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看便便,推算你的腸道有幾歲?

文/黃宛    

我們每天吃進去的食物,在消化道(食道、胃、小腸、大腸)的旅行時間長達1~3天,其中有絕大部分的時間是在我們的腸道(小腸、大腸)吸收消化,食物消化的殘渣(廢物)最後轉變成糞便,經由肛門排出體外。





廢物累積在體內,一定是不好的,每天排除廢物,人體才能維持正常的運作,自然老化得慢,是保持年輕體力的關鍵!





因此,要談腸道的重要性,必須從我們每天最重要的「大事」——排便講起,排便是人體自然的排泄功能,排便的狀況,可以反映腸道健康狀態。不論看中醫或西醫,詢問排便情形,常是醫師問診的重點之一。





便祕,腸道不健康第一警訊





這或許是大多數人的寫照。40多歲的上班族劉先生,工作相當忙碌,根本不記得自己多久沒有上廁所,連有便意也暫時先忍著,直到腹痛如絞,才乖乖坐上馬桶,使盡吃奶的力氣排便,有時因為糞便太硬,甚至出現血絲或肛裂的情形,相當難受。





排便不正常不是男生的專利。根據台灣乳酸菌協會針對大台北區上班族女性的調查,約有4成的粉領族有便祕情形,近8成排便時間不定時。





小朋友也飽受困擾。根據一項統計,國小學童超過4成有慢性便祕徵兆,而其中有6成絲毫未察覺自己的排便情形有異狀。





老人家便祕的比例更高。60歲以上的老人中患便祕的人數高達20%,原因是隨著年齡增長,腸道功能慢慢退化所致。





至於肥胖者,因腸道內外積聚了大量的脂肪,造成腸道細胞微絨毛吸收功能受到影響,腸管不能正常蠕動,導致消化了的食物不能順利排出體外,引起便祕。





「排便不正常」雖不算一種疾病,卻是腸道出現異常的重要警訊。





你有多久沒有「便便」?





長庚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劉乃仁表示,除非是因為旅行、環境改變等短期因素,排便次數與狀況若有改變,包括便祕、拉肚子、每天1次變成3天1次、排泄物的形狀或顏色等,都不要輕忽,這代表腸道可能有狀況!





劉乃仁就遇過一位60歲的男性患者,從每天1次大便增加為1天多次,都還是有解不乾淨的感覺,經過檢查後發現是大腸癌惹禍。





正常成年人的大便為黃褐色,屬較淺的顏色,形狀為稍軟的條形,糞便型態呈現漂浮,1天的糞便量大約200公克,上廁所的頻率從1天3次到3天1次都算正常。如果糞便沉到馬桶底部,表示纖維質不足。



肝膽腸胃專科醫師蕭敦仁指出,如果排便時間超過5分鐘以上、便便不是「香蕉狀」等,都是腸道問題的指標。





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主治醫師陳建宏指出,每天養成固定排便習慣很重要。中醫認為,早上5~9點是吃早餐及排便最好的時候。5~7點是大腸經運行的時候,是最好的排便時間,讓人體將先前累積的廢物清空。而早上7~9點是胃經運行的時候,這段期間吃早餐,則腸胃的消化、吸收能力最好,有助於腸道健康。





排出異常便便,腸道生病了



國泰醫院肝膽腸胃科主治醫師洪志聖表示,當糞便的顏色發生改變,像是紅色,就可能有出血現象,顏色愈鮮紅,代表出血點愈接近肛門口,像是痔瘡、肛裂、瘜肉、腫瘤等。如果是硬便帶有血絲,可能是肛裂或痔瘡造成。





當糞便的顏色呈現黑色,也就是解黑便,則可能是腸胃道出血造成。為什麼是黑色而不是紅色?這是因為血紅素中的鐵(Fe2+),於腸胃道中被氧化而成為三價鐵(Fe3+)而改變顏色。上消化道出血的典型是「瀝青便」,表面有油油亮亮的黏稠感,有可能是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胃癌、腫瘤等出血造成。另外,喜歡吃豬血、豬血糕、大量紅肉的人也會發現有黑便。





糞便若是綠色的,可能與吃大量青菜有關;如果是墨綠色,乍看之下如同黑便,則可能是消化不良或腸炎造成。





劉乃仁進一步表示,當糞便變細,通常表示肛門、直腸有病灶,可能是長了腫瘤,阻礙大腸直腸管徑,使空間變小;另外,可能是大腸激躁症引起,建議民眾一旦發現糞便形狀改變,最好求醫。





可別小看這些腸道出現異常的徵兆,腸道如果出現問題,對人體的健康威脅甚鉅。





腸道老化,免疫力變差





首先,腸道是人體很重要的消化器官,食物由口腔進入消化道需花上24~72小時,走完長達9公尺的旅程,每一厘米的消化管道都扮演重要的角色,健康的腸道能讓吃進肚的食物得到充分的消化吸收,身體也才能得到足夠的營養及能量。





再來,你可能不知道的是,腸道也是人體很重要的免疫器官。造物者真是心思細膩,腸道像是由口到肛門的一條管子,等於是對外界環境開放,外界的細菌、病毒、毒素,很容易入侵腸道,所以人體7成以上的免疫細胞竟然都集中在這裡。如果小腸的免疫系統失靈,身體免疫力也會跟著下降。





而最令人驚訝的發現是,腸道竟有人的「第二個大腦」之稱。



根據美國《紐約時報》報導指出,美國哥倫比亞大學解剖和細胞生物學系主任麥克葛森提出這個位於肚子中的「腹腦」,就是腸胃神經系統,擁有大約1000億個神經細胞,與大腦細胞數量相等,能夠像「大腦」一樣感受悲傷情緒。葛森發現,患有慢性腸胃病的70%的病人,在兒童成長時期都經歷過父母離婚、慢性疾病或者父母去世等悲傷。這是因為「腹腦」是內臟神經系統中的一種,既與大腦和脊髓有聯繫,又相對獨立於大腦。





蕭敦仁表示,人的老化是從腸道菌叢改變開始,小腸的絨毛系統發達,接觸的細菌也最多,是人體直接對抗不良細菌的重要戰場;而大腸充滿著食物的殘渣,是細菌滋生的溫床,腸道可說是身體裡最髒,老化最快的地方。細菌主宰著腸道的健康,更關係到人體的免疫力,如腸道長期處於不健康的狀況,就可能導致免疫力下降、精神差等問題,也就是「腸道老化」。





中醫也視腸胃為重要的健康指標。台北市立聯合醫院中醫院區主治醫師陳建宏表示,脾胃為後天之本,氣血生化之源,要維持人體健康機能,全靠脾胃消化吸收,及輸送飲食中的營養。因此,無論何種疾病至中醫門診,醫師一定會詢問排便情形,並依照體質給予治療。





腸道不健康,百病叢生





如前所述,便祕是腸道不健康的首要徵兆,陸續有更多研究發現,便祕與身體許多疾病有關:





1 糖尿病:



臨床中患糖尿病者便祕約占多數,糖尿病患者食肉者很多,多吃肉易引起便祕,患糖尿病者運動量不足也容易引起便祕。





刊登在知名國外期刊《糖尿病照護》(Diabetes Care)的一篇文章指出,許多腸荷爾蒙涉及到糖的新陳代謝。





2 膽結石:



有習慣性便祕的人,也比較容易使得腸內細菌(尤其是大腸桿菌)沿著膽道上行,致使得膽道發生細菌感染,容易生成結石。





3 乳癌:



不只是肥胖、飲食及遺傳與乳腺癌有密切關係,長期便祕也可引起婦女乳腺癌。





美國加利福尼亞大學的科學家曾對1418名婦女進行乳汁及分泌物檢查,結果發現,每天大便1次的女性,20人中有1人乳房細胞發育異常,而每週大便少於2次者,4人中便有1人乳房細胞發育異常。這種發育異常的乳房細胞常表現為乳腺和導管上皮的不典型增生,而這種增生往往是乳癌前期病變。





長期便祕為什麼易發生乳癌呢?加拿大多倫多癌症研究所的專家指出,便祕者的糞便中存在一種致突變原。經測定,該突變原與目前已知的幾種癌物質類似。這些致突變原經腸道吸收後,可隨血液循環進入對其相當敏感的乳腺組織,這樣,發生乳腺癌的可能性就明顯地增加了。





4 大腸癌:



雖然目前醫學上針對便祕與大腸癌的直接關係尚未證實,但是兩者都是類似的飲食習慣所致,例如多吃肉、少吃蔬果的飲食習慣,以及運動量不足等。





5 痔瘡:



痔瘡是直腸下端的靜脈血管腫脹,是由於靜脈受到壓力造成腫脹,形成小型的囊袋。





便祕及腹瀉是造成痔瘡最常見的原因。經常掙扎地排放小而堅硬的糞便,增加對靜脈的壓力。腹瀉時不連續排便也會導致壓力。其他的原因包括舉起重物、體重過重、懷孕或坐得太久。





腸道減齡,提升免疫力





蕭敦仁提出「腸道減齡,提升免疫力」的觀念。他強調,尤其是上班族,因為工作壓力大,飲食不均衡或不定時、少運動及睡眠不足,都會造成腸道老化,很多人也反應皮膚會跟著變差,這時應該重視「腸道減齡」。





這樣的觀念和日本盛行的腸道年齡概念相同,這波風潮目前也吹到台灣來,腸道年齡主要以腸內菌叢好菌壞菌所占的比例做判斷,檢測表分成「飲食習慣」、「生活狀況」及「排便狀況」3大類,辨識項目包括排泄物的顏色、形狀、情緒等共 20 幾個項目,其中有偏食習慣、時常外食、睡眠不足、上廁所時間不定的人,都是腸道年齡偏高的危險族群。台灣乳酸菌協會並曾依此「腸道年齡評估表」增修後,進行國人腸道健康調查相關研究。





陳建宏曾經仔細研究過這些檢測項目,認為雖然這些項目有些尚無科學實驗數據來支持,僅是推論,但仍肯定這是一種提醒民眾注意自己身體警訊的方法,也能藉此維持健康的生活型態。





蕭敦仁建議,要做到「腸道減齡」,就是每天注意自己的排便,重視腸道免疫力,正常生活作息、均衡飲食與運動,每天補充益菌,如此就可以「腸」保年輕!







【完整內容請見《常春月刊》328期】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6306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流行時尚雜誌最優惠活動!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常春月刊二年掛號郵資 480 480  
常春月刊一年12期 (此方案08/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1800
常春月刊一年掛號郵資 240 24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