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我念高職的時候,爸爸終於同意和媽媽離婚,但是開出這樣一個條件,他所欠下的巨額負債,要完全丟給媽媽承擔。這一天,我發誓自己一定要有錢。」
說話的人是鼎王麻辣鍋總經理陳世明,從夜市擺攤起家,如今他的連鎖火鍋事業一年營收超過六億元,陳世明也因此擁有了億元身價。
根據《今周刊》在今年五月進行的「國人夢想大調查」發現,「成為億萬富翁」高居國人十大夢想第一名。對於一般市井小民來說,這是一個「偉大卻困難」的夢想,但是,許多像陳世明一般,靠著雙手打造億萬人生的案例也都在在說明,雖然困難,但「上億身價」絕對不是一個無法達成的虛無夢想。
要讓億萬人生的夢想成真,首先,是要抽離「夢想」的層次。在《有錢人想的和你不一樣》一書中,作者提出了這樣的一個問題:「你願不願意用自己的生命作賭注,賭你在十年後會變成有錢人?」這樣一道極端的問題,用來測驗你是不是有極端的致富動機,或者只是日常生活百感無奈之餘的夢想而已。
第一個必修學分:強大的動機/鼎王陳世明 成就六億元年營收
強大的動機,是億萬人生的第一個必修學分。就像陳世明一樣,他知道自己必須創造財富,否則,人生恐怕在還未踏出社會之前就已決定。
老家在高雄的陳世明,自國中時期,受到父親長年酗酒影響,讓家中排行老大的他,從小就背負著照顧母親與年幼弟弟的使命感,也曾經過著寄人籬下,吃不飽、穿不暖的苦日子,即使就讀高英工商機械製圖科時,父母已離異,但家中的巨額債務,仍得靠他半工半讀來清償。
「我高一時就在小餐館打工,高二就成為熱炒助手,高三幾乎就可以獨當一面了。」陳世明笑著回憶道,他學會的第一道菜,就是媽媽愛吃的麻婆豆腐,也正因為做菜做出了興趣,讓他在當兵前,就找到了擺脫貧窮的著力點:「我決定要靠開餐廳來賺大錢!」
二十一歲退伍後,陳世明選擇了在川菜館工作,而為了在分批還債的同時,也能存到創業基金,他每月都會固定存下二千一百元做定存,好不容易在二十五歲那年存到了三十萬元,「這筆錢,勉強足以到夜市創業,當時我的店名,就是鼎王。」
「既然叫作鼎王,火鍋之王,要做就要做到心目中的第一名!」陳世明說,「一開始我在夜市賣川菜與火鍋,生意並不怎麼好,後來我觀察火鍋0的接受度挺高,吃辣的人又多,於是決定研發麻辣鍋。」
一九九七年,在夜市打拚已小有成績的陳世明,在台中市精誠路商圈開了自己的第一家餐廳,花了八百五十萬元進行裝潢,從餐具、裝潢到用餐環境,除了力求精緻高檔,有廚師底子的陳世明,也親自研發獨門湯頭。
開業初期,「有辣勁但不死鹹」的口感很快地讓鼎王打開知名度,且在強大「致富動機」的驅使之下,陳世明的腦袋隨時都在思考更上一層樓的方法,就連生產丸子的機器,都經過他的改良大幅提升效率。
「甚至,有時候我睡覺睡到一半,如果忽然有靈感,我也會爬起來做筆記。」如果說,強大的動機是陳世明的致富起點,那麼,在自己的領域中「隨時思考更上一層樓」,就是他億萬元人生的第二個學分。
第二個必修學分:永遠不滿足/會計師呂旭明 事業橫跨太平洋
在《億萬富翁人生的七個黃金學分》一書中,作者透過巧妙的對比,說明了富人腦袋裡「永不知足」的思考邏輯:當別人說Good,富人腦袋裡會想「Good是Great的敵人!」當別人對你說「做得很好」,富人腦袋裡跳出來的是「再多3mm(毫米)就是卓越!」
對於安致勤資會計師事務所所長呂旭明來說,原本能在四大會計師事務所之一的致遠(現為安永)擔任合夥人,在旁人眼中已經是「Good」,但「再多一些就是卓越」的心態,讓他以開創性的作法,抓到了比一般會計師更多的賺錢機會,也創造了自己的億萬人生。
靠著租稅規畫的專業,兩年前脫離四大事務所,自己出來創業的呂旭明,辦公室遍布台北、北京、上海、洛杉磯等地;而在金融海嘯之際,他乘機在這些城市購入不少辦公樓層,更讓人難以想像的是,這位事業橫跨太平洋兩岸的知名會計師,小時候其實只是個不愛念書的鄉下孩子。
「那時候家裡小孩多,收入又不高,父母根本沒有時間管你的功課。」出身嘉義農家的呂旭明,是家中排行最小的弟弟。「我們家種過小玉西瓜、青菜,往往颱風一來就全部都沒了。」
直到上了高中,呂旭明才突然開竅,開始認真念書。「其實很多人都不曉得,我高中念的是商專,」專科二年級時,呂旭明因為一筆意外獲得的獎學金,讓他開始把心思放到會計專業上,專科畢業後,他利用入伍當兵的兩年時間專心準備,退伍後考進國稅局工作。
剛進入國稅局時,呂旭明也只是個普通的查稅員;但隨著工作經驗累積,他發現個人稅務是一塊值得開發的處女地。「我發現,同樣是避稅,企業可以有很多花招,但個人避稅的難度就相對高出許多。」
從這個時候,他開始鑽研個人稅務領域,在進入致遠會計師事務所後,甚至還開創了四大事務所中唯一的個人租稅規畫部門。然而,當年會計師事務所還是以審計簽證為主要業務,他坦承,部門剛成立時,手底下沒錢又沒人,還得自己出門找生意;但他腦筋也動得很快,一下子就找到利基市場。
一次在南山人壽的演講機會中,他發現許多購買保險的有錢人,目的都是要節稅,於是開始跟保險業務員合作,藉由演講來擴大客戶群,短短五年內,他帶領的個人稅務部門,一年的業績從一五○○萬元暴增到一.五億元,在審計業務停滯成長時,反而成為致遠獲利的金雞母。
但在事業達到最高峰時,他選擇離開大事務所,另起爐灶,成為小型事務所負責人。雖然沒有大品牌的加持,但呂旭明「多想一點、多做一點」的富人基因,卻也得到更寬廣的發揮空間。
九五年,他考取中國註冊會計師執照,二○○三年起也取得執業資格,這讓他早一步抓到台商需求,為他的業務推廣增添不少優勢。談到未來,呂旭明滿腦子想的還是新業務、新市場。「只要兩岸往來更緊密,台商回流更多,這塊(租稅規畫)的未來絕對比現在更好!」
「多想一點、多做一點」,讓呂旭明找到自己的利基市場。而對於一般上班族或業務人員來說,或許沒有太高深的專業背景,但「多做一點」同樣也能帶來創富效果...
《今周刊》706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億萬富翁全方位致富三部曲/一億人生庶民學堂
◎封面故事:賣菜達人 抓住客戶貪小便宜的心態犧牲利潤 反使主顧變金庫/從賣菜小販到億元身價的高麗菜王
◎特別企畫:成功父母給小孩的私房暑假作業
◎特別企畫:打工篇》《媽媽是最初的老師》作者蔡穎卿:/家事教育是孩子的職場先修班
◎特別企畫:ECFA開大門 帶來股價翻倍動能/登陸!金融股迎向黃金10年
◎話題人物:花旗集團新任「鐵血總教頭」/管國霖:「做第一,是給自己定下的最低標準」
◎征服股海:短線避開升息受害股、景氣疑慮科技股/長多格局不變 台股第四季戰新高
◎焦點新聞:一場聚集全球富豪、身價1500億美元的神祕晚宴/巴菲特動員全球富豪的「陰謀」
◎彭博商業周刊:手機上網購物蔚為風潮/eBay躍升為行動商務領導者
◎風尚:北京故宮家具展首度登場/當西方洛可可家具遇上中國紫禁城
【本文未完,更多內容請見《今周刊》706期;訂閱今周刊電子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