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鬆開腦中的結

撰文/英塞爾(Thomas R. Insel)翻譯/涂可欣    

重點提要



■許多精神疾病並沒有明顯的腦部損傷,長久以來,人們認為這些病症完全源自心理問題。



■神經造影研究發現,許多精神病患的大腦認知處理神經線路活動異常,讓科學家首次觀察到生理異常造成的心理症狀。



■了解精神疾病的生物基礎,將能釐清線路失常的原因,提供客觀的診斷方法,並發展精確的治療方式。





在醫學大多數的領域中,醫生慣例都是先找出病人生病的原因,再謀思根治的方法。然而過去在面對精神或行為疾病時,由於無法偵測到具體的原因,醫生只能將疾病歸咎於「精神不正常」,然後給予「心理治療」。但是以現代生物學為基礎的神經科學和基因組學研究,目前正逐步取代將近100年來的純心理理論,並且衍生出治療精神疾病的新方法。





許多以往劃分為精神疾病的病症,現在都證明有生理成因。舉例來說,自閉症是神經元之間連結異常造成,而異常的原因往往是遺傳突變;精神分裂症如今視為腦部發育疾病,治療方法也隨之改變。然而大眾、甚至臨床醫師在面對抑鬱症、強迫症(OCD)、創傷後壓力失調(PTSD)等精神疾病時,仍無法接受它們可能是腦的生理疾病。





相較於其他醫學領域,我們對這類精神疾病的了解落後許多,主要是因為它們不像典型的神經疾病(例如帕金森氏症或中風),可以看得見損傷。精神疾病患者在腦部不會有明顯的病變,不易察覺到具體的原因。不過利用最新的造影技術來探討大腦運作,科學家發現,即使有些腦區偵測不到細胞減少,但腦區內的活動或腦區間的傳訊的確有異常的現象。





神經造影技術打開了大腦的黑盒子,讓我們首次能夠以腦區間連結失常,或是應該同步活化的腦區彼此不協調的觀點,來探究精神疾病。大腦各個區域在執行心智功能時合作的方式,就像電子線路一般。而最新研究顯示,許多精神疾病可能就是線路故障造成的。





科學家現在仍在繪製每一種疾病的大腦「線路圖」,但是這個新觀點已經為精神病學界造帶來了強烈衝擊,它有助於開拓經驗診斷的道路,提供疾病成因的線索,從而發展更有效的治療方法。





過度活躍的大腦迴路



要清楚我們對精神疾病的認識有何長足進展,抑鬱症或許是最好的範例。抑鬱症影響了16%的美國人,可能導致患者失去工作、藥物濫用和自殺,它的正式診斷名稱為重度抑鬱障礙(major depressive disorder),是已開發國家最普遍的疾病之一,也是造成15~44歲年齡層身心障礙的主因。症狀除了心理上的無助和無望感外,還包括各種生理症候,例如沒胃口、睡眠失調、便秘和疲憊(有時混雜了焦慮情緒)。抑鬱症會影響免疫系統和多種激素的分泌,增加罹患心血管疾病的風險。雖然抑鬱症對人體影響廣泛,但基本上仍屬腦疾病,而且有充份的證據顯示,位於大腦前額葉皮質(prefrontal cortex, PFC)的25區,是抑鬱症線路系統中的樞紐。





25區的名稱源自1909年德國神經學家布洛德曼(Korbinian Brodmann)建立的人腦圖譜,他將大腦皮質劃分成52個區域。而這個位於大腦前方中線深處的25區,過去100年來一直未受重視,但近10年的研究顯示它與抑鬱症有關,引來了臨床神經科學家的許多關注。舉例來說,美國艾茉利大學的梅伯格(Helen Mayberg)和同事指出,抑鬱症患者的25區過度活躍,患者如果以藥物控制或心理療法改善症狀後,該區域的活動會隨之減緩。





其他線索也指出25區在抑鬱症中扮演重要角色。這個區域富含血清張力素轉運蛋白(serotonin transporter),血清張力素屬於神經傳遞物,其轉運蛋白則會影響神經細胞能夠接收到的神經傳遞物濃度。一般相信許多抗抑鬱藥物就是作用在血清張力素轉運蛋白,從而促進神經信號傳遞。曾在美國國家精神衛生研究院共事的培薩瓦茲(Lukas Pezawas)、麥爾林登伯格(Andreas Meyer-Lindernberg)等人,研究了100多位沒有憂鬱沮喪者的腦部掃描結果,這些人的血清張力素轉運蛋白有長、短基因型的差異。研究人員發現,短基因型的受試者製造的轉運蛋白較少,使得25區體積變小,一般相信這些人罹患抑鬱症的風險會比較高。此外,短基因型受試者25區的活動也和杏仁體等皮質下構造是分開獨立的。





這些研究結果讓神經科學家相信,抑鬱症其實是神經迴路疾病,是25區活動異常擾亂了與它相連的龐大網絡,而網絡中的構造包括:影響食慾、睡眠和能量使用的下視丘與腦幹,調節焦慮及和情緒有關的杏仁體與腦島,對記憶處理和專注力極為重要的海馬,以及與思考和自信有關的額葉皮質。





大腦不斷整合輸入的感覺訊息和協調反應,是個處理資訊的器官。若是延用電路的比喻,25區就像龐大網絡的總樞紐,可感應並調整腦部關於恐懼、記憶及自信的構造的活動;當25區功能失常,無法協調其他中樞的活性時,就會導致資訊處理的偏頗,扭曲對內、外世界的評估。假如這個觀點是正確的,重新設定25區的活化將可調整下游中心,減輕抑鬱症的症狀。事實上梅伯格證實了以電流刺激25區附近區域可減緩25區的活動,讓那些標準療法束手無策的抑鬱症患者復原。





如果25區會讓大腦陷於異常的迴圈中,那麼治療的目標將類似電腦當機時的「重開機」。相同的原理也可應用到其他精神疾病,特別是強迫症,因為任何人都看得出來強迫症患者陷於不正常的思路和行為週期。





繞不出來的重複動作



在早期,強迫症被視典型神經官能症,是心理衝突造成的,理想的治療方法是心理分析。強迫症患者會因重複侵擾的念頭(執拗)、不斷從事特定的「儀式」(強迫行為)而受傷。有些患者可能覺得骯髒而反覆洗手以至於磨損皮膚;有些患者會有事情沒做完的感覺,在出門前不停檢查爐子、水龍頭或門鎖。強迫症患者通常也都知道他們的想法沒有道理,但卻無法控制執拗的念頭或強迫的行為,嚴重的患者甚至無法自理生活。





強迫症患者經常形容他們的症狀是心理性的「抽動症」。抽動症患者會做出一些不受意識控制的肢體動作。事實上許多強迫症患者除了有執拗的想法,也會表現出抽動症的症狀。許多神經科學家相信,動作的調控牽涉了一連串迴路,這些神經線路連結了大腦皮質和基底核(basal ganglion,肢體動作的啟動和協調中心)等腦區。在運動型抽動症或嚴重的杭丁頓氏症中,患者的非意識動作都顯示了這個線路的異常活躍,而且問題常常出自基底核。神經造影研究發現,強迫症患者基底核附近的迴路也異常活躍,而線路中的構造包括了與決策等複雜心智活動有關的眶額葉皮質(orbitofrontal cortex)、基底核內部的腹側尾狀核(ventral caudate nucleus)和傳遞並整合感覺資訊的視丘(thalamus)。





除了神經造影研究外,其他證據也顯示這個線路過度活躍與強迫症的關聯。大多數強迫症患者以藥物或行為療法改善病情後,眶額葉皮質的活動會隨之減緩。那些對藥物或行為療法沒有反應的病患,若切斷聯繫尾狀核和眶額葉皮質的軸突(神經纖維),或抑制該線路的電活動,也可減輕嚴重的症狀。這種改變大腦線路所產生的明確效應,是支持線路失常導致精神疾病症狀的有力證據。





【完整內容請見《科學人》2010年第100期6月號】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17198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史上最優惠訂閱活動!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科學人雜誌一年12期新訂 (此方案07/26止)已收到款項為 0 2400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科學人雜誌一年12期續訂(請提供續訂編號) (此方案07/26止)已收到款項為準 0 240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