建於1908年的嘉義水上北迴歸線標誌,是全世界最早的北迴歸線標誌,日本建造水上北迴歸線標誌,除了是軍國主義的象徵,也有著以台灣為起點,前進太平洋,稱霸全球的意涵。
中國倣傚台灣
設六標誌
北迴歸線是北半球夏至日(西曆6月21、22日)直射的最北界,剛好落在北緯23.5度左右黃道十二宮巨蟹座(Cancer)位置,因而取名為Tropic of Cancer,然而太陽直射地球的最北界,會隨著地球的自轉與公轉而上下移動,範圍大約在北緯22.5度至24.5度,以每年約10公尺的緩慢速度來回移動。
緯度1度,換算成直線距離約111公里,也就是說每一年的北迴歸線不會出現在同一個地理位置,最北與最南界的距離相差可達222公里。因此,北迴歸線實際上既不存在,也不確定,而是做為溫帶與熱帶的分界線。
或許也因為如此,雖然北迴歸線穿越全球20多個國家,但查詢維基百科中文與英文版資料顯示,只有八個國家有設置北迴歸線標誌,而且大多屬於簡易型的標誌,有的甚至只用石頭、木牌標示而已,不像台灣的三座、中國的六座北迴歸線標誌,皆以鋼筋水泥做成,高大醒目,而台灣的三座,除了位於花蓮豐濱鄉靜浦村台11線旁的北迴歸線標誌建於二戰後,水上與花蓮瑞穗都建於日治時期。
中國六座的興建年代都在是1980年代以後,就時間先後來看,顯然中國是仿傚台灣,將北迴歸線標誌做為地理、科普教育與觀光景點,而諷刺的是無論是戰後的國民黨政府及共產黨執政下的中國,如果知道日本設置北迴歸線標誌,本意是彰顯軍國主義的話,真不知會做何感想。
水上北迴歸線
國境之南
水上北迴歸線標誌緣於總督府為慶祝台灣縱貫鐵路全線通車而建,以竹子做的標誌位置就在鐵路旁,火車經過時速度放慢,讓旅客就近觀賞。
這座第一代北迴歸線標誌,由第五任台灣總督佐久間左馬太陸軍大將下令興建,用來標示日本帝國領土首度跨越至熱帶地區。
對日本而言,台灣,不只是第一個海外殖民地,也代表著日本國土從溫帶的北方開始拓展至熱帶的南方太平洋廣大領域,台灣成了日後南進的起點,具有劃時代的意義。
現在我們常說的「國境之南」,很多人以為指的是台灣南部、屏東恆春,其實指的是「台灣」,而它的代表地就是水上北迴歸線標誌。
在日治時期舊照片裡,有些日本官員、軍人派駐台灣到水上北迴歸線標誌照相留念,相片附註文字就寫著:日本國土最南端或是「國境之南」。因此,當1923年還是皇太子的昭和來台巡視時,便將水上北迴歸線標誌排入行程。
昭和是從火車上看北迴歸線標誌,當他獲知標誌是用竹子搭建而成,認為有所不妥而下令重建。
在這之前,北迴歸線標誌於1917年受颱風摧毀,於1921年重建,但使用的還是竹子(一說是木頭),昭和離台後,總督府改以石造與水泥建成第三代標誌,北迴歸線標誌於是變成永久性建築,不像之前的第一代、第二代標誌較屬於臨時性建築。
昭和下令重建北迴歸線標誌,帶動許多日本官員、軍人前來北迴歸線標誌遊覽的風潮,以日文出版的各種旅遊地圖資訊也將水上北迴歸線標誌列為台灣景點,北迴歸線標誌於是多了觀光附加功能,二戰後國民黨政府重建公園式的北迴歸線標誌,以及更稍晚的中國依樣畫葫蘆興建北迴歸線標誌園區,出發點主要是基於促進地方觀光旅遊,其實可以說是濫觴於昭和的決定。
1926年完工的第三代標誌,曾在1930年中翻修,1964年1月毀於白河大地震。這起規模芮氏6.3級地震,造成嘉南地區100多人死亡,嘉義縣於災後重建時,提出復建北迴歸線標誌申請,以保存地理標誌。
但因北迴歸線標誌臨近嘉義空軍基地,復建一事逐級轉呈,最後交由蔣介石主持的國防軍事會議討論通過,條件是要求由嘉義空軍基地負責監造,並且以國防軍事機密為由,標誌不能註明經緯度,於1968年落成,成了現在大家熟知的北回1968年完工的第五代標誌,和前四代的不同處:
一是擴大範圍,採取公園式設計,有別於日治時期的純地理標誌。
二是標誌造型完全與日治時期的方柱型不同,改採尖字塔型。
三是標誌本體沒有刻寫經緯度。
四是名稱由「北迴歸線標線」改為「北迴歸線標誌」,這是出自一位退休空軍人員手筆,至於為何而改,已無文獻可考,但也因而讓「北迴歸線標誌」成了普遍的名稱,也是大家最熟知的北迴歸線標誌認知。
去腫瘤成聖地
設立初衷
北迴歸線標誌經此改變,開始朝向觀光旅遊景點發展,多次被選為愛國獎券封面、郵票樣式,70至80年代北迴歸線標誌聲名遠播,成了著名旅遊景點。
受此熱潮影響,原位於花蓮瑞穗火車站西側的日治北迴歸線標誌,也因為推展舞鶴茶園,促進地方產業與觀光,予以拆除,另於舞鶴台地新建北迴歸線誌,而台11線(花東海岸公路)拓寬時,也在豐濱鄉靜浦村增建北迴歸線標誌一座。
連帶的水上北迴歸線標誌附近一間國小也把校名由「回歸國小」改為「北回國小」,以全世界唯一通過北迴歸線的國民小學做為號召。
80年代末,省道台1線拓寬,北迴歸線標誌位於道路拓寬預定地上,公路局計畫移除,在地方人士奔走陳情、企業老闆捐款以及李登輝總統的支援,第五代北迴歸線標誌原地保留外,再興建佔地達3.1公頃的第六代北迴歸線公園及天文園區,歷經六年施工才於1988年完工,從此之後,北迴歸線標誌多了科普教育的功能,經常性舉辦各項活動,已不復見於日治時期設立北迴歸線標誌初衷的蹤影,只保留了台灣是最早設置北迴歸線標誌的國家的歷史。
北迴歸線經過的地區大多是沙漠,或人煙稀少,大有名副其實「熱帶腫瘤」(Tropic of Cancer)印象,這也是沒有很多國家設立北迴歸線標誌的另一個因素,但別具一格的台灣地理、氣候與人文,從17世紀起融入世界貿易體系以來,一直扮演著一定的重要角色,總督府設立北迴歸線標誌,著眼點並非是在創造世界第一個北迴歸線標誌的建築物記錄,而是藉由人為的建物,去除地理上的「熱帶腫瘤」轉化為人間的「熱帶聖地」。
雖然是出於殖民、帝國擴張主義的背景,但卻具體反映了日本是有計畫性治理台灣,台灣不只是日本海外殖民地,也是日本前進太平洋、稱霸全球的跳板。
北迴歸線標誌
空間意象
日本選擇在水上設立北迴歸線標誌,還隱含著另一個空間意象。
我用Google earth查詢發現一個有趣現象,將台灣本島最北端的富貴角與最南端鵝鑾鼻緯度除以二,大約落在北緯23度35分,與北迴歸線標誌相去不遠,把最西邊的雲林口湖與最東邊的花蓮豐濱經度除以二,大約是東經120度55分間,則與玉山山脈經度相近。
也就是說把東石、水上,穿越玉山,再到東部海岸連成一線,大約就是台灣的中心線,北迴歸線標誌位於中心線上,玉山則是這條中心線的中心,兩者一相連,就產生了台灣中心線、中心點的空間意象。
1895年日本領台後進行全島測量發現玉山比富士山還要高出近200公尺,兩年後由明治天皇改名為「新高山」(3952m),1906年引台灣神社(今圓山飯店)神符與祭文至新高山,設置了新高山祠,再於1925年改造為石造神社。
這座當時日本帝國的海拔最高神社,與落在嘉南平原上的北迴歸線標誌,隱含了一則打算建設台灣為日本模範殖民地;一則以台灣為中心向外拓展帝國勢力的意象。
到了1933年興建東部鐵路時,於瑞穗火車站再設立第二個北迴歸線標誌,次年於玉山西峰設西山祠後,這條台灣中心線遂更加串聯一氣,而1930年代正是日本統治台灣的黃金年代,就像看玉山日出,金黃太陽一躍出山頭,隨即綻放萬丈光芒,照亮大地般的氣勢,這也是台灣中心線空間意象的最佳寫照。
意象與企圖心
已被摧毀
個別看新高山祠、西山祠、北迴歸線標誌,我們只看到了點、只看到了神社與標誌,但把它們連在一起看,台灣中心的空間意象即呼之欲出。
1966年,新高山祠遭國民黨政府推落玉山山谷裡,原址另建於佑任銅像,雖然玉山因而增高至四千公尺,傲視東北亞,但於佑任銅像面向台灣海峽,遙望故國,期許有朝一日反攻大陸,收復河山,這等氣勢,可比日本的稱霸世界企圖心,矮了一大截。
1995年,於佑任銅像遭鋸斷毀損後,玉山國家公園最後改立巨石,為了避免引發政治爭議,其上只刻「玉山主峰」及「標高3952公尺」字樣,玉山變成只是玉山而已。
至於祭祀山神的西山祠,幸運逃過一劫,經玉山國家公園改建,仍帶有日式建築風格,廟名也是「山神廟」,但供奉的卻是觀世音菩薩,連同水上北迴歸線標誌的觀光、科普教育化,於是整個台灣中心線的空間意象及其所代表的國家強烈企圖心,再也不復見了。
更多內容請訂閱玉山週報
http://www.formosamedia.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