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父母不能犯的管教錯誤

企劃/蔡睿縈;文/吳皆德    

金鐘偶像趙又廷的父親趙樹海,接受媒體訪問時曾談到,他和太太對趙又廷的教養是「做給孩子看」,與其對孩子頭頭是道地說教,不如親身示範。而《EQ》一書的作者高曼指出,家庭是學習情緒表達的第一所學校。父母就像一面鏡子,孩子會模仿父母的行為,倘使父母表達情緒的方式是冷戰、吼叫、動粗……孩子很難學會正向表達情緒。因此,想讓孩子正向表達情緒,父母也要懂得提高EQ。





糾出教養小孩3迷思







(大家健康雜誌提供)



引導孩子有很多方式,著有《給孩子的吸引力法則》一書的親子作家周介偉指出,「若是負面的引導方式,可能讓孩子無法面對、處理自己情緒,導致孩子未來較缺乏同理心,甚至衍生暴力行為,或造成情緒障礙。」因此父母提升EQ前,應先檢視教養方式。





迷思1:希望孩子快樂 卻過度關注學業





父母常高度關注課業表現,小孩也因父母把課業擺第一順位,而表現出高自尊、害怕挫敗等,過去也發生有資優生受不了自身對完美的要求而自殺。其實,孩子很敏感,他能從父母的話語領略出其關心成績排行。周介偉舉例,有些父母希望孩子快樂成長,但只要孩子考完試,就開始關心成績,久而久之,孩子也覺得父母心口不一。漸漸地,一旦沒考好,孩子就開始擔憂,較不會處理情緒的小孩可能因這股壓力,引發外在的肢體暴力。





友緣基金會執行長親子專家廖清碧指出,父母過度關心孩子的課業,「是不相信孩子會努力」?還是「認為孩子表現差勁,會讓自己丟臉」?父母最好先傾聽內心的聲音,再來調適自己的行為。





迷思2:怕孩子受傷 總是過度保護





由於少子化,愈來愈多家庭是6人(父母、祖父母、外祖父母)寶貝一個小孩,也造就一些「直升機父母」。同時,孩子因過度受寵,一不如意就將錯推到別人身上。周介偉直言,「太過保護、不放手讓小孩成長,慢慢地會使他缺乏自主性、變得依賴,長大後較沒有『自我』。」





對於過度保護、擔心孩子的父母,周介偉也引用宗教家證嚴法師曾說過的話,「如果父母常擔心孩子,孩子的福分會被父母擔心掉,變成『無意識的詛咒』。因此,父母若希望孩子有福分,應多給予祝福。」廖清碧也補充,父母別把孩子當成自己的財產,應將他視為一個生命體,要懂得放手讓孩子成長。





迷思3:隨孩子的情緒起舞 氣急敗壞罵小孩





父母的情緒難免受孩子影響而說出不得體的話,甚至做出暴力行為,像打罵小孩等。另外,父母也會以情緒來勒索小孩,像有家長會對小孩說,「你再不聽話,我就不愛你了」,脫口而出類似不理性的語句,卻不知道這可能會在孩子的心靈烙上陰影。



※延伸閱讀:

‧0~12歲的關鍵教養





【更多精采完整內文請見《大家健康雜誌》4月號;訂閱《大家健康雜誌電子版》】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979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大家健康 一年6期(2019/7/17起改成雙月刊,單月出刊) 0 699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