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維.英雄(Ian Hideo Levy)一名,讀者或許納悶這是什麼樣的名字?非英非中非日,這作者到底是哪一國人?李維.英雄,1950年11月29日生於美國加州,父親本為柏克萊大學漢學博士,後轉入外交界工作。英雄(日音HIDEO)是父親日本人摯友的名字,父親起名以紀念好友。李維自小隨著專管亞洲事務的外交官的父親工作關係,轉居美國各地,在台灣、香港、日本長大。父母離婚後,李維與智障的弟弟隨母返美,居住在首都華盛頓附近。高中時,李維與父親再會。父親任職美國駐日本橫濱公使,與華人婦女再婚,生有一女。李維納入新的家庭生活並非完全順利。他在日本上高中,對日本文學極感興趣。回美上大學時決定專攻日本古典文學, 特別鍾情於傳統和歌文學,為萬葉歌人柿本人麻呂之專家。先後任教美國普林斯頓大學、史丹佛大學,1982年英譯日本和歌集《萬葉集》獲贈全美國家圖書獎。其後,毅然辭去教職,立志成為以日文書寫的作家。1992年以日文發表的處女作《聽不到星條旗的房間》獲頒野間文藝新人賞,成為第一位以日文寫作獲獎的美國作家。1996年以《天安門》一作被提名角逐日本文學最高榮冠的芥川賞。2005年《千千碎片》獲贈大佛次郎賞。2007年日本國際交流基金會為他多年來對海外介紹日本文學的貢獻評價,贈與他國際文化獎勵獎。2009年描寫現代中國世相的《假水》得到伊藤整文學賞。現除寫小說、評論、翻譯外,並任法政大學國際文化學部教授。
李維.英雄的小說多屬中篇,他的小說自他個人生活周圍所見的人物及身邊細瑣為主題,似乎將情節起伏、內容戲劇化壓低到最低限度。他的作風可視為承繼日本近代文學的「私小說」傳統,採取作者與主人公等身的第一人稱敘述視線,排斥矯飾虛構情節,專注直接取材實際生活經驗與個人最隱私的心境細微變化,故又稱為「心境小說」。李維.英雄以日文發表的第一篇小說是《聽不到星條旗的房間》。此處女作可視為他小說創作的原型,包含他所有日後創作的幾個大主題:語言文化認同問題;個人與家族國族的層層交構,錯綜複雜的互動關係;歷史與個人記憶的交雜;東亞地域文化與美國文化的共識與抗爭;受創傷痕記憶與經驗的破碎解構與重整再建。本文探討他三篇代表作品,一為他的處女作《聽不到星條旗的房間》(1992),一為中期作品《國民之歌》,一為他的近作《千千碎片》(2005)。希望由簡介這三篇作品,讓讀者對李維這位作家的語言、文化越境路程、創作動力及文學原風景有些許認識。
《聽不到星條旗的房間》追蹤十六歲少年主人公班傑明(作中簡稱「班」)離家出走的心歷路程。幼少期在台灣長大的班傑明,少年期在日本度過,到最終決定離開熟知中國文化傳統的父親及其星條旗所代表的權力象徵而進入日本人當中生活。這成長之旅,呼應李維個人脫離(文化與血緣)父權與祖國,確立以日文書寫創作的作家主體性形成的決定瞬間。
李維對異言語的纖細感受性始於在香港、金邊、台中、台北「在亞洲多數人的凝視中長大的金髮小孩」(注1)的童年時代。東方人群中的唯一白人的差異自覺,形成李維文學的共通底調。永遠的他者,永遠的旅者,永遠的少數者,李維幼年時期經常沐浴在本地人好奇的凝視(gaze)中成長的感性長期壓抑隱蔽在他的潛意識中。然而在九○年代,以日文執筆創作小說時再度自覺復甦。處女作《聽不到星條旗的房間》舞台設於與本地社會隔離「大日本帝國崩壞」後的「南國」(注2)的童年,兄弟二人與母親三人在華盛頓的孤單的少年期的單親生活,最後從追求在日本與父親共同生活到與父親訣別離家出走,作品的舞台分布台、美、日三地。
在台灣班傑明一家住在日本殖民時代所留下的文化遺產的日式榻榻米房子,班傑明漠然留意到他周遭多重紛雜的聲音。只說英文的母親,使用中國各地方言的傭人們,父親則多以標準的華語和中國朋友們討論政治及中國古典詩文。班也注意到圍牆外跟他年紀差不多的小朋友們說的是和屋內使用的任何語言都不同的台灣話。
當班傑明在少年時到達日本與在橫濱當領事的父親會合時,正是六○年代安保運動與反越戰運動的最盛期。父親嚴厲警告他不准擅自離開警備森嚴的領事館;特別是不許到新宿那種風化雜亂的地方。有一天父親在書齋整理塵積的古書,班傑明好奇地指著穿錯在漢字間「NO」的記號。以中國學者自傲的父親告訴他這記號是日文的文字表記,並輕蔑地指出日本語言是種「怪異,頹廢,女性化」的語言。班傑明被這曲線草書式的表記所吸引。
他記得他偷偷進入父親臥房拿著那卷古書,坐在緣側的陽台。一邊聽著池塘沉浮的鯉魚,一邊在泛黃的紙頁上從右到左以手指描繪曲線。記憶中順著「NO」「WA」「MU」「WO」,他被假名魅惑,彷彿嬉遊在漢字森林裡的蝴蝶。(注3)
※延伸閱讀:
‧李維.英雄 日本語的英雄? (中)
‧李維.英雄 日本語的英雄? (下)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五月號307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