國民黨請趙少康擔任五都選舉特別顧問,讓愛盟成員勢力抬頭。愛盟成員當初多為國民黨籍的留學生,學成歸國後多半進入各國立大學任教。
要想進入各個國立大學教書,各個學校都有其用人標準,不過一位不願具名的圈內人認為,早期國民黨各個系統介入大學校園,把自己人弄進學校教書,尤其是在社會科學領域,學術專業反而不是那麼重要,結果校園裡泛藍的學者居多,御用學者也不少,支持泛綠的本土派學者在國立大學校園內不好生存。
台灣的國立大學不少,除了傳統老字號的台大、政大、清華、交大等,也有近一、二十年內成立的國立大學,如中正、暨南、東華大學等。
在國立大學任教不但福利與資源比私立大學好,學生程度普遍也比較優秀,博士們莫不以進入國立大學任教為優先考量,只是僧多粥少,要想進入國立大學教書,除了要有傲人的名校博士學歷外,似乎還要有某些成分才行,這是「學術太子黨」形成的背景。
台大政大用人
本校生優先
以台大與政大為例,這兩所國立大學各系所如有教職出缺,總是引來大批博士爭相申請,但高教界都知道,這兩間學校用人幾乎都以自己學校的畢業生為優先考量,有許多系所的老師其實都是該系歷屆的畢業生,所以老師之間不但是學長姊學弟妹,老師跟學生間也是學長姊與學弟妹的關係。
剛畢業的博士,如果不是這些學校的校友,一開始要進去任職的機會可說相當低,通常要先到別的學校待一陣子,再以自己的專業轉進去。
台大與政大多年來的畢業生早已形成龐大的網絡系統,見面三分情,學長姊拉學弟妹回學校教書或是擔任職員比比皆是。
政大是國民黨黨校,早期任用自己人是「剛好而已」,台大聘用的學者則多是外省族群,但幾十年下來,親國民黨的學者充斥各社會科學領域,年輕教授升等的機會被系上大老們把持,許多比較支持綠營的本土年輕學者,為了怕升等被打壓,或是拿不到研究案補助,往往不敢明顯表態政治立場,就怕升等與補助被刁難。
除了系友校友網絡,早期台大與政大的用人在「安全考核」上也很注重,除了要忠黨愛國政治正確,最好還有國民黨內的脈絡與關係,沒有拿中山獎學金,或是加入愛盟,在海內外立下「戰功」的事蹟,亦或是黨國大老之子女,至少也要是國民黨員。
大學校園內排綠的情形也發生在以理工為主的國立海洋大學。據了解,這個學期該校通識中心為了排綠,被懷疑動手腳偽造會議記錄,作為不續聘兼任教師的依據,理由是因為課程調整。
但中心主任卻拉了一堆親國民黨的自己人馬,包括講師去接替原有兼任教授、副教授的課程。這件事被人向校方檢舉,校方卻擔心「家醜」外揚,而要求檢舉人噤口,未來這件事恐怕還會鬧上法院。
早期國民黨黑手伸進各國立大學
該名學者表示,在新成立的國立大學中,在創校之初國民黨體系也將黑手伸進校園。舉例來說,中山大學由李煥出任首任校長,李煥長期在救國團系統,因此中山大學創校初期的人事也有李煥系統與救國團色彩,將自己人帶進中山大學,之後在校內形成綿密的人際網絡,在聘用新進教職員時,「關係」與政治正確同樣也是考慮的因素。
而他指出,中正大學、暨南大學,以及東華大學三所國立大學,因為創校正值台灣民主化轉型階段,雖然國民黨比較不敢明目張膽介入人事,但國民黨勢力仍然暗中有在運作。
據了解,當初中正大學可能有國民黨陸工會系統在背後運作,引入許多港澳地區的學者進入校園,而暨南大學比較偏向青工會與台大系統,位於花蓮的東華大學或許是海工會系統,找來歐美歸國的博士任教。
「這幾年來年輕一輩的學者我不敢說,」他表示,「但是早期應該都是用各組織的自己人,內部資格審查,審來審去都是錄取自己的人。」
至於私立大學,多為家族企業所經營,應徵者的安全報告校方多是事後才看到,不過校園內也以泛藍學者居多。綠營色彩鮮明的學者,除非專業夠強,否則往往在系務會議上便被刷掉了,就怕影響系上老師間的「和諧」。
他認為,其實最好的缺是在中央研究院,因為福利待遇與工作內容都比台大政大好,是藍營學者最想進入的單位。中研院進不去則退而求其次,去台大政大等北部學校,如果被安排到中南部的國立大學,對他們而言簡直是被下放!
博士「血統純正」
錄取機率高
現在滿街都是博士,想要進入大學教書,除了靠學術專業,或多或少都要運用點關係,常可看見老字號的系所,要徵一個助理教授,來了好幾個不同屆的博士系友爭取,除了比最高學歷學校的知名度,跟系上老師們的關係好不好也會影響錄取,就算拿了國民黨的中山獎學金,回國也不見得可以進入國立大學,因為國民黨內部還是有分派別,又分本省、外省派,因此血統最純正、跟對人的博士們,又比血統不純的博士們錄取的機會來得高。
以往這種看國民黨「成分」正不正統來作為錄不錄用的情形,近年來比較少看到了。像過去這種愛盟成員充斥國立大學校園,國民黨黨務系統操控校園人事的情形,形成「學術太子黨」的畸型發展,如今國民黨獨大,歷史會不會重演?各界應該持續關注。
更多內容請訂閱玉山周報
http://www.formosamedia.com.tw
友情推薦:呂秀蓮部落格
http://annettelu.pixnet.net/blog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