曼布克獎原為成立於1968年的布克獎(The Booker Prize),向來是英國文壇最權威、最具代表性的文學獎,不僅對文學創作及全球閱讀風向具有指標性的作用,對文學市場也有絕對的影響力,得獎作品往往洛陽紙貴,連入圍作品的銷量也一路攀升。那麼回顧布克獎四十多年來的軌跡,可以看出什麼樣的文壇現象?引發了哪些值得探索的議題?又有什麼讓人津津樂道的故事呢?
故事從007開始
布克獎的設置從一開始就帶有戲劇性色彩。
話說創造了007情報員的英國小說家伊恩.佛萊明(Ian Fleming)晚年曾為巨額稅金所苦,於是會計師建議他賣掉名下所屬的葛里洛斯出版社(Glidrose)部分持股,以便達到減稅的目的,但是投資人懾於佛萊明的超高稅額卻步不前,因此葛里洛斯也就遲遲找不到合宜的投資夥伴。
1963年時,布克企業的董事長坎培爾爵士(Sir Jock Campbell)基於朋友之義,終於決定以十萬英鎊(一英鎊現合約新台幣五十元)買下葛里洛斯百分之五十一的股份,隔年佛萊明撒手人寰,而他的小說《金手指》(Goldfinger)和《霹靂彈》(Thunderball)竟同時挾著電影空前賣座的巨大聲勢,短期間內傾銷了二千七百萬冊,並被翻譯成十八種不同的語言,造成葛里洛斯股份身價暴漲!結果就在一年之間,布克這個以農漁業加工產品起家的財團,居然因為出版事業而淨賺了二十五萬英鎊,激發了坎培爾對小說創作的高度興趣和投資信心,種下了布克獎誕生的遠因。
不過從這段因緣來看,我們也就不難了解在商言商的道理,布克獎的成立固然是為了鼓勵英文小說的創作,但其背後的主要用心更是為了創造出版市場的榮景。
從英國航向全世界
打從成立之後,布克獎經過了幾次重要蛻變,首先是在1971年改變了評審規則:布克獎原先評選的是前一年在大英國協出版的小說,可是很快發現此一做法慢半拍,不能盡情發揮帶動書市買氣的功效,於是在1971年改成評選當年出版的作品,直到現在。
不過1971年的決定雖然有其道理,卻也製造了一個後遺症,也就是1970年問世的小說既不符合1970年的布克獎評選規則,也喪失了1971年的角逐資格,因此主辦單位在2010年決定彌補這個遺珠之憾,特別設立了一個「遺失的曼布克獎」(Lost Man Booker Prize),補選1970年出版的長篇小說。評審團於3月25日公布了入圍名單,邀請各國讀者透過網路票選的方式,從六部入圍小說中選出最後的得主,於5月19日揭曉這個遲來的結果。最後由已故英國作家法洛(J. G. Farrell)的《麻煩》(Troubles)掄元(法洛亦是1973年布克獎得主)。
其次,布克獎在1993年歡度二十五週年時,創設了「布克中的布克」(Booker of Bookers)特別獎,專家評定的結果由魯西迪(Salman Rushdie)1981年的《午夜之子》(Midnight's Children)奪魁,由於特別獎造勢成功,布克獎聲望扶搖直上,因此2008年的布克獎四十週年慶時,主辦單位故技重施,決定頒發「布克獎極品」(The Best of Bookers),唯一的差別是2008年不再聽憑專家一面之詞,改交讀者票選,而大眾投票的結果仍是由《午夜之子》榮登「極品」的寶座,可見無論學者專家或一般愛書人,對好書的評斷標準或有雷同之處,而魯西迪以魔幻寫實的筆法傲視英國文壇數十年,成就確不容小覷。
到了2002年,布克獎在型式上做出了許多重大的調整,其一是背後的金主布克食品公司結合了投資公司曼集團(Man Group),共同成立布克獎基金會(Booker Prize Foundation),因此人人所熟知的「布克獎」乃正式更名為「曼布克獎」;其二,布克獎的獎金從2002年起,由原來的二萬一千英鎊提高為五萬英鎊,打敗了1995年設立、專門鼓勵女作家之「柑橘獎」(Orange Prize for Fiction)所提供的三萬英鎊,再度成為英國境內擁有最高金額的小說大獎,重振雄風;其三,除了專業人士的評鑑之外,新的布克獎從這一年起正式舉辦讀者票選的活動,標舉「透明化」的大旗,從此使得往昔被視為「最高機密」的評審會議,開始透過電視機的鏡頭向觀眾公開。
※延伸閱讀:
‧曼布克獎身世完全攻略 (下)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六月號308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