修理是生活中經常需要的。日常用品因為使用不當、老舊、缺乏保養等等原因而不能用了,通常我們會設法「修理」,讓它恢復原狀,繼續使用。尤其在物資較缺乏時,修理的能力在生活中很重要。
這幾年消費習慣改變了,很多東西,尤其是小家電,大多「精準」的在保用期一過之後,隨時可能掛掉。若修理費太貴,人們就懶得修理。如此的消費習慣,造成物資過度浪費,也影響人們對修理的態度,東西有問題了,丟掉買新的比較簡單。而方便的惡果就是浪費地球資源,引發嚴重的環境危機。
人們為了方便和「刺激消費、促進景氣」而喜新厭舊的態度,在最近提倡節能減碳之下,再度被檢討。節能減碳的原則反映在日常家庭生活中,就是使用前先了解使用規則和注意事項,以正確的方法使用;若用久了故障,也先看看能不能修理,儘量不要以丟棄做為唯一的處理方式。如果大家能遵循節能減碳的原則,我們會有更好的生活。
家庭裡需要修理的不只是物品,「關係」也經常需要維護和修理。夫妻由於接觸頻繁,難免出現摩擦,有些事情過了就煙消雲散,也有些會留下傷口,如果關係傷口沒有修復,說不定會引起更嚴重的家庭問題。所以我們提倡婚前教育,這是預防的必要步驟。
離婚率高居不下代表著兩件事實:一是因為缺乏婚前教育,結婚前沒有「使用前說明」,往往使用不當而損毀;二是缺乏婚姻教育,在可以挽回的時刻,以為沒救了,不知道婚姻關係是可以修復的,而且修過不一定比不上新買的。
通常不修復的原因,一是忽略修復夫妻關係的重要,二是不知如何修復。我們太容易將家人關係視為理所當然,工作上的關係我們會儘量修復,而家庭往往在輕重緩急中敬陪末座。我相信多數男女決定互許終身時,都希望婚姻的保固期長長久久,但是當生活不盡人意,最脆弱的也是婚姻關係。
至於如何修復,首先,恪守「含怒不可到日落」的原則,將當天的衝突放下,裂縫就不會愈撕愈大。即使事情本身尚未解決,還是可以告訴配偶:「雖然我還是很生氣,但我仍然愛你。」這是修補的基本動作。負面情緒若不累積就不會無法收拾,而且每次修復都會增進你的技巧。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2010年04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