日治時期興建的台灣都市公園,國民黨政府來台後,都遭改為「中山公園」,90年代後才一一恢復原名,唯獨基隆,從一開始便稱為「中正公園」,而帶有蔣介石的餘味。
沿革
窺見基隆發展過程
中正公園所在地,部分原為石坂莊作的私人庭園,1933年捐給基隆市役所,而劃歸為公園預定地,但直到1945年日本戰敗,公園並沒有著手開發。
日治時期興建都市公園,大致上是政府規劃在先、官民興建於後,基隆卻較特殊,反而是民間跑在政府前面。
1903年基隆日籍住民,為慶賀皇太子明宮嘉仁親王(即日後的大正天皇)結婚,集資興建高砂公園(「高砂」為日本最早對「台灣」的稱呼)。高砂公園大致位於現在基隆火車站左側,孝四路、孝二路、忠二路、忠三路間。
因為有這座公園,1930年代,市區改正,這一帶遂命名為「高砂町」。
高砂公園於1913年開園,陸續興建網球場、棒球場等設施,1926年又因慶祝昭和天皇即位,蓋了間高砂戲院後,成了基隆市民的熱門休閒去處。
二戰後,高砂公園遭廢除,改建為商業區,現在很多基隆人都不知道這裡曾有座公園,卻都知道這裡曾是聞名一時的委託行大本營,幸好當地還保留了「公園街」、「公園頂」舊名,作為高砂公園的歷史見證。
可能是高砂公園已具有都市公園功能,加上日治時期建設主力是開發基隆港市,以及現在中正公園一帶,為日人住宅區等種種因素,以致石坂莊作捐土地、都市計畫也編列公園預定地,卻沒有著手興建的背景。
日本領台後,逐年開發基隆港市,其中之一是1910年代的整治運河與填海造地工程,包括整治田寮河與填平二沙灣(今基隆港中正路至海軍碼頭),多了30多萬坪市地,比舊市區面積大了兩倍。
新增的市地,精華區就位於現今中正公園山腳下一帶,範圍大約是田寮河以東,中正路至義八路一帶。基隆港開發雖自劉銘傳開始,但港灣與市區腹地狹小,商業與住宅區主要位於田寮河以西的舊市區,俗稱「大基隆」,田寮河以東,新開發的新市區,便相對取名為「小基隆」。
小基隆規劃為機關、銀行等辦公廳捨、商店、學校、醫院以及住宅區等,並於1911年興建基隆金刀羅比神社。
金刀羅比神是海上守護神,1914年增祀天照大神、北白川宮能久親王等,改為基隆神社,再於1936年升格為縣社,二戰後復改為基隆忠烈祠,成為中正公園的入口處之一。
基隆神社,是繼高砂公園後,基隆新公園預定地的最早公共設施,而它在各年代的變動,也反映了基隆港市開發、基隆公園的進展過程。
陋園
顏家捐作光隆校地
此外,小基隆也是日人主要住宅區,沿著中正公園山邊有不少的庭園、別墅,有點類似台北的陽明山,而與中正公園有關的除了前述的石坂莊作庭園外,便是因採金致富的顏雲年、顏國年兄弟,亦即日治時期台灣五大家族的基隆顏家。
1918年顏雲年買下木村久太郎的別墅,擴建為西、和式風格的庭園,取名為「陋園」。並於陋園後方山坡興建顏家墓園(奉安塔)及家廟。
陋園佔地廣闊,約今天壽山路至義六路以及部分中正公園,它與板橋林家、霧峰林家並稱日治時期台灣三大庭園,1923年6月昭和來台,顏家邀請昭和住進陋園,再新建一棟洋樓,未料顏雲年於4月病死而作罷。
二戰後,陋園部分土地被視為日產,遭強佔為眷村(建國新村)或徵收為台銀基隆分行宿舍與中正公園用地。
1970年代顏家將陋園剩餘土地,捐為光隆工商校地。
光隆工商的前身是石坂莊作創立於1903年的基隆夜學校,學校最初位於基隆神社入口處(現為浸信教會),二戰後由顏家接手,改制為光隆商業職業補習學校,1972年顏家捐地建校,再更名為光隆工商。現在校門口的警衛室,即是陋園遺留的一棟二層樓洋房。
至於顏家奉安塔、家廟,現在雖存,平日大門深鎖,無法一窺究竟。
90年代,顏家後代要求基隆市政府歸還遭徵收做為中正公園土地,迄今雙方仍在訴訟之中。顏家與基隆市政府的訴訟,起於1950年興建中正公園。
命名
透視官場馬屁文化
1949年,跟著國民黨來台灣的謝貫一被任命為基隆市長,其後擔任市長達11年(1949~1960)。
這位帶有濃厚民族、黨國意識的湖南籍市長,上任未久,儘管百廢待興,還是決定將已改為忠烈祠的神社一帶,新建道路,開闢為公園,並且擇定1950年10月10日開園,公園取名為「中正」,而貫穿公園的新路則名為「壽山路」。
從公園、道路的泛政治化名字,反映出謝貫一興建中正公園的動機,也讓人聯想到1923昭和到高雄打狗山賓館,他的待從官以昭和生日即將到來,而建議將賓館改名為壽山賓館,昭和離開台灣後,田健治郎總督便以祝壽為由,將打狗山更名為壽山。
沒想到國民黨政府時代,1960年代,一說是台灣省民政廳長陳武彰;另一說是高雄市長楊金虎,進一步將壽山取名為「萬壽山」,以為蔣介石祝壽。如今萬壽山一名已廢,基隆中正公園的壽山路,反而成了馬屁文化的見證。
七年後,謝貫一就真的以蔣介石「豐功偉業、薄海崇欽」為名,發動全市連署,興建基隆中正堂(今基隆文化中心),為蔣介石祝壽。
基隆中正堂前身是1903年基隆日籍人士為慶賀大正結婚而建的公會堂,1930年公會堂移轉基隆市役所管理,成為基隆舉辦各項活動的場所,二戰後因而遭國民黨政府接收,謝貫一將帶有日本皇室政治象徵的公共造產,轉變為祝賀蔣介石的中正堂,如今看來實在很諷刺。
或許馬屁有用吧!一年後(1958年),謝貫一發起興建1884~1885年清法戰爭戰死清兵的民族英雄墓紀念碑落成時,竟能一口氣請得動蔣介石總統、陳誠副總統、行政院長俞鴻鈞三人在紀念碑落款題字,他自己也寫了一篇墓誌。(按民族英雄墓紀念碑,因拓寬建高架道路,已暫移除)
謝貫一任內興建基隆中正公園之初,主要是美化整理,範圍以忠烈祠至今之主普壇間山坡地。在此之前,主普壇只有小徑可通,日本人以此地可觀賞基隆港,取名為觀瀾山,台灣人則叫獅頭山,壽山路開通,交通因而便利。
接著,沿壽山路半山腰,新建基隆市議會及紫薇山莊之外,中正公園其實沒有像運動場、遊樂場等普遍見於日治時期都市公園的公共設施,謝貫一一度規劃在獅頭山建鄭成功像,但因鄭成功像是否要留鬍子以及衣著形式,引發爭論而作罷。
因此,忠烈祠成了中正公園遊客最多地方,像1953年胡適參訪公園後,於忠烈祠手植一棵波羅密樹留念,連帶也使得現在位於信二路、公有停車場(原為日治時期的基隆郡役所)對面的舊神社表參道起點,便成為公園的入口,並於70年代忠烈祠整修時,將原神社鳥居改建為中正公園牌樓。
地標
觀音像前俯瞰港市
至於落成於1958年的紫薇山莊,原做為市長招待所,取名紫薇,乃其為基隆市花,其後才改為市長官邸,目前轉為基隆市史蹟資料館,入口處還保留謝貫一的石刻題字。
60年代後,中正公園有了新的轉變,其中最大轉變是主普壇及大佛禪寺的興建。
大佛禪寺原本為私人佛教講堂,1966年基隆市政府同意於中正公園山頂設立新寺。這地方在謝貫一開闢中正公園時,命名為壽山,為公園最高處,也是傳統中正公園最北界。
大佛禪寺於1969年落成,由印順導師主持揭幕儀式,其最有名的地標是一尊高22.5公尺的觀世音菩薩像,由此眺望基隆港市,一覽無遺,於是很快的成了著名景點,近來市政府於大佛禪寺旁新建中正公園遊客中心,期望帶動公園觀光人潮。
緊接著,位於獅頭山頂的主普壇於1974年啟用後,中正公園又新添一景點。
主普壇原設於高砂町內,專供中元普渡祭拜,每年搭建地點未必相同,地方人士遂申請於獅頭山山頂興建永久性祭壇。
主普壇啟用後,每年農曆7月12日的開燈放彩是基隆盛事,到了中元節當天,大大小小的祭拜物品,從主普壇一路擺設到下方的籃球場,場面甚為壯觀,這是基隆最熱鬧的民俗活動,也大為提高中正公園知名度。
謝貫一開闢中正公園,統合了日治時期私人庭園與公園預定計畫,為日後中正公園發展奠基,這也是「中正公園」名稱始終未改的緣故,但也因為如此,中正公園的蔣介石塑像因此得以保留下來,為過去的黨國文化做見證,就如現在基隆忠烈祠,仍然矗立著50年代安置的蔣介石半身塑像,塑像下半部石柱刻著「永懷領袖」四個大字,與忠烈祠屋頂正中央的國民黨黨徽,互相對望,彼此回憶過去歲月般。
更多內容請訂閱玉山週報
http://www.formosamedia.com.tw
友情推薦:呂秀蓮部落格
http://annettelu.pixnet.net/bl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