股市投資是一種學習,只有真正下場投資的人,才能曉得箇中滋味。
而也只有真正賠過、痛過的人,才能掌握進場和出場的「時機」和「感覺」。
股票投資,對商學院的學生來說,或許是一門必修的「實習課」,但對文學院或理、工學院的學生來說,股票投資可能嫌陌生。但念心理學的李昌楷認為,在薪水不漲的年代裡,與其節流,不如想辦法開源。因此,學習投資成為學生生涯中的一門新課程,目前手上握有資金高達近700萬元的這名心理系學生李昌楷,如何在不懂K線圖,只看「趨勢」和「價位」的情況下,在股市中學習獲利和虧損?
【課程1】開源比節流重要
投入股市近4年,李昌楷回想,當初會開始接觸股市的緣起,是他念碩士班一年級時,從同屬於心理系,但主攻統計的子強學長(化名)那裡聽來的,當時子強開始對投資有興趣,進而在棒球隊的聚會上,時常提起投資賺了多少。只是,對還沒有踏出社會工作,也沒有什麼薪資及理財觀念的李昌楷來說,這些「殺進殺出」的經驗和心得,純屬聚會裡的「故事」,純粹是增加聚會的熱絡氣氛。
隨著棒球隊裡的學長們畢業,開始進入社會工作,每周聚會的話題也不再只限於校園生活,逐漸融入「現實」生活的種種。尤其是看著系上學長姊們畢業求職,只領一份薪水,卻要用這一份少少的薪水去支應生活中大大小小的支出,未來更要靠這一份薪水養家活口。李昌楷認為,這樣的生活是很辛苦的,可能最後是為了生活而工作,最後又為了工作而生活,生活的樣貌是狹隘的。李昌楷自問,不想要過得這麼苦,這麼沒有生活品質,所以他不斷地思考:「我有什麼樣的資源可以利用,讓我自己不要陷入這樣的循環裡?」
就像大多數的人一樣,人生中對於理財最基本的認知,都來自於父母。自稱是個來自宜蘭礁溪的鄉下孩子的李昌楷,過去從父母那裡學到聽到的理財方式不外乎2種,一個是定存,一個是跟會。但在現在的環境下,都不是很好的選擇,要不是投報率太低,就是有信用風險。李昌楷說:「這年頭,人心是險惡的,銀行會倒,人會跑。」所以這2個都是很不穩當的,而且被倒會,通常是發生在親朋好友身上。
所以,李昌楷就想到聚會時,學長們談起的股票投資。不過,他對於股票實在沒有什麼研究,於是就直接找上已經進入金融證券業當研究員的子強學長,希望學長能拉他一把,告訴他哪支股票可以買。
【課程2】追高殺低 慘賠近百萬
李昌楷說:「我的心態是只要有賺就好,並不是一定要說賺多少投報才賣。賺幾百、幾千也沒關係,只要扣掉手續費和稅金,還是有賺,就很開心」。
許多長輩常說,賭徒第一次上桌一定會賺錢。李昌楷的股市初體驗也是如此,一路以來賺多賠少,讓他覺得股市投資是很好的賺錢工具。直到2004年7月,慘賠50%,近百萬元的積蓄消失不見,讓他真的體會到「股市的險惡」。
2004年年初,李昌楷看好LED節能及相關應用的發展趨勢,拿了自己的積蓄和父母固定轉進帳戶的零用錢,大手筆買進晶電,在120元價位陸續敲進,前後買了近20張。雖然,李昌楷買進時,有點擔心買在高點,但他心想,這種長線看好的標的,一定沒有問題的。沒想到,不到半年晶電狂跌,從年初的120元股價下殺到7月份的60元,也就是說,他投入前後近200萬元的資金,在半年內被腰斬。
當時,李昌楷吃也吃不好、睡也睡不好,不曉得要再撐下去,還是認賠殺出?殺出,就表示有100萬元的虧損;不賣出,到底還會跌多少,自己都不敢想。最後,痛定思痛的李昌楷把晶電全數認賠殺出。他不諱言,這是他投資股市以來,印象最深刻的賠錢經驗,那時不只後悔買這檔股票,更後悔做股票投資。也因此有一段時間,他不敢再買股票。直到當年的11月,看到晶電繼續狂跌到30元左右,李昌楷覺得自己還是幸運的,至少「少賠了不少」。
【課程3】只要標的好 就值得撐
有了一次慘賠的經驗,李昌楷的股市投資更穩重了些,遇到個股大跌,也不再會急忙殺出,吃上追高殺低的虧,反而懂得等待。就拿他投資面板廠──廣輝(現已併入友達)為例,當時面板類股興起,李昌楷從個人消費者觀點出發,發現面板應用在生活上的情況愈來愈多,不管是電腦、NB或數位相框等,消費者的使用經驗都很好,而且當消費者對這類產品擁有高度興趣後,就會願意購買,也會愈來愈離不開它,於是選上了面板類股中,股本較小的廣輝。李昌楷買廣輝的原因,在於它的規模較小,只要它拿到單,起漲較快,而且它股本小,易於操作。
沒想到,從20元左右陸續敲進幾十張之後,股價開始往下滑。李昌楷心想,難道他又得再一次面對「晶電事件」,會這麼衰嗎?但想到股市投資經驗較多的子強學長曾這麼提醒他:「如果是不錯的標的,即使它跌了,也不用擔心,反而可以加碼,再跌,再加碼,因為只要是好的標的,最後一定會反轉上來,到那時就會有很好的投報率。」
之後,廣輝的股價一路下滑,但李昌楷還是一路承接,直到18元、15元,甚至跌到10元以下,他還是繼續買,最後持有將近100張,使均價拉平到12元。隔一年,廣輝起漲到15元時,李昌楷就全數賣掉,賺了30萬元左右。雖然從20元到10元,跌了一半,但因為撐得夠久,所以不只回本,還能獲利。李昌楷說,球隊裡的一群學長跟他同時進場,但很早就出場了,投資反而是虧錢的。這次的經驗,讓李昌楷發現,「撐」也是股市投資必學之道。
【課程4】學業荒廢 心慌慌
既然,在股市中掙錢相對較容易,有沒有想過未來就專職於股市投資?李昌楷不諱言,剛開始在股市裡賺到錢時,真的覺得錢滾錢的感覺很不錯,希望以後能這樣一直賺下去。升上研究所二年級時,有段時間,他完全迷失在股市的數字中。
那時,每天早上起來,李昌楷買完早餐和報紙,就一邊看報紙,一邊吃早餐,期待早上9點股市開盤。然後,同時開著電腦和電視,盯著數字上上下下,看著它數秒變換一次畫面,如果有不錯的標的和價位就進場,採取短線進出,常是今天買,明天賣。就這樣每天早上9點開盤一直看到收盤。每天只要收盤,李昌楷就覺得那一天「重要的事」都做完了,那一天也算是過完了。
「有時候就去玩,或找朋友。什麼研究所的paper,都沒有看,整個人都很緊張,沒有心思念書。雖然,自己念心理學,可是那時幾乎是一種非理性的狀態。也會覺得,賺錢這麼容易,為什麼要辛苦的念書?」現在回想起來,李昌楷覺得自己像著魔。
這樣的日子過了將近2個月,雖然有賺錢,但李昌楷心裡很空虛,也都不敢讓人家知道他天天在盯盤,書也沒念,什麼事都沒有做。一日日過下來,反而覺得生活很乏味,沒有目標,都只看數字天天在跑,後來他想:「我這種小戶也不可能買到它漲起來,那為什麼天天要守在這裡呢?」才慢慢淡出這種生活。
【課程5】懂得走在消息面之前
由於課業忙,心理學會的工作也多,李昌楷不可能像剛接觸股市一樣,天天像中毒似的盯著盤勢看。不過,如果有空檔的時間,還是會做一些積極操作,就像今年10月,他在宏達電和聯發科的股王爭奪戰效應發酵前買進,短短2周內,就賺到了10萬元,相當於上市櫃公司中階主管1個月的薪水。談到如何賺到這筆利多,李昌楷有些不好意思的說:「其實是運氣好啦!」
話說,在10月初,李昌楷定期的檢視自己手中股票目前的獲利情況時,連著幾天看到宏達電和聯發科這兩支高價股,都在600元股價上下盤旋,李昌楷心裡馬上閃過一個念頭,「這2檔都是市場上相當看好的股王,接下來一定會有人拿這2檔個股來炒話題吧?」
所以,李昌楷在10月11日時,決定一次買進2檔個股,2檔各買1張,當時聯發科股價605元、宏達電596元。接下來幾天,他密切注意各種媒體的訊息,看看有沒有人注意到這個題材。果然,市場籌碼開始往這2檔移動,在10月23日時,宏達電漲到661元,李昌楷賣出,獲利65000元;隔天,再把價位漲到647元的聯發科賣出,獲利42000元,兩檔加起來超過10萬元的利潤,穩穩落袋。
不過,這兩個價位都不是那一波漲勢的最高點,為什麼不再抱久一點呢?李昌楷說,當我發覺有這個波段操做的趨勢,我就順勢操作,但等到大家注意到,2檔個股爭股王的「消息」傳出時,利多就差不多要走完了,還不如趁早獲利了結。
【課程6】觀察小地方 找投資機會
由於自己的積蓄、家中父母金援及這幾年的投資利得,使得李昌楷的股市投資的金額,從剛開始的200萬元累積至700萬元。也因為資金較大,自己也沒有那麼多時間盯盤,所以投資也就必須更加謹慎,除了和子強學長討論投資標的外,同時把部分資金轉給已轉進證券業當營業員的子強學長進行代操。但只要有好的投資機會,李昌楷也絕不放過。
由於,球隊中有偉聖學長(化名)在力晶的生產線系統任職,所以如果想知道力晶的消息,打球時李昌楷就會問問偉聖。例如當市場一面看壞DRAM及力晶時,李昌楷揣測是否有逢低承接,未來大幅獲利的機會時,就問:「學長,最近工作如何?好像聽說力晶的情況很慘喔!」如果偉聖回答得沒什麼勁:「最近真的不好。」李昌楷就不會進場。
但有一次,市場上傳言說DRAM可能要起漲了,李昌楷就記得在打球時多問一下偉聖最近的工作近況。當偉聖學長興致高昂的回應說,「最近工作很忙,公司的氣氛很好,連員工自己都想要進場買力晶」時,李昌楷就覺得可以進場買了。
李昌楷覺得,有時不用去問很細的事,或者仔細研究什麼財報,就是去了解一個大方向即可。以力晶為例,如果公司的員工在工作中,能很直接的感受到公司是會賺錢的,這就是一個很好的訊息。而當員工都想買自己公司的股票時,表示員工對公司是有信心的,因為他們把從公司賺來的薪水,再投入公司,這如果沒有極大的信心,是做不到的,這可是「孤注一擲」!
李昌楷的股市心理學
在股市中有一種現象,或者可以稱之為集體行為,就是當市場上都看好某些類股時,就會引發股民們的買氣,這是屬於社會心理學的範圍,簡而言之,人們會受到社會環境的影響,去改變自己的行為、想法和感覺。
就拿股民最常接觸的電視媒體來說,眾家投顧老師在螢幕上,各顯神通地講述自己分析出來的明星個股、分析獲利情況、波段行情等,有些股民們對投資沒有自己的看法,看了老師的建議,「覺得很有道理」,就進行投資,可能今天老師喊買電子,就跟著買;明天喊賣傳產,也就跟著賣。但到底這些公司營業項目是什麼,只怕都是一知半解;這是一種盲目的從眾行為,存在跟著「領頭羊」走就有得吃的心態。
李昌楷笑說,即使是他自己是學心理學的,在投資股市的初期,也沒有辦法抽離這種非理性的群眾行為,也會四處看財經頻道,心裡想著:「大家都覺得很好的,應該就可以買吧!」但慶幸的是,他不買不熟悉的股票,因此不至於成為股市羔羊。
當他看股市節目時,如果投顧老師講的是他熟悉的股票,甚至是他有買的,就會很注意聽。而且如果講到李昌楷有買到的個股,未來表現相當好,他會得到認同,覺得「自己很不錯、很厲害」,覺得自己得到肯定,進而加強自己在投資策略的認知。李昌楷事後想想,這不就是一種社會心理學上的「自尊需求」(希望感覺到自己是高尚、有能力、值得尊敬和獲得認可的)嗎?(文.游子瑩)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