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出社會,要先有一個觀念:我們只是整個大環境中小小的一員,不是環境要為你改變,而是你要試著去適應環境,配合環境去成長。
當初我進入職場時,我一直有個想法,要先讓自己瞭解所謂的「職場」究竟是什麼。在對職場有一定的瞭解後,且真覺得對這個工作沒有興趣時,才要考慮轉換跑道。
但,這並不表示找工作不該以興趣為考量,只是應該給自己更多一點的選擇空間。比如說,可以找出幾家想嘗試的目標,就像填志願表一樣,有第一、第二志願,沒有第一沒關係,我還可以選擇第二,但最重要的是,一定要先認識「職場」。
職場是什麼?專業是職場的必修課,但除此之外,還包括了很多其他的要素,其中最重要的就是人際關係。尤其是對新人來說,「周遭的人都樂意幫你」和「周遭的人都不想理你」,將是起步是否順利的重要關鍵。
打好人際關係、克服倦怠
當初我在第一份工作上,就碰到人際關係的問題。那時我剛進去還是菜鳥,與大家也不熟悉,我只知道自己會做麵包,其他什麼都不懂,結果,當時只要發生東西弄壞,或器材沒有洗乾淨時,大家就會指著我說:「都是吳寶春啦!都是他!」
一開始我覺得很委屈,不懂這些人為什麼要把責任完全推到我身上,但後來我明白了,因為我從來沒有好好的和他們溝通過,雖然只是洗器材,可是我沒請教過他們怎麼清洗,只自顧自的處理,發生問題時,他們就會覺得是我造成的,因為在一群老手之中,我這個菜鳥是唯一不知道正確清洗步驟的人。
之後,我不論什麼事都會先向每個人請教,漸漸的,他們不會再一味的責怪我,因為他們知道我會做這些事,而且我有心把這些事情做好。
除了人際關係,還有一個問題就是「倦怠」,剛出社會遇到的最大問題就是會懷疑自己,即便你在一個工作待了三個月、半年,這個問題也會不時發生,你總會不斷地懷疑:「這真的是我要的嗎?」
遇到這種情況時,你要冷靜下來重新思考:到底在這個地方、這個行業中,要學到的是什麼?譬如技術、經驗,把自己的目標具體的想清楚,你才會克服小問題,才能脫離倦怠與瓶頸。除此之外,設立目標還可以讓你循序漸進,先設立小目標,接著是中目標、大目標,不要好高騖遠,一步一步達成難度不同的目標,反而能不斷增添信心,也能讓你有繼續走下去的動力。
我自己就是這樣走過來的,大概在進入職場半年左右,產生了倦怠感,但幸運的是我很快就把自己的目標想清楚,知道這裡可以讓我成長,於是我留了下來。而帶我進這個行業的朋友,只做了一個月就離開了...
《今周刊》704期更多精采文章
◎特別企畫:成功人士給社會新鮮人的祝福/吳寶春:適時展現專業就能贏得尊重
◎特別企畫:蜜雪兒.歐巴馬:惟有耗費心力完成的事才有意義/跨國界服務 練就自力更生本事
◎封面故事:《今周刊》退休理財、生活規畫大調查/熟齡單身 做對五件事 從容面對單身退休生活
◎話題人物:墨西哥灣漏油造成全球財務災難/英國石油執行長唐熙華 一堂三兆元的教訓
◎企業最前線:民國100年長期照護險即將上路/搶食照護大餅 能整合才會勝出
◎焦點新聞:台灣投資銀行教父一通電話敲定五億元私募/宋學仁首次買台灣 相中京城銀行
◎兩岸風雲:著眼品牌與技術 文化融合是問題/中資第一季大買30家日本企業
◎高科技:帕米沙諾帶領公司每股大賺10美元/IBM執行長讓城市跟著大象跳舞
◎名人沙龍:「蘇州女兒」打拚贏得尊重 皈依佛教追求單純/劉嘉玲勇於追求也懂得放下
◎彭博商業周刊:有遠見的預言家?習慣唱衰的烏鴉嘴?/空頭專家仍在大喊「熊來了」
【本文未完,更多內容請見《今周刊》703期;訂閱今周刊電子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