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藏,給你的印象是什麼?是牧草連天、牛羊成群?是馬蹄噠噠、馳騁游牧?是冰天雪地、大河發源地?是咒語不斷、經輪不停?是無聲不歌、無動不舞?是紅衣翻飛、辯經隆隆?是旅遊聖地、人間淨土?是達賴喇嘛、大寶法王?…不管你是以哪種角度來看待,她-離天空最近的土地,是陽光風雪雕塑的場域,諸佛菩薩眷顧的淨土,當神秘面紗揭開的剎那,卻不得不讓人驚嘆她真的是人間香格里拉!
西藏特展
文化藝術重寶精髓
西藏,位在平均海拔4,500公尺高的青藏高原,是世界的屋脊、最接近天空的地方;也因為它的高冷、險峻,所以遭到「所謂的文明」侵擾與破壞比較少、比較慢,加上遊牧民族們對宗教的深信不疑,因此蘊育出豐富又獨特的西藏文化。
西藏,總覆蓋著令外人難解的神秘魅力面紗,想要解讀西藏的文化符碼,必須先探討藏傳佛教的義理,以及藏人以信仰為核心所發展出的獨特人生哲學與價值觀;尤其是近年來隨著達賴喇嘛的遊走世界各地宣揚自由與信仰,藏傳佛教也跟著流傳遠布,西藏文化也為地球村帶來深遠的影響。
想親炙西藏、了解西藏,如果你沒時間也不想花大錢到高原實地走一回,最快速的方法就是走一趟已於7月1日起在國立故宮博物院圖書文獻大樓特展室登場的「聖地西藏─離天空最近的土地」(有些物件已成鎮寺之寶,平時並不會陳列出來,所以到了現場也未必能親眼目睹)。
據說這次的所有展品有130件,其中42件是中國列管的一級文物,約占總件數的三分之一;而且年代從西元473年延續到20世紀,跨越超過1,500年的歷史長流。展品主要來自布達拉宮、西藏博物館、羅布林卡、敏竹林寺、薩迦寺、白居寺、扎什倫布寺等西藏地區重要博物館、寺院的珍貴典藏,加上中國承德市文物局與避暑山莊博物館藏、北京民族文化宮典藏,與達賴、班禪喇嘛相關的重寶,可說是西藏文化藝術面向最完整的精髓代表。
更值得一提的,是這項「聖地西藏─離天空最近的地方」的展出文物,已於2009年春天起,在日本展開為期一年的巡迴展覽,分別在九州國立博物館、北海道立近代美術館、上野之森美術館、大阪歷史博物館、仙台市博物館展出,受到日本眾多觀眾的歡迎與讚歎,再一次證明人類瑰寶無國界,也充分展現了西藏文化的深度與豐富精采。
沙曼荼羅
禮敬諸佛轉動生命
在等待導覽解說的時候,發現有一群虔誠的信徒在「繞塔」-他們以右繞(順時鐘)的步伐、雙手合十、口持咒語的方式順著才剛完成、開放的祈福沙壇城「轉圈圈」。
這情景不禁讓人浮現藏人們總在天濛濛亮的時刻,就開始他們「轉動」生命的畫面-他們用自己轉動(移動)的腳步前進,也轉動寺院的經筒、轉動手上的經輪,僧人在轉、在家人也在轉,甚至被主人領著的羊也跟著轉,這是一幅感覺雜亂卻又和諧有序的畫面,而藏人們就是以這種最虔敬的方式來累積自己持咒的次數,更是在累積他們今生與來世的幸福指數。
「壇城」,也叫「曼荼羅」,在藏傳佛教裡是諸佛菩薩聚集的地方,也是修行人從凡夫到成佛過程中,作為觀想的的聖域;重要的法會也會有現場製作或是懸掛唐卡,目的在祈求諸佛菩薩的加持,讓整個法會及場所能夠平靖、順利,不受邪魔外道的干擾。
這次展出的有五彩平面沙製以及唐卡兩種,而沙製的五彩壇城則是由多位喇嘛於現場製作完成的;喇嘛於製作過程中,必須依照一定的儀軌進行,而且每一個圖案都有特別的意義,他們專注的神情,似乎就在告訴我們「凡事豫則立」的修行道理;更重要的是當這場法會(展覽)結束後,精緻、五彩繽紛又意義非凡的沙壇城就會「毀掉」,或許有人會懷疑說「既然知道最後是要毀掉,那又何必花那麼大的心力與時間去製作?」其實,這正是修行上的另一個重要關卡-也就是無常、無罣礙以及空性的具體表現!
吐蕃王朝
故事傳奇文物特別
這次的特展,劃為四大區塊,分別是吐蕃王朝、金色寶藏、雪域風情與文化交流,另外還有視聽室播放的西藏介紹。
展覽由松贊干布統治的吐蕃王朝統一西藏開始,而吐蕃王朝時期也正是由印度傳入的密教和漢地傳入的大乘佛教、西藏原有的苯教結合,形成藏傳佛教的關鍵時刻。
七世紀時,吐蕃部落第32代藏王松贊干布不但統一了青藏高原,勢力更擴及中亞、拉達克、印度東北部、尼泊爾以及緬甸北部,成立了藏史上第一個統一政權-吐蕃王朝。
松贊干布為了鞏固政治地位、提高吐蕃王朝的國家形象和文化水準,先後與尼泊爾的墀尊公主及唐朝的文成公主聯姻。兩位公主都篤信佛教,也都各自攜帶祖國的佛像、經典和僧人入藏,為西藏播下了日後佛教萌發與茁壯的種子。
在這一區塊中,塑像多為部分銅鎏金、臉部泥金及五官彩繪;其中松贊干布像和魔女仰臥圖絕不可錯過。松贊干布像:工藝十分精細,服裝的褶紋、辮紋刻畫得十分逼真;尤其是他頭裹長布,頂上還有一尊阿彌陀佛像-傳說松贊干布是觀音的化身,所以他的塑像頭頂也就有了一尊觀世音菩薩的的上師「阿彌陀佛」。
魔女仰臥圖:來自唐朝的文成公主於西元641年(貞觀15年)入吐蕃,她將攜來的釋迦牟尼佛12歲等身像供奉在拉薩大昭寺,並修建拉薩的小昭寺,佛寺從此在吐蕃昌盛。
傳說是綠度母化身的文成公主精通勘輿占卜術,她認為吐蕃地形就像是一位仰臥的羅剎女,必須建寺廟予以鎮壓。於是在紅山上建布達拉宮鎮住魔女的心骨,修建大昭寺和小昭寺鎮壓心胸,四肢、肩、肘、膝、臀等關節部位則修建鎮魔12神廟,宛如12支不移的釘子制伏橫臥在吐蕃大地下的魔女;這些名剎與宮院,日後都成為西藏文化文物最重要的保存處;而這幅典藏於羅布林卡的「魔女仰臥圖」更成為訴說西藏文化源起的最佳教材。
金色寶藏
宗教與藝術的沃土
雖然我們習慣稱為「藏傳佛教」,但對藏人而言,他們所信仰的就是一種結合苯教、顯密佛教與印度教眾多神祇、經典與宗教元素的「佛教」;藏傳佛教的神佛菩薩眾多、圖像符號複雜,且多蘊含有豐富深奧的象徵意義。
西藏佛教藝術以具體的形象反映了1,400年西藏錯綜複雜的文化交流關係。八、九世紀時,許多西藏僧人赴印度求法,並屢屢從印度迎請高僧入藏,所以出現五方佛、八大菩薩、曼荼羅等當時印度流行的密教圖像,同時藝術風格也深受印度影響。
10~13世紀,西藏與印度、尼泊爾的僧人往來更加頻繁,這時期又出現無上瑜珈怛特羅係的新密教圖像,如雙身像、女尊菩薩等,同時藝術風格也更多元和繽紛。13世紀以後,西藏佛教和佛教藝術的發展日益成熟,所以無論是在圖像或風格上,都處處展現出民族的風貌。14~19世紀,由於西藏與元、明、清朝廷往來不斷,藝術風格則受到中元的啟發。
其中影響西藏佛教最深的,是於八世紀中葉入藏的印度大善知識寂護大師及蓮花生大師,他們所翻譯出來的大小顯密經律論(三藏)有738種,不僅奠定了藏傳佛教的基礎,之後還開演出寧瑪、噶舉、薩迦與格魯四大派的傳承,而且各派都留下了豐富的佛教典籍與藝術作品。
漢傳佛教講「三皈依」,也就是皈依佛、法、僧;但藏傳佛教說「四皈依」,其中的差別在於藏傳佛教多了「皈依上師」這一項。「上師」對西藏修行人是非常重要的環節,更是能否趣入「密乘」以及能否有成就的關鍵。最著名的例子就是噶舉派第二代祖師密勒日巴之於他的上師瑪爾巴的「深信不疑」、「視師如佛」,而密勒日巴的行徑更成為藏傳佛教「依師法」的典範。
此外,14世紀時,因當時西藏各大教派僧團有些混亂,被稱為宗教改革家的宗喀巴大師於是提出僧人應該嚴格持守戒律、獨身不娶,他除加強僧院制度管理外,並改變僧帽、僧服為黃色,因此創立俗稱黃教的「格魯派」。
特色鮮明、精美細緻的佛像中,「十一面千手千眼觀音菩薩像」是這次特展的宣傳封面logo。十一面觀音為「法、報、化」三身所組合,分五層排列,下三層容顏寧靜慈祥,為九位化身佛;第四層為報身佛金剛手,祂的表情憤怒,髮鬚眉都呈棕色上揚(憤怒像旨在降伏貪、瞋、癡三毒);頂層為法身佛阿彌陀如來。
據說十一面觀音是為了降服有十個腦袋、狂妄自大的羅剎鬼而變現的。
十一面觀音身體部分是,裸上身、掛瓔珞,裙上刻有精緻的花紋;「千手千眼」則分別由前面八隻手臂-中間兩臂合十、雙手握有象徵眾生心願都能得到滿足的摩尼寶,其餘則分別持有弓、箭、寶瓶、金輪、蓮花等。身後則有雕刻精細的小手臂,手掌中各有一隻眼睛,分11層、扇形散開,組合成多重正圓形的身光。
另一個具有千面、千手、千足的「大白傘蓋佛母像」,也是不容錯過的重點寶物。佛母的每隻手掌心都生有一眼,手上拿著有鉤、劍、弓、箭、蓮花、繩索、杵等;外緣是一圈火焰,主臂右手持法輪、左手持一柄白傘蓋;佛像的腳是層疊的,腳下仰臥的人物、動物,密密麻麻數不勝數,這意象是表示在白傘蓋的庇護下,芸芸眾生得平安的生存。據說大白傘蓋佛母也是觀音的化身,祂的法力無邊,能以佛的淨德覆蓋一切,以白淨大慈悲遍覆法界。
在看「時輪金剛雙身像」時,則須先調整好自己原本自以為是的「誤解」,因為「雙身」像並不是我們所認定的「雙修」,而是「悲、智雙運」的修行法門。
「時輪金剛」是藏傳密法五大本尊之一,為藏傳佛教各大教派所共同崇奉的護法。這次展出的時輪金剛雙身,四面二十四臂、彎眉葉、眼有神、高鼻,相貌俊美。
每面頭戴的五葉冠上鑲嵌有綠松石和珠寶,每一隻手都握持法器,前兩臂擁抱明妃,手持金剛杵。明妃也有四面、八臂。兩尊都是裸形,只在腰際裝飾瓔珞,腳下分踏代表無明愚痴的大自在天以及代表貪欲的欲天。
而除了佛像外,這裡還有難得一見的「貝葉經」-以梵文寫就的《八千頌般若波羅蜜多經》,以及《時輪續》、《丹珠爾》、《甘珠爾》等;再往裡面走,則是唐卡區。「唐卡」為藏語ThangKa的音譯,在藏傳佛教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也是西藏文化中一種特殊的藝術形式;種類有繪畫唐卡、緙絲唐卡、刺繡唐卡、拓印唐卡等。唐卡的題材無所不包,幾乎涵蓋西藏生活所有內容,「據史作畫、以畫言史」,因而被視為「西藏百科全書」。
其中有一幅「不動明王」緙絲唐卡非常特別,一來因為是由中國傳入的高技術緙絲製成,二來是整幅唐卡上方繪有五方佛、有藏譯的梵文頌詞;下方繪有觀音菩薩像。三來是這幅唐卡的主角不動明王的造型及紋飾、配色等,都有尼泊爾佛教藝術的影子。而「勝樂金剛雙身像唐卡」,高275公分、寬210公分,是這次展品中最大的一件;而唐卡的右上角有題字:「大明永樂年施」的落款,標明是宮廷製作的特賜品。
金色寶藏區裡還可看到佛與菩薩在衣著上的差異-釋迦牟尼佛的身形端正,佛衣簡單平整也無裝飾;而彌勒菩薩的頭冠、身上、手臂、耳朵都帶有珠寶飾品,且身形則成S形。
文化交流
豐富中藏藝術風格
西元1260年,元世組忽必烈封巴思八為國師後,元代(1260~1368)朝廷於是大力扶持薩迦派,敕封該派的高僧為國師、帝師(皇帝之師)等職,並賜玉印,委以重任。明朝(1368~1644)對西藏也採取懷柔政策,多次召請西藏各大派高僧至京,與西藏的各大宗派均聯繫密切。
清代(1644~1911),「興黃安蒙」(振興黃教,安撫蒙古)是朝廷的重要政策,而皇室又多崇信藏傳佛教,與黃教(格魯派)的高僧往來不斷。在如此頻繁的接觸下,神秘的西藏和富庶的中土藝術風格,豐富了彼此文化的內涵。
文化交流區中,除了國師印璽、封誥、曼札、青花瓷等充滿中、藏文化交流的訊息物件外,「嘎巴拉碗」是不得不駐足觀賞的藝品。
「嘎巴拉碗」是「修無上瑜伽密部」舉行灌頂儀式時用的法器;材料是用人的頭蓋骨做成的,但並不是每個人的頭蓋骨都能當材料,而是依據高僧大德的生前遺囑而從其遺體上取下的,絕非用活人頭骨製作。選擇顱骨時,是看頭蓋骨的紋路和開片多少來決定的。開片少的為上乘,即開片在二、三片或四片的最好,開片多的不予採用。
為什麼要用頭蓋骨來做呢?有說是因為藏人習慣於往生後以「天葬」方式處理身後事,而有修有證的高僧大得們立遺囑捐骨做法器,其實也是一種「利他」的慈悲行願。
雪域風情
天人合一醫療先進
雪域風情主要包含法器與藏醫兩部分。
西藏人自出生起,佛教就成為藏民生活中不可或缺的一環。每位藏人幾乎隨身攜帶轉經筒輪、念珠、嘎烏等法器,家中也多設有佛龕;他們也時常參與寺院舉辦的各種宗教活動,如法會、跳神等。在法會中,僧侶使用各式的法器進行禮敬、稱讚、供養諸佛、菩薩、護法等儀式外,並利用這些法器協助信眾觀想修行、化解災厄和誅殺毒魔;在跳神儀式中,許多舞目也與佛教有關。
法器中的「大黑天面具」,是跳神時使用的護法神面具,「威猛之口顯露利獠牙,三目嚴峻髮絲直上衝,於額間處黃丹善塗抹,不動王於頂上堅穩合;滴血人首五十為瓔珞,珍寶乾顱有五飾其首。」這幾句擷自《六臂怙主讚》的頌辭,傳神地描述面具的樣貌。其實「大黑天」也是觀音菩薩的憤怒尊。
在藏傳佛教裡,非常注重修行人的「教育平衡」,因而僧人多須修習包含工巧明、醫方明、聲明、內明與因明等五門學科的「五明」。其中的醫方明包括有醫學、藥學乃至禁咒等。當人生病時,藏醫多依《四部醫典》進行診治工作。《四部醫典》將佛法的修持融於藥理之中,所以《四部醫典》的唐卡上,都繪有大醫王-藥師佛。
在醫藥掛圖中,「醫理喻樹圖」幅唐卡由四個樹幹組成,分別代表飲食、起居、藥物和外治,所生長的葉片代表不同的疾病來源、症狀及治療方法。
「聖地西藏─離天空最近的土地」特展,將展至9月19日,喜歡西藏、憧憬西藏的,建議把握這難得的機會,去接觸這塊香格里拉孕育出來的純淨文物,以及她美麗背後的觀音發想!
藏人祖先
傳說是猴子
根據西藏人的傳說,認為他們的祖先,是觀世音菩薩化身的猴子,牠攀越過喜馬拉雅山,於雅魯藏布江畔,跟一個羅剎女結了婚,住在孜塘深山裡的山洞裏,生下6隻猴子,相傳就是藏族最早的賽、穆、頓東等6個種姓的祖先;並繁衍為500後代,成為雪域高原的先民。
藏文名為「Pa Drengen Changchop Simpa」的猴子,是藏人創世神話中的猴祖先。
慈悲心的猴子父親,一說是觀音的追隨者,一說是觀音轉世的化身,猴子與觀音,因此成為藏文化的重要形象表徵。
布達拉宮的白宮東大殿,還繪有「猴子變人」的壁畫。布達拉宮意為觀音菩薩的宮殿,歷代的達賴喇嘛,則被視為觀音的轉世化身。玉
拋開宗教包袱
看單純與認真
要用什麼樣的心情來看待西藏特展?
鑽研蒙藏文史多年的中華科技大學通識中心助理教授羅中展說:「不管文物的藝術層面如何,我們應該了解藏人在製作這些物件的時候,是多麼地虔誠、專注與用心!雖說這也是『工巧明』的一種,但那製程是要依照規定的儀軌進行,而且邊做邊念經,其實就是在修行!」「五色令人目盲,五音令人耳聾,五味令人口爽,馳騁畋獵令人心發狂,難得之貨令人行妨。是以聖人為腹不為目,故去彼取此。」前五句正是現代人的盲點,所以羅老師建議民眾不要帶著宗教的包袱去看,而是要去體會藏人工藝師那種單純與認真,而這,正是我們要去學習的重點。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