百貨公司周年慶大拍賣,服飾全面下殺3折;大賣場全面降價,還滿千送百;走到菜市場,老闆抓著你說青菜3把只要25元……,這年頭走到哪兒,好像都在「折扣」,老百姓以為自己占了便宜,實際上,物價上漲的幅度,遠比你表面上看到的還要高。
物價蠢動要有心理準備
根據主計處最新公布的數據顯示,5月份消費者物價總指數(CPI)為104.95 ,較4月跌0.14%,較去年同月漲0.74%,1到5月平均較去(2009)年同期漲1.19%(圖1)。此外,5月份躉售物價總指數(WPI)為108.88,較4月漲0.32%,較去年同月漲9.41%,1到5月平均較去年同期漲7.65%。
未來兩個月 物價會大漲
再以個別細項來看,5月與4月相較(圖2),食物類漲幅較大,特別是菠菜漲幅高達2成,若是跟去年同期相比(圖3),漲幅較顯著的依然是食物類,另外,液態瓦斯漲了26.31%,小吃攤經營成本增加不少,卻又不敢反映在售價上,只能怨歎利潤愈來愈薄。以累計1到5月來看(圖4),跟去年同期相較上漲項目最顯目首推汽油瓦斯類,以95無鉛汽油而言,今年前5月漲了24.42%,讓滿街跑的運匠大哥在無法轉嫁情況下,恐怕得多跑幾趟,才能維持相同的收入。
5月份的消費者物價指數為104.95,較上個月跌0.17%,跟去年同月相比則微幅上漲0.74%;反觀代表大宗物資的躉售物價指數,又比上個月上漲了0.32%,較去年同月更上漲了9.41%。
政大金融系教授殷乃平解釋,消費者物價指數比上月稍跌的主要因素有兩個,第一為季節性因素,適逢夏季水果旺季,致使蔬果價格較為穩定;第二為結構性因素,由於台灣勞務工資沒有明顯上漲,這兩種因素稍稍壓低消費者物價指數。「但其實台灣在未來幾個月還是面臨物價上漲的壓力,因為國際油價不斷上漲,代表運輸成本增加,將會反映在產品上,這部分已經反映在這幾個月的躉售物價指數上。」
除非國際油價回跌,或者大宗物資價格回穩,才有可能使得躉售物價指數回穩,然而,世界上主要強權國家都在搶資源,專家嘆回跌的可能性很小,「大家要有經濟緊縮的心理準備。」
然而,對照總統馬英九以及國際貨幣基金(IMF)的預測,今(2010)年台灣的經濟成長率將達到6.5%,成為亞洲四小龍之冠,官員及國際權威機構唱旺台灣,為什麼一般小老百姓卻不斷唱衰台灣?「因為我們感覺不到經濟成長啊!上班時間愈來愈長,薪水卻沒有跟著漲,想買的東西也愈來愈貴,經濟壓力這麼大,怎麼高興得起來?」工作10年、薪水仍停留在每月3萬元的郭小姐說。
的確這幾十年來物價每年都在上漲,走到麵包店,店內公告「因原物料上漲,本店為反映成本,從本周起將調整價格」;想買嬰兒奶粉,一罐900公克的奶粉從760元上漲到近千元,換句話說,我們吃的、穿的、喝的、用的,價格往往只會漲不會跌,即使原物料價格回跌,也不見廠商主動將售價調整回來。
足以印證經濟學上的「物價向下的僵硬性」理論,換句話說,物價的掌控權不是在消費者身上,而是在賣的人身上,當進貨成本上升,售價調漲倒也情有可原,然而,當成本上漲的壓力沒有那麼大時,卻不見老闆主動降價,最後吃虧的還是消費者。
逾五成上班族 入不敷出
令人痛苦的不只物價不斷上漲,還有漲不上去的薪水,這代表收入沒有增加,支出卻變多了,一般老百姓的痛苦指數當然跟著上升。 以官方的數據來看,1至2月平均薪資為60442元,較去同期增加10.62%,經常性薪資為35912元,亦增2.64%。不過,這主要是因為去年正值金融海嘯,比較基期較低,再加上今年景氣明顯好轉,公司發的績效獎金及年終獎金較多,故拉高平均薪資。其實多數的上班族不但沒有加薪,反而因為工時變長,在總收入不變的情況下等同於變相減薪……
※理財周刊511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獨家選股法 找出賺錢好股票3個月賺3倍
◎封面故事:航空、旅行業利多頻傳 旺季更旺
◎封面故事:新遊戲機加持 旺宏股價受期待
◎產業追蹤:聯發科布局3G 串起零組件生產鏈
◎產業追蹤:聯發科布局3G 串起零組件生產鏈
◎特別企劃:GDP 13.27% VS. CPI 0.74% 數據兩極化 物價醞釀漲
◎特別企劃:薪水漲不動 省錢靠自己
◎本周關鍵強股:iPhone 4G供應鏈、中概內需通路 本周強股
【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511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