養成好習慣 拒當慣寶寶
實戰篇-遊戲玩出好教養-Just have fun
所謂的「教養」就是教授孩子生活知識和養育幼兒成長的意思;而「禮」是中國人的傳統美德之一,培養的過程就是靠所謂的「家教」,即家庭管教。從小建立起好教養的孩子,因為本身散發出來的氣質莊重、行為得體,未來融入社會團體的過程也會較為順利。而今日社會型態改變,大家庭多轉為小家庭,部分雙薪家庭也因為家長普遍忙碌,沒時間陪伴孩子,許多應該及時機會教育的小細節也因此被忽略。但其實此刻的孩子學習能力和吸收能力驚人,且年齡越小的孩子可塑性越大,若家長趁機灌輸孩子得體的應對禮節,讓他們將之內化成生活中的習慣,未來就不必擔心他們成為今日輿論新定義的「慣寶寶」了。
WHAT IS慣寶寶?
因有竹科企業直批時下年輕人都是從小被慣壞的「慣寶寶」,對於工作只希望「錢多、事少、離家近」,經過媒體報導之後,「慣寶寶」這新興名詞也開始被大眾使用。
心理出版社董事長洪有義針對今昔幼兒的表現差異分析認為,孩子之所以有教養與他懂不懂何謂道德是非觀念有關,心中懷抱道德感的孩子知道什麼事情可以做、什麼事情不能做,但父母灌輸概念的方式並非採用述說道理等僵硬的做法,想要聰明對付3歲以下的孩子,其實,玩場遊戲就能輕鬆搞定!
從前農業社會的家庭結構以三代以上同堂的大家庭為主,讓孩子不單止與父母互動,這樣的家庭結構中也間接教育了孩子敬老尊賢的道理,說話態度必須恭敬有禮,肢體動作謹記需莊重不隨便。過去的父母沒有節育觀念,所以一家孩子比一家多,有了兄弟姐妹的陪伴,也等於有了相互比較的競爭者、放學後一起玩耍的同伴以及切磋課業的家教…等。弟弟一搗蛋,哥哥的拳頭就緊接著落下來;姊姊想做壞事,妹妹就在背後向父母偷告狀;這題數學不會解,便會抱著作業本追著問兄姐;有人欺負家庭成員,其他兄弟姐妹會馬上二話不說、一字排開保護自己的家人。由此可見正面的手足互動特質包括:照顧、親近、喜愛、合作和團結等;而負面的互動特質則有:權威、競爭及爭吵等。
手足互動是孩子第一次與其他孩童相處的社會經驗,儘管手足之間有聯盟或競爭的現象,但這卻是個體獲得個人價值的方式,也是人格的展現,每次手足互動都提供了人格發展修正和增強的機會。
洪有義教授回憶起小時候居住在務農的鄉村,與鄰居的關係相當緊密,見到長輩無不問好寒喧,「如果不乖被鄰居阿伯打,自己的父母親還會上門對鄰居說:『謝謝你教訓我們家小孩』,那時候就像一整個村莊在幫你管小孩一樣」,由此可見,昔日孩童的成長過程中所遇到的社會經驗,遠比今日同齡的都市孩子來得豐富許多,且村莊所形成的輿論也被直接或間接的建構出孩子的道德是非觀念。
每回逢年過節,他的母親也會準備些禮品讓孩子帶給街坊鄰居,「拿去給隔壁的張媽媽、李太太」,這些看似平凡的舉動,事實上已經製造了讓孩子獨立面對外人的機會,訓練他們與社會溝通連結的方式,而過去左鄰右舍的古道熱腸也與今日冷漠的人際交流相差甚遠。
所以當家中兩歲四個月大的小孫女糖糖將被全職母親安排進保母班就讀時,洪教授十分贊成媳婦的決定,由於糖糖沒有其他手足,他認為讓孫女與其他孩子互動、遊戲,能成為目前少子化現象中的折衷辦法,但他特別強調,此時不要強迫孩子學習提筆寫字甚至閱讀等,畢竟孩子的手部肌肉尚未發育完全,「就讓他們玩吧!要學,就從遊戲裡面學!」
好教養第1招 身教重於言教
孩子對父母親的具體動作比言語更有反應,倘若以身作則的家長在日常生活中習慣將「請、謝謝、對不起」掛在嘴上,即便是面對身邊的伴侶仍不例外,因為家長之間的修養、禮儀就是小孩最佳的標準模範,那麼孩子在耳濡目染之下就會開始學習模仿。
全國家長團體聯盟理事長謝國清先生也表示贊同,以乘坐住家大樓的電梯為例,他與妻子兩人每回見到鄰居都會出聲問候,所以現在即便是一雙兒女在電梯裡上一秒還吵架不開心,下一刻見到鄰居仍然不忘打招呼,還常被誇讚相當懂事有禮貌,「如果你要求孩子做,自己卻不實踐,他們反而會回過頭『嗆』你呢!」,只要從小養成習慣,就能逐漸內化為生活中的一部份,培養出良好的禮儀規範。
幼教老師陳美樺另指出,孩子日後的價值觀偏差,與父母今日的過度寵溺息息相關,她舉例,曾有家境較富裕的孩子在點心時間把他人的甜甜圈強占己有,雖然老師一再詢問甜甜圈是否為孩子所有,孩子都肯定的承認,甜甜圈的小主人則不敢出聲。直到小霸王咬了一口,小主人才淚眼汪汪的向老師說明,小霸王的父母隔日買兩個甜甜圈向對方請求諒解,但仍然不忘為孩子的強佔行為找藉口,「我們每個禮拜都會買給他,最近忘了,他因為想吃才這麼做」,這樣的處理方式不但沒有適時的改正小霸王既有的價值觀,也會直接影響未來的人格發展。
好教養第2招 遊戲=學習
透過「扮家家酒」遊戲中的角色扮演,家長可以在遊戲中加入許多日常禮儀的橋段與對話,例如:「扣扣扣(敲門聲)!你好,我是XXX,請問我可以到你們家玩嗎?」;餐桌禮儀,如:「我們要等大家一起坐下才能開動喔!」;電話禮儀:「喂~你好,我是OOO,請問是XXX在家嗎?」等等。父母親也可以引導孩子閱讀童書,以一人分飾多角的方式說故事給孩子聽,孩子除了能憑著自己天馬行空的想像力創造自己的邏輯,父母也可以適時指導。
對於3歲以下的孩子而言,生活和遊戲就是學習,父母親巧妙的置入一些禮儀語法,小寶貝就能在潛移默化之中受到薰陶。
扮家家酒
洪有義教授相當贊成孩子玩扮家家酒,拿動物小布偶與孩子遊戲的過程中,孩子除了能得到家長的陪伴,還可以將動物擬人化,藉此培養同理心,還可以激發孩子在幻想與現實之間無窮的想像力與創造力。
好教養第3招 隨時掌握機會教育
家長除了片面的口頭教育,還可以時時觀察生活或社交場合中有沒有可以隨即讓寶貝體驗了解的狀況應用題。假使媽咪和孩子坐在公車上一人一個位子時,看見行動緩慢不便的長者,母親可以先在孩子耳邊鼓勵他主動向長者問好並讓位;帶孩子一同出入社交場合前,可以預先讓他知道接下來可能會遇到什麼人、他可以怎麼與人互動…等,讓他對接下來將面對的陌生環境懷有安全感,時間若夠充裕,父母親這時也可以和寶貝練習和陌生人互動的方式。
孩子雖然看起來似懂非懂的樣子,但家長千萬別小看這些動作,有了足夠的互動練習,小寶貝遇到外人的互動方式除了比其他孩子來的得體,孩子也能從他人喜悅稱讚的表情語氣中,了解到「他這麼做,別人很開心」,培養出良好的人際關係,建立起互信互賴的社交活動,於是,父母試圖教育孩子的社交禮儀也能輕鬆達陣。
謝國清先生分享,從小就帶著一雙兒女進出書店和劇場戲院,該場合最需要長時間的穩定與安靜自律,孩子們會透過觀察身邊的陌生人,了解自己也必須輕聲細語,不能東奔西跑,由環境影響孩子的行為表現。
「現在我的小孫女還會餵我吃藥呢!」洪有義教授驕傲道,每當飯後阿公喊一聲「吃藥囉!」無論糖糖此刻在哪裡、做什麼,都會咚咚咚地跑到阿公身邊,進入作戰位置,執行最重要的工作-把藥丸放進阿公的嘴巴裡。這些舉動除了讓表達孩子的關心以外,還能從中學習到如何和長者相處。如果不小心轉到新聞頻道正在介紹與幼兒相關的新聞事件,父母也可以趁機會解釋給孩子聽,例如:孩子失足墜下高樓的意外,家長這時可以視孩子的反應解釋新聞事件讓他明白,身為阿公的洪有義教授也會出言提醒,「那個小朋友掉下去了,讓爸爸媽媽好傷心,哭得好難過,所以你以後不要爬陽台的欄杆好不好?」
【更多內容請見2010年6月號媽咪寶貝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