夢中的事物,如何向自己展現真正本質?傾訴生命裡忽略或逃避的點滴?也許可以藉由連綿不絕的凝視與聆聽,令當下的生活與過往的記憶逐漸地互相映照與湧現,要放上一個怎樣的名字,都可以。
透過夢,開啟與自己溝通窗口
關於夢,彷彿正如世間所有的美,不容僭越,不可讓渡。夢想成真對自身而言是美的,但對其他人來說卻並非如此,若是能與別人的夢連結起來,故事又會怎樣發展呢?吳彥祖正是因為這一個引子,全身投入電影《如夢》之內,除了擔任男主角外,更增加了監製的身份。「最初聽到導演羅卓瑤和監製方令正說出這個故事,自己已經十分著迷,故事內男女主角都憑藉在夢中尋找所想,反而在現實世界中漸漸迷失,但事實上所謂夢境,往往是跟現實世界有著極大的關連,人物和故事發展有著很大的空間。但由於是充滿實驗性的電影,所以找投資者就相對比較困難,於是我希望自己的影響力可以令事情進展得比較順利,能夠做的就做吧!說是監製,其實我真的只是在學習,以往執導《四大天王》令我對幕後多了一點點經驗,這次卻是多在策劃及商討上去努力,當然一點也不容易啊!哈哈!但對我來說,又學懂了多一點東西了,所以也十分值得呢!對監製來說,二加二並不是等於四,其實在這電影想表達也不只是一個簡單的愛情故事,我和女主角袁泉的角色都是在尋找著。」
在訪問前已看過試片的我,看到吳彥祖飾演的 MAX 在夢中變得形象時尚,性格也樂天健談,相反在現實中的他卻失去一切動力,談到相近的經驗,吳彥祖輕輕揚起眉毛:「相信每個人或多或少也有這些逃避現實的經驗,遇上不開心的事,一些不能即時接受的打擊,很正常會選擇逃避不去面對,表面上好像能夠如常生活,但那些被埋藏在心裡的問題其實正靜靜徘徊著,會在你毫無防備之下湧上心頭,給你很大的衝擊。例如當年我和 Maggie Q 分手,有段時間是很不開心,我曾經在睡醒的時候,才發現自己哭過!這種沉重的感覺一直跟隨著我,全因為我不肯去面對,不想跟任何人接觸,後來發現這樣不是辦法,決心振作走出陰鬱的局面,主動去面對以往逃避的問題核心,發現要放下一件事情,其實並非想像中困難,所謂日有所思,夜有所夢是真的,夢境完全可以映現自己現實上的喜惡和慾望。還記得當時有朋友提議我去看心理醫生,這也許是一個方法,但我覺得其實自己心裡是知道如何處理的,心理醫生都是令你把問題抽出來面對,而這些事情都會浮現在自己的夢裡。」
讓美好的事情發生
在《如夢》中吳彥祖飾演的網絡程式設計師,因為背負著幽暗的回憶,本來已存在的都市人自我保護意識,來得更是變本加厲,吳彥祖表示演出時也令他精神狀態頗為疲累,那種分裂的狀態,就像一人分飾兩角一樣,很多時也令他混亂起來。
「其實我自己的性格並非這樣,作為演員、藝人,我明白生活上一舉一動定會受到注意,但有很多時候過了界線,問題就會出現,彼此的立場起了變化,就不能和諧去相處了,始終作為一個演員,保持一定的神秘感是有利於飾演不同角色,但相對地,我也不能過分收藏自己,否則就不能了解現今社會的氛圍,不能了解現在的人有著什麼行為和說話模式了,一切收放其實是一門學問吧。」
《如夢》滿有戀母情結的氣味,現實中母親對吳彥祖又有多少影響?吳彥祖伸手輕輕撥動剛剪好的一頭烏黑短髮,輕輕點頭表示同意:「這種尋求自我的方法,也許真的帶有一點戀母的情意結,但放大來看,其實都是有關安全感,誰不留戀留在母親肚裡懷內那種溫馨感?我自己跟媽媽的關係是很親密的,她對我的影響亦很深。記得她在我十七歲的一年,證實患了心臟病而整整一個月住院,令我和家人非常擔心,而她的病情反反覆覆,結果過了八年之後才決定開刀根治問題,她動手術那天我正在香港工作,到我回到美國去醫院探望她時,她已經順利完成手術清醒地在房間休息,我看沒有大礙就放下心頭大石,亦立即起程趕回香港繼續工作。但就在自己跟媽媽說『拜拜』的時候,我的情緒完全失控,眼淚不受控地狂流,除了內疚著為何不能留在這裡陪她之外,這些眼淚也包含了我十八歲以來擔心她至今所承受的情感,現在看到她安然無事,我的心頭放鬆,那些舒暢的眼淚就如泉湧至,這是我至今跟她十分難忘的體驗,也令我明白,追尋夢想的同時,凡事也都必須珍惜,而對於自己喜歡和所愛的,也不要猶豫表白,有這樣的態度,美好的事情其實不難發生。」
【完整內容請見《men's uno男人誌》129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