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CFA簽署之後,朝野兩黨對於在國會該怎麼審查的意見紛歧,唯一的共識,就是行政院長吳敦義必須赴立法院備詢。國民黨立院黨團會釋出這樣的「誠意」,推出閣揆親上火線面對在野黨的質詢砲火,在過去相當罕見。其實,這何嘗不是國民黨看重吳敦義的口才,憑恃他絕對能夠技壓在野黨而做的妥協。
《新新聞》本期特地專訪吳敦義,對於諸多爭議,吳敦義除了一一提出解釋之外,並特別強調行政部門上緊發條所顯現出來的行政效率。
吳敦義接任行政院長,對於把政治當作一生志業的他來說,絕非柳暗花明,而是水到渠成。大學時代的吳敦義,就已立定從政的志向,三十多年前曾經被摸骨算命有閣揆之相,然而他的仕途並非一帆風順,幾經起落,在馬英九總統聲望直線下降、民怨迭起時,被任命接掌內閣。
在國民黨的體制內,吳敦義沒有擔任過部會首長,僅以直轄市長及黨秘書長就高升至閣揆,頗讓許多黨內人士嘖嘖稱奇。而吳敦義沒有內閣首長的歷練,最不利的就是缺乏自己的班底與人馬,因此在八八水災國人要求大幅改組內閣時,內閣不動如山,吳手中沒有太多籌碼是其主因。
即使馬政府就任兩周年,內閣也幾乎沒有大的變動,飽受各界批評,新聞焦點祇圍繞在劉憶如與李紀珠「兩個女人的戰爭」,而在他高雄市長時期曾任黨部主委的蔡勳雄也被迫離開內閣,從這些人事調整中,似乎看不到吳敦義有太大的主導權力。
卡卡院長/有責無權,老是被消遣
吳敦義對於內閣的態度,不認為頻繁或大幅度地改組,對施政是好的方向。不過,內閣或許沒有必要大幅改組,但是「適時調整」則不能偏廢。祇是,從吳敦義上任後,內閣非但不是風平浪靜,反而是波濤洶湧,例如從美牛風暴到二代健保的衛生署長楊志良、多項財稅修法爭議的財政部長李述德、引發陸生來台與學費齊一爭議的教育部長吳清基等。
從上述的例子,並不表示這些內閣必須撤換,而是在決策的形成過程,似乎沒有與吳揆建立良好的默契,至於其他部會,或多或少有類似現象,幾度以為某些首長勢必會被換掉,卻仍是留任,這就讓很多人懷疑,吳敦義到底有沒有人事主導權?
黨政人士指出,劉兆玄時代,馬英九還尊重劉兆玄在財經與科技領域的人事權,但是目前吳內閣卻有更多來自馬英九市府小內閣成員,而吳敦義方面則僅有在高市府小內閣的林中森擔任政院秘書長而已,這一方面也可見吳敦義小心翼翼的性格,擔心起用太多自己人馬而被他人說閒話。……
※延伸閱讀:
‧景氣寒冬下的寧靜革命 無薪假落底展現台灣韌性
‧簽ECFA 顧好41顆蛋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218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