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3年大陸產經趨勢變化,勝過以往10年。首先是2008年大陸勞動合同法的上路,大幅提高企業的用人成本以及降低用人彈性,更要命的是下半年的金融海嘯衝擊,使得出口訂單大幅衰退,廣東台商甚至以上古恐龍滅絕、哺乳類興起的大滅絕來形容,爆發出第一波以勞力密集、營運規模屬於中小企業性質的外資出走潮。
對於台商的集體焦慮,大陸政府為了因應這波金融海嘯的衝擊,採取一連串「汽車下鄉」、「家電下鄉」,以及開發大西部等獎勵投資消費政策,擴張內需政策來維持其經濟成長。沒想到,今(2010)年因為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所造成用人成本高漲的風波,讓習慣賴以運用大陸廉價人力的台資企業,開始思考未來轉型升級出路。這也對長期布局中國大陸的管理顧問產業,是另一波全新的商機。
全球向中國傾斜 台商好機會
在企業轉型升級需求日益高漲的情況之下,管理顧問應該要如何服務中國市場?相關政經產業發展趨勢是顧問業者深入探究地:
1.世界工廠轉型世界市場
金融海嘯後,全世界的企業赫然發現,大陸才是金融海嘯下的桃花源。但對於人均所得在全球仍屬後段班的中國大陸而言,若無法提高人均所得、縮短貧富差距,政府再怎麼運用貨幣政策來刺激內需市場,其效果仍然有限。
也因此在富士康員工跳樓事件之後,富士康會採用加薪方式來弭平這場風波,除了博得媒體認同之外,也是給中國政府一個面子,讓富士康當領頭羊,鼓勵製造產業業者一起加薪來促進大陸內需市場的成長。勞力成本上揚,從另一個角度來看是一個新興市場的可運用所得的成長,未來台商除了因應工資上揚,想辦法提高員工貢獻度之外,也可以思考未來如何運用地利之便,來滿足內陸市場之需求。
2.兩岸經貿熱絡打造樞紐地位
根據尼爾森公司在2009年6月17日公布的中國大陸出境旅遊監測最新報告指出,大陸人最想旅遊的境外地點排名中,台灣排名在第三順位,僅次於香港、澳門兩地。顯示出大陸人對於台灣地方文化、觀光等軟實力上仍有其吸引力。
除了觀光文化交流之外,政府目前積極與大陸單位協商簽署兩岸經濟自由貿易協定(俗稱ECFA),希望能讓台灣商品以零關稅的姿態進入大陸市場,以提高外資以及台商回流投資之機會。除了關稅優惠之外,產業相關專業人才的養成機制、物流體系的接軌,以及產業群聚的支援等,都是企業設點布局所要考量的重要因素。
尤其近年來教改的失敗造成人才短缺,以及產業外移之後沒有其他產業無法順利升級接棒,這些再再都影響到台灣未來在簽訂ECFA之後,在同一打造個稅率基準下,如何與大陸企業進行競爭。
【完整內容請見《能力雜誌》2010年7月號,非經同意不得轉載、刊登】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