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近跟朋友聊起一則很意思的新聞,恰好可做為這期「觀察101」的開場:今年1月,美國國家航空暨太空總署NASA一位高階官員及數位太空專家對外表示,未來五年內,我們將會找到一顆與地球類似,足以演化生物的星球,甚至那顆星球上很有可能早已存在其他的生物體!換言之,未來五年內,我們即將發現另外一個世界!
於此同時,這次月刊所做的一項調查問卷結果顯示,台灣有84%以上的人曾經算過命,他們的年齡介於二十歲到五十歲之間,擁有高中以上的學歷,主要期望透過算命來協助自我人生面臨的「抉擇」,其次是藉由算命來瞭解自己的「運勢」!
從這次的問卷結果顯示,我們至少可以肯定算命這個觀念在台灣社會具有相當高的接受度,在84%曾經有過算命經驗的受訪者中,算命當時,心理上至少是接受在這個世界之外還存在另外一個世界力量存在的事實。
如果把這點連結到上述NASA所發布的新聞,或許可以說,這些曾經有過算命經驗的人,在某種程度上,他們的心思其實更寬大,更能接受另一個世界的其他可能性。打趣地來說好了,他們的世界觀甚至是跟天文學家們更接近囉!
甩開迷信包袱,扮演「情結解釋」
倘若再進一步深究這些算命行為的整體表現,我們將發現一件很有趣的變化,相較於過去,如今算命行為在台灣顯然已經甩開迷信的包袱,逐漸扮演起「情結解釋」的角色。
首先從選擇算命的方式來看,問卷結果裡,傳統的「紫微算命與問乩童」,雖然在算命方式的排行榜上高居第一名(50%的問命者會做此項問命方式);但傳統的抽籤與卜卦,則又遠落後於塔羅牌。這是非常有意思的現象,紫微、乩童問命、抽籤與卜卦,四者都屬於台灣民間的傳統問命方式,然而前兩者對於問命結果的解釋空間,卻明顯大於後兩者的解釋空間。
紫微是中國古老的論命術,它可以推算出一個人在不同階段裡事業、財帛、疾厄、親友的狀況,推算的形式複雜、深奧,許多地方都需要做進一步的解釋;因此,對於問命者來說,相對於抽籤、占卜僅是論吉凶的結論,透過紫微得到的,會是一個相對理性且通盤的參照觀點。同樣地,乩童因為藉由起駕的人來傳達神喻,透過語言的往返對話,對於生命困境往往能夠得到進一步的釐清,於是解釋的空間自然就不致太小。
至於塔羅算命,高居第二位的算命方式,這個現象意味著台灣的算命行為已經朝向協助心理情結解釋的方向發展。
塔羅算命法強調透過各種象徵性的語言來整理出一套與情境相關的解釋,它緣起於15世紀的義大利,原本七十八張只是被用來作為遊戲設計的紙牌,後來結合了神祕學,才把牌上各種充滿象徵意味的圖型發展成一套有無限可能性的象徵語言;藉由對圖像的冥想,提升個人的意識狀態,因而演變為後來用來暗示占卜者的生活處境與心理情態的塔羅算命法。
心理學家榮格對塔羅牌算命方式給予相當高的正面評價,他把塔羅牌裡的圖像類型一一歸屬於人類的心理原型,認為當人們開始對這些圖像有所解讀的同時,也等於展開了對自己深層心理原型的對話。
因此,當問命者能夠針對塔羅牌上的圖像來進行解釋時,就是問命者自己在與自己潛意識進行對話。就榮格的看法來說,塔羅牌的問命只是表面行為,背後其實是一場自我解讀的過程。由此觀點來看,台灣二十到五十歲,中壯年的世代,顯然也開始悠遊到自我潛意識的探索領域,只是我們暫時把它包裹在算命行為裡。
在我們這次的問卷尾端分享中,就有受訪者這樣寫道:
*受訪者1(學者):一般的算命,可以說出一般性的原則卻無法說得很詳細,等到事情過了,自己才會知道細節。我喜歡看雜誌上的星座與塔羅牌,這些對於人格特質的分類或是自己當下心情的表達,會有些幫助。有時候,你處在某種情況不知如何表達,塔羅牌可以幫忙表達出來,相形之下,中國的紫微斗數就比較偏向傳統算命,不一定跟做決定有關,只是找到表達自我的語言符號。
*受訪者2(國中教師):我都是自己抽塔羅牌,不需要另外花錢,又能夠自己解讀。我認為人有命有運,命是天註定,但運則可以靠自己創造。
這些陳述讓我們看到一個新興的算命型態,開始扮演起一個協助自我瞭解的角色。
算命當參考 價位理性中等
另外,問卷中問到算命的花費,讓我們也發現一件非常有趣的事。多數人選擇中等的算命價位,都在五百塊錢以內,超過一千元以上者非常少。如果以此來對照心理諮商費用與諮商效率的關聯性,可以發現中等價位的花費是有較多理性考慮在內的行為。
據研究顯示,當心理諮商的費用在中等價位時,相較於過高與過低者,它對諮詢者發揮的效益會是最大的。因為諮商花費如果高昂,案主很可能會把諮商師視為權威者,反而因此無法啟動自我反思的功能;但花費若過於低廉,案主可能又不懂得珍惜,因而錯失了諮商的功能。而算命的合理費用在我們這項問卷中顯示,多數人選擇中等價位的算命花費,與案主多半選擇中等價位的諮商費用,應該也是同樣的理性思考反應。
進一步再就問卷上算命結果的影響來看,當被問到如果算命後依舊無法解決心中的憂慮與徬徨,有74%的人會選擇找親友商談,顯示大多數的人並不會一面地接受算命的結果,最終還是會理性地找人商談;另外有57%的人會把算命結果暫時放到一邊,33%的人會先靜下心來思考問題,30%的人會選擇求助諮商師,或繼續沉溺在算命裡。
到底算命算的是什麼呢?試著用問卷中受訪者的看法,和大家做最後的分享:
受訪者A(編輯):算命是一種參考,和與未知溝通的方式。
受訪者B(學者):算命是很好的娛樂活動。
受訪者C(研究生):算命只是當參考而已,並不會真的影響生活太大。
【完整內容請見《張老師月刊》2010年3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