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十年前的冬天,在美國英特爾擔任研發的吳敏求,回台創業,為台灣剛萌芽的半導體業,注入研發創新的能量。
二十年後的冬天,在有「微電子界奧林匹克」地位的IEDM(IEEE International Electron Devices Meeting),旺宏發表六篇技術論文,篇數居台灣業界及學術研究機構之冠,展現深度的研發實力。
「一個企業要長期生存,必須靠研發,而且一定是走在別人前面,」旺宏董事長吳敏求沒有因為經歷了事業的低潮,而鬆動對研發及科學教育的投入,「希望把這概念也透過旺宏舉辦的大學金矽獎及高中職生的科學獎,鼓舞年輕朋友,也藉由這些人慢慢推動台灣整體研發的思惟。」
七月底,旺宏金矽獎即將舉辦第十屆的頒獎。吳敏求出奇重視這獎項,所有評審打的成績,最後都會彙整到他那兒,讓他仔仔細細看過,同時也看看學生們的創意。
「這個獎的規劃設計相當以學生為主體,尊重學生對創新投入,他們很有企圖心要把半導體領域的學生都帶起來,」台大電機系教授陳良基自己也多次帶著學生角逐這個獎項。
旺宏今年躋身「紅榜」
「天下企業公民獎」強調的精神,一直是企業長期投入、發揮影響力、高階主管重視及親自參與後所帶動的力量。旺宏○五年營運呈現赤字,直至今年才符合「天下企業公民獎」三年不能虧損的門檻,便憑著這股精神,躋身大型企業前十名「紅榜」。
金融海嘯導致的全球景氣大衰退,去年正是烏雲蔽日,企業界對未來的能見度極低,部份企業因此減少對社會責任的投入,然而今年的榜單,卻彰顯時局愈差,愈堅持投入企業社會責任的企業,愈能獲得國內外投資人和股東員工的認同。
台達電 企業承諾接近滿分
以首度擊敗台積電登上榜首的台達電為例,不僅股價創下新高,外資持股甚至超越所有的企業,躍登全台第一。董事長鄭崇華念茲在茲對地球環境的憂心及努力,讓整個台達電形塑出「最環保」的企業形象。台達電在四個面向中,企業承諾接近滿分的表現,更是一舉打敗台積電的關鍵。
事實上,根據製作企業社會責任指數的英國BITC(Business in the Community)協會研究,指數成份股的企業,○二到○九年股東總報酬,優於FTSE三五○所有成份股的總報酬,且這些在環境、社會、公司治理表現佳的公司,也比其它企業更快從金融危機中恢復。
因為這是一個正向滾動的循環。
「正向或負向循環,看你要選擇哪一條路,」吳敏求說。
中堅企業 前三名蟬連三年
和旺宏一樣經歷過虧損的低潮,在調整企業體質的同時,也深耕環境保護及社會參與,步上正向循環的企業,還有今年新進榜的緯創、國泰金控及中信金控。 「以前不賺錢,沒有資格大聲說我們想做什麼,現在有能力了,就應該好好想想怎麼投入社會,」緯創董事長林憲銘曾說。
在中堅企業裡,信義房屋、上銀科技、永光化學,更是難得地連續三年佔據前三名,即使是營收都不足一百億的中小型企業,即使遭逢金融海嘯的嚴苛考驗,他們仍舊善盡社會責任的企業公民標竿。
因為金融海嘯,在這次的調查裡,回覆問卷的企業中,有二七%的企業都實施了無薪假,更有高達三七%的企業進行裁員。
連擁有「亞洲最佳雇主企業」名聲的台積電,也因誤用績效管理發展制度(PMD),被隨之而來的裁員風波重擊形象,董事長張忠謀親上火線,發表對同仁的談話,邀請被辭退的員工返回台積電。「辛辛苦苦訓練的人,為什麼讓他走掉呢,很可惜,從創業到現在,我都不做這種事,」因為不斷有和綠能相關的新事業在發展,台達電反而趁機將人力轉過到新事業,加速新產品的開發。「過去他們要趕訂單,要調人來開發新產品,還找不到那麼多人呢,」鄭崇華笑得瞇起了眼睛。
無薪假、富士康事件、洋華事件等知名企業接連掀起的勞工議題,影響的不只是企業自己的形象及競爭力,連帶牽動的是整個產業供應鏈的企業社會責任,包括蘋果、宏達電等大型企業,都成為輿論攻擊的焦點,企業愈來愈不能小看自己身為企業公民,擔起經濟、社會要角的影響力,以及被社會高度期待的責任。
相較企業對勞工議題處理的不熟練,環境保護面向的成績,反而在這次調查裡有明顯進步。
近幾年,投資人的重視,加上「高爾效應」,把環境問題拉到最高等級,成為全球首要議題。
全球企業向「綠」行
在全球擁有五三四家機構投資人參與的CDP(碳資訊揭露計劃),就要求全球重要企業公布其碳排放資訊,同時也將不回覆問卷的企業公布在網站上,將各企業對碳揭露的態度,列為重要的投資參考依據。這群管理了六十四兆美元資產的投資人,不喊口號,而用實際行動帶給企業壓力。
連中國即將開始實施的「十二五」計劃,首要任務就是要放棄以往的「黑色發展」模式,全面推動「綠色轉型」。
因此,在環保綠色議題成為顯學之下,今年的入選企業在「環境保護」的表現,都有顯著的提升。「今年企業環境的表現都不錯。綠色議題發揮很大的影響力,」評審之一、中華大學人文社會學院院長陳春山說。
然而,也有企業在這個面向大幅退步。
台塑近年來,不僅開始進行溫室氣體盤查,將節能減碳列為重要工作,在將環安衛中心的位階提高到高層七人小組後,更加重視和外界溝通。
台塑六九一萬罰款的壓力
然而,污染、用水等問題仍難以全面解決。台塑在去年被環保機關接連裁罰了二十件,共罰款高達六九一萬元,加上汞污泥的處理事件,嚴重影響環境及社會觀感,因此名次一下子由十三名掉到三十名,「要讓台塑感受到壓力,」「天下企業公民獎」的評審一致認為。七月二十五日,台塑六輕發生重油外洩氣爆,直到隔天,第二煉油廠還冒著濃煙,麥寮的天空蒙上一層重重的灰色。七月七日,烯烴一廠才因蒸餾塔塔底泵浦軸封破裂,流體外洩造成火災。
二十天內,六輕連著兩起重大的工安事件,影響所及,不只是對環境的重大傷害,也燒出台塑企業本身競爭力的問題,罰款不斷外,連力圖要在年底過關的六輕五期擴建案,更可能因此產生變數。
一個事件,輕易突顯出一個企業是否善盡社會責任的影響層面。
在今年的競爭裡,外商的競爭格外激烈,有將近一半的面孔和去年不同。「擔負社會責任不是另外去做一套,而是從核心業務去思考,也藉由這樣的業務去延伸企業的專業回饋給社會,才是真正企業責任的精神,」櫃買中心副總經理朱竹元說。櫃買中心選擇新掛牌企業必須揭露企業社會責任資訊,做為推動上市櫃企業全面揭露大目標灘頭堡。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天下雜誌》452期;訂閱天下雜誌知識庫;訂閱天下雜誌電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