過動症是生理問題,治療要趁早
大多數人都誤解了過動症!
「過動症」的全名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ttention Deficit Hyperactivity Disorder,簡稱ADHD),大多在小孩進入團體生活,例如上幼稚園、上小學之後才會被確立診斷;而本刊向來談小嬰兒的話題,為什麼這次要談較大孩子的ADHD問題呢?因為有不少家有靜不下來的小嬰兒的的父母常問醫生:「我的小孩動個不停,到底是過動?還是好動?」他們為此困擾不已。
而且一般民眾對過動症認知不足,甚至誤解甚深,因此我們希望父母能儘早正確認識ADHD的原因、症狀與治療方法,並破除對ADHD的錯誤刻板印象,萬一懷疑自己的孩子出現ADHD的狀況時,能即時帶去給醫師正確診斷與治療,並用正確的態度與方法對待孩子,才不會誤解孩子、錯待孩子,耽誤了孩子的一生,也讓自己留下遺憾!
◎「過動兒」不見得好動,正確接受治療的只有15%!
中山醫學大學附設醫院身心科主治醫師陳錦宏指出,其實大多數人都誤解了過動症!大家都習慣叫「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的小朋友為「過動兒」,但其實他們不見得好動!
台灣兒童ADHD的盛行率為7.5%,但由於飽受誤解,只有25%的ADHD孩童被發現及接受治療。而在接受診斷與治療的孩子中,卻只有約15%孩子接受正確而有效的治療方式。主要的原因是社會大眾對於ADHD的認識不足!不了解ADHD的人,往往覺得他(她)們好動、調皮、愛唱反調、漫不經心,因而認為他們是「搗蛋鬼」!
ADHD被嚴重忽略的問題
高盛行率:約7.5~9.9%。
高共病率:約佔80~90%,也就是症狀常會跟其他疾病混淆。
高治療反應率:約達80%,藥物的治療效果明顯,80%的ADHD小孩可以因此得到改善。
低就診率:只有15%,還是跟大眾認知不足及資訊混亂有關係。
一位ADHD小孩家長的心聲
陳錦宏醫師的一位案例母親表示:「我的小孩小學三年級,每次帶他上學,只要有同學、家長靠近,我就很害怕,怕他們又要抱怨我小孩的行為不好;每次接到老師聯絡簿的批評,就覺得很羞愧,好像我故意沒有把小孩教好!可是我已經很認真教,他就是不好好寫作業、拖拖拉拉、愛講話干擾別人、和同學吵架、不聽老師的話,不管我用鼓勵的或打罵,一點效果都沒有,我自己都已經快崩潰了!」
想像一下如果你是ADHD小孩……
陳錦宏醫師語重心長地表示,想像一下,如果你在這個世界的生活方式和周圍的人不同,這會是什麼樣的情形?想像一下,教室裡同學都嘲笑你,因為他們不明白為什麼你會有這樣的行為舉止,這又會是什麼樣的情形?想像一下,你每天被老師警告,因為他對你不聽話或不遵守他的指示感到非常沮喪或生氣,而且你經常上課講話被記、被處罰,或經常和同學打架。想像一下,經常有人來跟你的父母告狀說你不乖,父母只好每天叨念「拜託你聽話一些好嗎」?想像一下,連你自己也不知道為什麼會做出這些事情,這種感覺有多悲哀……。你想要聽話、你想要表現良好,你想要和其他孩子一樣,但不知為何就是做不到?就是不斷出錯,這種感覺有多悲哀……。然而,這是ADHD孩子每天的生活……。
正確認識ADHD
◎7歲前就會出現症狀: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松德院區兒童青少年精神科主任邱顯智醫師表示,「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是好發於兒童的疾病,約有5~10%的兒童受到影響,在7歲前就出現症狀。其主要症狀為:集中注意力的困難、活動量過大及衝動。由於有這些症狀,在兩種以上的場合(如學校和家中),會導致兒童的行為規範、情緒調節、人際互動、學業等功能受到損害。
◎ADHD是生理問題造成的!
陳錦宏醫師表示,ADHD是一種無法持續維持專注力、動機及克制能力的「腦神經執行功能缺損」。可能由多重病原所引起的一種情緒及行為疾病,病因包括:
神經生物性因素:人的腦中有主管學習、記憶、自我抑制、產生動機等的部位,這些部位有主管上述功能的多巴胺(Dopamine)、正腎上腺素等神經傳導物質,當缺乏這些物質或分泌失衡時,就會誘發ADHD。
遺傳因素:許多有關ADHD的研究發現,遺傳因素占約七成。
環境因素:有研究指出,母親在懷孕時營養不良、吸煙、壓力過大、感染、早產或難產時胎兒頭部受損等因素,可能造成生出的孩子罹患ADHD,但並不代表這樣就一定能引起ADHD。此外,鉛中毒、出生體重過輕、嚴重之親情分離、腸病毒等,也可能引起ADHD。
大腦發展問題:ADHD兒童的前額葉(Frontal lobe)及大腦前葉的容積,比正常的兒童小10%左右,而這正是執行記憶力、專注力與感覺統合的區域。根據美國國家衛生研究院追蹤10年研究指出,跟一般正常小孩相比,ADHD小孩的腦部皮質發育平均慢了3年,所以很多父母常覺得這種小孩較幼稚。
因此,要注意很重要的一點,那就是─ADHD是一種疾病,需要接受具體的診斷和治療,千萬不要單純地認為ADHD是因為孩子天生的個性或環境所造成的!錯誤的治療方向,影響的是孩子的一生!
ADHD的症狀與診斷
依症狀可分為三類類型:
ADHD依症狀可分為三類:過動型&衝動型、注意力缺乏型、混合型(過動與注意力缺乏都有)。
診斷方法:
邱顯智主任表示,因為注意力不足、過動或衝動等症狀,並非特定的症狀,在許多狀況下或其他精神疾病中,如壓力過大、適應不良、緊張、焦慮、憂鬱等,都有可能出現類似的症狀;甚至正常的兒童,也有可能出現。因此一定需要由專業的醫師評估,才能確定。
陳錦宏醫師指出,根據DSM-IV的臨床診斷標準,必須出現下列2種類型當中任何一類的症狀,同時每個類型中至少符合6項以上,且這些注意力不集中的情形至少持續出現6個月以上,才能診斷是ADHD:
◎注意力不足(Inattention):
做事較難專心,一件事不容易從頭做到尾,容易分心,在課堂或活動時不易維持注意力。可能出現下面狀況:
常常粗心,不易注意細節。
常常看起來不易專心聽別人正對他說的話。
經常有困難把事情或功課做完(不能完成的原因不是因為對事情或功課不理解的緣故)。
常常難以規劃工作及活動。
時常逃避、不喜歡或排斥需全神貫注的事(例如:寫作業)。
常常遺失東西或遺忘事物(例如:玩具、老師交待要帶去學校的作業、課本或鉛筆等)。
易受外界刺激而分心。
對日常生活的事物容易健忘。
在工作或遊戲中無法持續維持注意力。
◎過動、易衝動:
過動顯示在孩子的活動量偏高,很難乖乖坐好;衝動顯示較沒有耐心,想要什麼總要求立即滿足。可能出現下面狀況:
過動(hyperactivity):
經常手忙腳亂或坐時扭動不安沒法坐好。
在課堂或其他需好好坐在座位上的場合,時常離開座位。
在不適當的場合(如教室)經常過度地四處奔跑或攀爬(在青少年或成人可能只僅限於自覺不能好好安靜下來)。
經常有困難地安靜遊玩或從事休閒活動。
常常會覺得有一股「想要動起來」的衝動。
常常很多話。
易衝動(Impulsivity):
時常在他人問題未說完時便搶著回答。
在需要輪流或排隊等待時有困難。
時常打斷或打擾他人(例如打斷別人玩遊戲)。
邱顯智主任建議家長可以帶兒童到精神科(有的稱為身心科、心理衛生門診)就診,透過兒童青少年精神科醫師、臨床心理師、職能治療師、社工師等醫療團隊的評估,來了解兒童所面對的困難,提供家長最佳的醫療計畫。
ADHD帶給孩子嚴重的影響與困擾
陳錦宏醫師提醒,以上這些情形有些在7歲以前即出現。可能會在兩種或兩種以上的場合中出現(如在學校及家中),對孩子在學習或人際上造成嚴重困擾!因此別再只是責備孩子,他們不是故意要這樣,趕快帶給專業人員診治才是最正確的方法。
不過必須排除一些因發展或心理疾病造成的情形,如:精神分裂症、情緒疾患、自閉症等因素。
是「好動」還是「過動」?
然而有些孩子只是比較活潑好動,而且父母也寧可相信自己的孩子是「好動」而不是「過動」!但愛子心切的父母,還是會為了釐清狀況,而帶孩子去給醫生診斷。陳錦宏醫師表示,這些孩子在門診總是動手動腳、東張西望、東摸西摸、靜不下來。爸媽常會緊張地問:「醫生,您看我的孩子是不是過動兒?」其實「好動」與「過動」不一樣,有以下的區別:
◎好動或過動:
要依孩子的發展階段來看。例如2、3歲前的孩子,活動量大,而且開始有自主性,總喜歡探索環境,這些好動的寶寶個個都像過動兒,要他們好好坐個15分鐘是很困難的。這只是他們的發展特徵,不是有問題的過動。又例如一個4歲的孩子,通常都已經可以坐下來聽故事了,如果完全坐不住就可能是有問題。因此是不是有問題需經由有經驗的醫療人員評估。
人總有注意力不足的時候,根據上述DSM-IV的臨床診斷標準,用一般人比較容易理解的話語來說,必須符合以下情況才算是注意力不足過動症(ADHD):
夠嚴重:在注意力不足、過動和易衝動各有9項的症狀中,分別有6項以上符合。且在兩個場合會出現。
時間夠久:常常發生,且連續達半年以上。
影響到生活功能(如學習、人際關係、家庭互動):若孩子看起來雖然注意力不足或有過動的某些表現,但卻不至於影響到生活功能,則並不會被視為有問題。
因此並不是有這些行為就是疾病,必須經過專業評估確認。此外,ADHD的症狀會在上小學之後比較容易被注意到;但若父母有疑問,不論孩子幾歲都可以帶去給醫生檢查。
孩子不用治療,長大就會好──錯!
陳錦宏表示,部分童年時期的ADHD,會持續到青春期(60~80%),甚至到成年期(40%)。青少年的盛行率為6%,而成年人的盛行率最高可達4~5%。若在孩童時期沒有處理好ADHD,長期在挫折中長大的小孩會在心理發展上面對許多問題,將來可能會變成ADHD青少年、ADHD大人,出現更多如情緒障礙,以及影響工作、人際關係、成癮等後遺症。
◎ADHD還會合併其他症狀:
超過80%未經妥善協助的ADHD青少年具有其他合併症狀,包括:
50%對立性反抗性行為或行為規範障礙。
30~40%焦慮、憂鬱。
20~40%物質濫用行為(包括抽煙、酗酒、藥物濫用)。
約50%的ADHD兒童具有學習障礙。所以千萬不可忽略對ADHD的及時治療。
ADHD的治療方法
藥物治療
陳錦宏醫師表示,目前多數研究顯示ADHD是一種生理問題,所以藥物治療是重要的方式之一,超過上百篇研究顯示藥物治療的效果。然而台灣的父母對藥物因混亂的資訊來源而完全捨棄藥物治療模式,選擇其他未經研究證實的方法或甚至不求治,而常延遲治療時機。
邱顯智主任說明,在藥物治療方面,第一線使用的藥物英文學名為Methylphenidate,中文學名為派醋甲酯,屬於第三級管制藥品,需醫師處方。可以改善ADHD的症狀,有效性可達約八成。此成分在國內的藥物商品名有利他能、專司達等。
合併非藥物治療
陳錦宏醫師說明,因ADHD同時會影響兒童與家人及師友之間的互動問題,常需合併包括行為治療、父母諮詢、學校諮詢等方式。
邱顯智主任也指出,根據研究顯示,透過藥物治療、親職諮商、情緒行為治療之共同協助,是有效改善兒童症狀、減少功能損害的最佳方法。單靠藥物治療、感覺統合治療,或是行為治療等是不夠的。因此需要兒童、家長、老師、治療師及醫師共同努力,擬定整體的教養策略、教育處置及醫療計畫。
【更多內容請見2010年4月號嬰兒與母親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