長久以來,大家都稱稻子為「水稻」,把種稻的田稱為「水田」,但為何種稻需要「淹水」?為何稻子是唯一可淹水的穀類作物?似乎少有人深究。對農民而言,取得水源才能為水稻淹水,理應很麻煩,但農民似乎又樂於種稻。這其中,的確暗藏着我們老祖先一項重要的發現與智慧的發揮,也是東方國家走向農業社會,可以養得起眾多人口,形成經濟、政治、文化發展的一項重要契機。
大約四十億年前,地球上的氣體絕大部分是二氧化碳(占百分之九十八),只有極少量的氮(只占百分之一.九),完全無氧。但在地球演化的過程中,氧氣及氮氣逐漸增加,而二氧化碳減少,形成今日二氧化碳、氮氣、氧氣的比例為〇.〇三:七十九:二十一的情況。如今,所有高等生物及許多微生物都必須吸收氧氣,來氧化碳水化合物產生能量。不過,氧氣在水中的溶解度極低,濃度只有空氣中的三十三分之一,因此,生活在水中的生物,必須具備一套有效吸收氧氣的能力。
水稻耐淹 競爭力強
絕大部分的植物在水中都無法生長,因為在半淹水的情況下,根部無法獲得足夠的氧氣;而在全淹水的情況下,葉片也因無法得到到足夠的二氧化碳及光線,使光合作用製造糖的能力降低,在氧及糖雙重缺乏的情況下加速死亡。
水稻很特殊,它是唯一種子可以在水中發芽及植株耐淹水的主要農作物。尤其全球前三大主要作物水稻、玉米、小麥,無不具有表兄弟姊妹的關係,血緣相近,卻只有水稻耐淹水。我們的祖先在幾千年前就發現野生水稻可在水中生長而獨占地盤,很少其他植物可與之競爭,而水稻又可長出穀粒當食物,因此聰明的祖先利用淹水的方式種植水稻,可以有效防除雜草。經過幾千年來的經驗與育種,目前全球有百分之八十的水稻田,都是以灌溉的方式種植,養活了全球近一半的人口。
其實水稻不怎麼喜歡淹水,因為根部泡在水裏還是有缺氧的問題,發育會受到影響,進而降低肥料養分的吸收。農民在種植水稻的過程中,有多次的灌水及排水(曬田),其中兩個關鍵時期是水稻開花及幼穗開始發育之前一定要曬田,讓根部有足夠的氧氣,才能生長良好,有效吸收肥料,增進開花數目,以及讓種子開始發育,如此才可得到最多的飽滿穀粒,達到最高產量。
我小時候看祖父母很辛苦,常在半夜去水稻田灌水或排水;因為農田在一起,有水大家必須輪流共享,經常輪到半夜才能引水,當時不懂為什麼,現在終於理解。由於水稻耐淹水,農民就利用淹水的方式,杜絕大部分不耐淹水的雜草,以免與水稻競爭養分、空間與陽光,也省卻不少除雜草的工夫。所以重複灌水、排水這種種植水稻的方式,是一個作物生長與雜草防治取得平衡點,得以獲得最高產量的方法。
破解謎團基因:CIPK15
水稻為何耐淹水?是一個長期以來極為引人注目,且一再被研究的重要課題。 我的研究清楚呈現「蛋白激酶」(CIPK15)為調控水稻耐淹水的上游關鍵基因, 一旦發現水稻缺氧,就會透過連串訊息傳遞與分子機制,啟動糖醱酵產生能量,使種子有足夠碳水化合物、與能量,在水中發芽。待小苗快速生長至水面,吸收更多氧氣及進行光合作用後,再將氧氣送至根部,而使植株得以在半淹水的稻田中生長。其他穀類作物及絕大部分雜草則無此能力。
台灣的糧食自足率約百分之三十,大概是全球非城市國家中,自足率最低的國家。此外,隨著全球人口急速增加,糧食增產難以跟上,水稻的研發及增產,是一項非常重要的課題。目前,新式的種植方法「水稻直播」是所有主要水稻種植國家(歐、美、日、韓、中國、東南亞)開始採用的方式,亦即利用水稻種子可在水中發芽的特性,直接將種子播入淹水的稻田土壤中發芽生長,不必經過耗費人工的插秧過程,在水稻快速生長占有地盤之後,即不再需淹太多的水,不但節省用水,也減少土壤中微生物因淹水、進行無氧呼吸而產生大量的溫室氣體甲烷(其溫室氣體效應,是二氧化碳的二十二倍)及二氧化碳的情況,達到保護環境的目的。
【完整內容請見《讀者文摘》6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