:太陽能光電
集團化走向世界
二○○九年太陽能光電業上演了峰迴路轉的情節。上半年除金融風暴,加上矽晶模組大跌價,包括茂迪、益通在內多家耀眼的太陽能明星,財報黯淡,甚至市場已在議論,該產業是「泡沫化」夢一場。
但下半年到跨入二○一○年,隨著歐洲包括全球太陽能板安裝量第一的德國,政策主導將調降補助躉售費率(FIT),使得低價模組的需求湧現。加上美國、中國太陽能裝置量需求預估皆為三倍成長,帶動全球產業復甦。
工研院IEK預估,全球太陽能光電產值從去年約二八○億美元,到二○一五年成長超過三倍。全球新增裝置量則從六GW(十億瓦),增長達二○GW,相當於六座核電廠的發電量,也因此反而出現生產過剩的疑慮。
台灣業者順勢追日。去年第四季,台灣半導體龍頭台積電入股太陽能電池廠茂迪、新日光,垂直整合的動作背後,業界解讀為想跨足下游「電力事業」;面板大廠友達除投資兩條太陽能電池模組產線,還買下日本矽晶廠M.Setek,間接掌握太陽能電池廠益通的料源,接著悄悄到歐洲標電廠設計案,積極在上下游兩頭佈局。
一連串指標性電子大廠,炒熱去年上半年因矽晶模組跌價、冷清許久的台灣太陽能產業,成為今年的太陽光電業新主導者。以上下游垂直整合找「出海口」之姿,重新在全球太陽能產業版圖中找定位。
過去,在整個產業鏈中,台灣的強項是中段的矽晶片、電池和模組,光太陽能電池產值,就佔全球第四位。但毛利最好的上、下游極缺乏,業者多單兵作戰,賣產品給國外系統廠,一旦系統廠往上游整合自己的模組廠,或者當地政府的補助措施一調整,台灣業者就沒了出海口。
也因此,沒有內需市場支撐的台灣廠商,面對中國綠能市場迅速崛起,除原物料依賴,還面臨中國大廠垂直整合,低價模組輸出國外的競爭。另一邊,還面臨韓國三大財閥,現代、三星、LG大動作切入整條產業鏈。
茂迪董事長左元淮就舉和台積電合作的例子,主張和有品牌、財力雄厚的大廠整合結盟,「打入全球太陽能產業大聯盟,」和下游國際電廠、系統廠合作,打海外市場拿標案,為自己找出海口。
畢竟太陽能光電業是一場「資金遊戲」,以燒錢來搶市場。像中國指標型光電廠,多由中國國營銀行背後金援,之前財務搖搖欲墜的中國第六大光電廠江西賽維(LDK),也是由政府背後支撐。
太平洋Sogo總經理李光榮分析,週年慶的業績,除了計劃性消費的日用品以外,去年成長力道主要來自精品品牌,平均成長率都比前年超過三成,顯示消費集中在少數族群的現象依舊明顯…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天下雜誌》43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