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南投縣就讀的曹小妹妹,跟學校老師透露媽媽要帶她燒炭自殺,老師得知後通報到社會處,媽媽一度對老師及社工表示她心情已經平復,然而,卻仍在清明假期帶著曹小妹燒炭自殺,曹小妹死前留下遺書,仍然心存感謝週遭的老師及同學,這麼天真的孩子被媽媽殘忍剝奪她的生命,讓大家感到痛心不已!
曹小妹非唯一案例
由於曹小妹是媽媽與爸爸未婚懷孕所生,長期以來並未被生父認領,也因此曹小妹的媽媽與生父發生多次嚴重爭吵,在長期的爭吵與情感糾葛中,曹小妹的媽媽最後竟然以死亡做為復仇的方式,偏差的作法讓自己失去寶貴生命,也讓孩子無辜犧牲。
曹小妹的悲劇並非唯一的案例,長時間以來,虐童致死、攜子燒炭自殺、債務逼死全家等社會問題,不斷佔據報章媒體的大小版面。
根據兒福聯盟對攜子自殺的案例分析,94年以來共發生161起,造成122位孩子死亡,125位孩子受傷,死亡的孩子有一半都已是就讀小學或國中的孩子,這階段的孩子已逐漸懂事,然而在親情的脅迫下,當父母要帶他去自殺,仍然毫無招架能力。
愛情與婚姻不必畫上等號
分析過去所發生的攜子自殺案例,可以發現存在下列原因:
一、大人將孩子視為自己的財產:
攜子自殺的父母深陷錯誤的想法,將自己的命運與孩子緊緊綁在一起,明明是燒炭或用藥殺害子女,卻將動機合理化為「慈悲的謀殺」,深信自己是世上「唯一」對孩子最好的人,不忍心自己走了孩子沒有人照顧,一旦自己不想活,也非得帶走孩子不可。
然而,孩子從出生那一刻起就是獨立的生命個體,雖然他是父母所生,但是孩子並不是父母親的財產,國內的《兒少福利法》已明訂任何人都不得傷害未成年人,只要父母虐待孩子,公權力就有權力介入,甚至可以將孩子帶離安置。
因此,任何人沒有權利剝奪孩子的生存權,台灣父母需要學會更尊重與保護孩子的生命。
二、婚姻/感情衝突是導火線:
有的婦女在離婚後無法接受先生的離去,又無經濟能力,對生活充滿灰暗的想法,就帶著孩子絕望的自殺;有的父親為了逼迫離家出走的母親回家,竟用孩子的生命做為威脅,在極端的情緒下,出現失控的行為,最後潑汽油殺害了孩子,鑄成大錯;也有夫妻陷入爭吵衝突,一氣之下將孩子丟入滾燙的熱鍋,無辜的孩子就在大人的爭戰中,失去性命。
大人無法理性處理情感問題,將孩子做為威脅與報復的工具,真的讓人痛心!曹小妹就是在媽媽復仇的憤恨情緒下,失去了寶貴的生命。
三、大人心理不健康:
在攜子自殺的案例中,往往會發現大人合併出現情緒狀態不穩定、罹患憂鬱症卻未就醫等情況。心理不健康的大人,宛如一顆不定時炸彈,可能會做出傷害自己或孩子的行為。
如果週遭又沒有其他大人關心,孩子的生命很容易受到威脅,特別是憂鬱症的患者如果未按時服藥再加上生活上的壓力或衝突事件,就容易出現自殺的行為。
曹小妹的媽媽也是因為有憂鬱症,在沒有好好治療的情況下,最後還是無法阻止他想自殺的想法,釀成這起令人扼腕的悲劇。
目前兒保體系
問題重重
這次整個兒保體系沒有救回曹小妹也引發媒體強烈批評,紛紛以社工嚴重疏失及怠惰等字眼評斷社工處理不當,才導致孩子死亡。
然而,兒童保護工作的挑戰是非常高的,並非單靠社工就能執行,必須建立在一個完善的兒保網路合作機制。
為了保護兒童免於受到大人傷害,曹小妹的事件不能只是歸咎於第一線社工處理不當,應該全面檢視整體兒童保護通報網路與救援體系,到底哪個環節出現問題,針對問題逐一探討,才能提升保護兒童的力量。
一、社工員案量超載,人員流動率高:
目前政府設有113婦幼保護專線,24小時受理民眾通報,也在各縣市成立家庭暴力防治中心,及時處理兒童受虐問題。
但是,國內的兒保案件數逐年上升,去年已超過1萬3千多件,平均每45分鐘就發生一起兒虐案件,兒保社工背負非常大的工作量。
根據統計,地方政府每名兒保社工員平均須負擔50至60名個案,甚至有縣市要負擔超過100個案子,相較於美國的兒保社工僅負責10至15名個案相去甚遠。
由於每一個兒保個案都存在危機與複雜的家庭問題,需要社工花相當多心力處理,一旦給予過多案量,就缺乏時間好好處理每一個個案,也會導致孩子與父母得不到適當的服務。
此外,龐大的個案量,加上長期處於危機狀態的工作壓力負荷,往往導致許多兒保社工員的流失,目前許多縣市就面臨兒保社工高流動率的現象,留下來服務的多是二到三年工作經驗的資淺社工,當面對複雜度高的個案,難免就會出現處理不周全的情況。
二、社區與責任通報人員未即時通報:
許多兒虐事件的發生都有前因可循,然而週遭的大人因為缺乏關心與敏感度,導致通報時間太晚,無法提早給予孩子幫助。
目前學校老師、醫事人員、警察人員、社工人員等都是責任通報人員,應該發揮敏感度勇於通報;此外,與孩子最為貼近的鄰里社區,應該是孩子最佳守護者,根據兒童局2008年兒保通報來源統計,來自鄰里的通報僅佔12%,由於裡鄰長目前並未納入責任通報,導致社區缺乏主要通報人,出現通報漏洞,應該要將熱心地方事務的鄰里長納入通報機制,才能及時發現在社區的兒保案件。
三、兒保網路單位支援不足:
多數兒虐家庭問題複雜,包括大人酗酒、吸毒或患有憂鬱症等問題,這些議題牽涉到酒藥癮戒治,以及自殺防治等工作,這些服務並非社工員的專長。
針對戒治或自殺防治業務,是衛生醫療單位的專業,應該主動投入資源,提供施虐家長治療與幫忙。
增加兒保社工人力
當務之急
為了解決目前兒保體系的相關問題,建議可以從以下幾個層面加以改善:
一、立即增加兒保社工人力:
為了協助地方政府充實社工人力,內政部於95年及96年曾增加320名兒少保護社工、190名家庭暴力及性侵害防治業務社工。
然而,兒保案件逐年上升,政府應立即補足社工人力,才能讓社工在合理的工作量中,做好每一件兒童保護工作。
二、擴大責任通報,積極推動《兒少法》第34條修法:
目前立法院正在進行《兒少福利法》修法工作,兒福聯盟極力主張《兒少法》
第34條應修法,將兒虐通報責任納入鄰里長、社區幹事,以建構更完整的兒少保護網。因為鄰里長、社區幹事身為政府聘用的公務人員,又肩負最貼近社區民眾需求的重要角色,掌管社區大小事的重要鄰里人士,不應該在這場兒保防衛戰中缺席。
三、加強自殺防治及藥酒癮戒治,先救爸媽才能救孩子:
雖然社政單位不斷致力於兒童的生活安頓與保護,但只要成人的自殺與酒藥癮問題沒有根本解決,兒童仍是大人問題的間接受害者。
衛生署為自殺防治與藥酒癮戒治方案的主責部門,應該提供全面性的防治措施,大人身心穩定,才不會傷害孩子。
關心取代冷漠
及早拉孩子一把
四、教導孩子自我保護方法:學校平常應教育孩子如何自我保護的方法,包括:當大人情緒激動或準備做出傷害孩子的舉動時,在不激怒大人的情形下,孩子趕快設法離開現場,例如回自己的房間、去親友家;當家長出現奇怪的言行,讓孩子覺得害怕、擔心或不舒服時,應鼓勵孩子就近向信任的家人、親友或老師求助;孩子若遇到自己無法處理的危急狀況,可立即撥打110或113求救。
每一個兒童受虐致死事件,都讓我們看見孩子週遭大人給孩子帶來的傷害。孩子被虐待的哭喊聲,週遭的大人聽而不聞;孩子身上被虐的傷痕,大人們視而不見,許多孩子週遭的大人明明知道孩子受害,卻不想或不敢伸出援手通報,大人的自私與冷漠,讓孩子陷入孤立無援的困境,也錯失搶救孩子的第一時間。
如果我們不希望兒童受虐致死的悲劇再發生,社會大眾不應該再袖手旁觀,應以關心取代冷默,能夠及早拉孩子一把,就有機會救孩子一命。
政府也應該看見社工專業人力不足的困境,編列足夠的預算與人力,才能強化台灣的兒童保護網,幫助孩子遠離家庭暴力的傷害。
更多文章請到訪http://www.formosamedia.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