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融海嘯之前即一路走衰的台灣經濟,近來似乎已強力反彈,自谷底復甦。但股市走向繁榮、豪宅房價大漲特漲,蔚成一片歡樂景象,民間消費也跟著欣欣向榮之際,儘管景氣對策信號一連亮出三個紅燈,追平了23年前的輝煌紀錄,失業率卻仍然居高不下,民間投資依然欲振乏力;在景氣燈號中僅有的兩個不佳的指標,除失業率外,就是金融機構對民間企業的放款。
事實上,真正創造出火紅景象的是兩個因素;一個是去年經濟受創最烈,落入負成長,以此為比較基準,本來就底子甚薄的景氣燈號自易出現過激的反應。另一個因素則為舉世所共具,那就是為了對抗被渲染過甚的金融海嘯,以美國為首,各國政府有志一同地將利率壓至空前的水準,再加以瘋狂的「量化寬鬆政策」,全球從未像今天一樣,每個角落都被資金洪流所淹沒。台灣自不例外,復加以兩岸情勢和緩,ECFA簽署在即,更將無處可去的各國熱錢招引過來,資金加倍的氾濫。因此凡與資金有關的指標都狂飆而上。
不過,與過低的基期相比,勝之不武;靠泡沫來打腫臉充胖子,更是愚蠢至極。如果將資金氾濫營造出的假象去除、將泡沫抹掉,再看看真正的經濟景氣,恐怕要大不相同。尤其民間消費信心原本就是捕風捉影、相互激盪,當股市、房市的泡沫戳破,消費也立刻會像洩了氣的皮球,拖著景氣往下掉。
明智的決策者必定不會為此眩人耳目的表象所迷;因為到了明年,比較基期回復正常,而且可能不數月,美國即將率先恢復升息,令過當也早已過時的寬鬆救市政策退場,全球泡沫將應聲而滅。到那時,經濟基本面的好壞才是決定的關鍵;政府又將如何面對假象破滅後由歡欣墜入失望的選民?
台灣經濟之所以先於金融海嘯滑落,只因為對岸過於早熟地打擊加工出口業,這不但將使大陸經濟傷筋斷脈,仰賴其加工出口業為主要出口對象的台灣中上游產業更是立刻斷絕了出路,進而靠對大陸出超支撐3%經濟成長率的台灣,命脈也難保。
金融海嘯爆發,對岸也試圖收回覆水,用盡手段搶救奄奄一息的沿海出口業;但傷害已然造成,工資及勞力供給在諸多政策的鼓動下,升勢一發不可收拾。我們幾乎可以斷言,對岸的加工出口業已經走到末路。極權經濟自有種種非常手段可以拉抬;我們這個自由的社會又該如何?……
※理財周刊506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逢低重壓金融股
◎封面故事:升息、ECFA 金融股題材多
◎新聞熱線:世博震旦館 林樂萍邀蔣友柏站台
◎新聞熱線:熊暉 談笑間出貨目標減10萬
◎特別企劃:用100美元賺全世界
◎特別企劃:第一次買美股 獲利近40%
◎產業追蹤:雙A交火 從NB、Netbook到智慧型手機
◎焦點人物:最會賺錢的黑道大哥 Michael Franzese經營學
◎TDR巡禮:新焦點 洗車洗到股票上市
【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506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