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希洛!小時候我常呼喚你。沒別的人理我,但希洛永遠陪伴我。」美國六○年代流行歌手尼爾.戴蒙這麼唱着。他不是唯一的特例,很多人會利用想像的朋友填補童年的空虛。最新研究顯示,這類現象比一般人所想的更為常見;約有百分之六十五的孩子表示,曾有幾個月的時間擁有假想的朋友,陪伴自己度過辛苦的成長歲月。
過去,心理學家以為這是心理疾病的徵兆,但現在國際間的研究發現,想像中的朋友對孩子有益而無害。
澳洲維多利亞省拉籌伯大學(La Trobe University)的心理學研究員基德博士(Dr Evan Kidd)對假想的朋友很有研究。他指出,童年期的幻想遊戲與語言、社交、認知能力的發展有着明顯的關聯。
當孩子創造幻想的角色時,似乎可藉此學習溝通技巧,並且從不同的角度看待事情。基德說:「這類孩子能夠體會別人有不同的心態,理解別人的想法可能與自己有差距,所以能夠與人和諧互動。」
(圖/讀者文摘)
一直以來,研究人員以為想像的朋友是學齡前特有的現象;現在他們發現較年長的孩子也有同樣狀況。此外,專家認為一個人小時候若有想像的朋友,終其一生都會受益。依據拉籌伯大學與英國曼徹斯特大學近期共同發表的研究報告,這類孩子長大後,溝通能力較佳,較富創意,也更積極進取。
研究人員目前還在嘗試了解這些優勢究竟為何,並且探討孩子的想像力是否都值得鼓勵、是否真的有益於長大後的生活。基德說:「父母可能會感到不耐煩,尤其是孩子利用想像的朋友逃避責罰的時候。但一般而言,想像身旁有一個朋友是很正常的,父母應以平常心看待。」
台灣精神科醫師鄧文惠曾經有過不少相關臨床案例,她說小孩子年幼時有一個幻想的朋友,對情感的表達與抒發是有幫助的;就像大人心情不好或徬徨無助時,會藉由向上帝或菩薩祈禱來抒發情緒。此外,藉由這個想像中的朋友,孩子有時候可以對父母說一些平常不敢表達的話,以試探父母的反應。
以下請聽聽一些名人分享他們童年時期的假想玩伴。
張兆志,演員、主持人
鏡中的朋友
我有一個住在鏡子裏的好朋友,我從未告訴過任何人。他就像我的大哥,讓身為獨子的我,不再感到孤單。
第一次發現這個好朋友時,我才七歲。當時被爸爸罵了一頓,躲進廁所裏痛哭。哭到筋疲力竭時,抬頭看着鏡子,突然間,我發現鏡裏的人和我竟有着奇妙的眼神交流。我還聽到耳邊清楚的聲音告訴我,以後有任何委屈,都可以找他傾訴。
(圖/讀者文摘)
某次因為一點小事跟父母鬧情緒,我氣得躲回房間,重重地摔上門,「碰!」一聲巨響,連書架上的鏡子都震落地面。我看着摔成碎片的鏡子,好朋友的臉也變得層層疊疊,此時,我感到一個強烈的指令:「拿出紙和筆,寫出你心裏想對父母說的話。」我含着淚與滿腔怒火,開始條列許多我覺得不滿與氣憤的事,寫了滿滿一大張。這時候,我的怒氣其實已消了許多。
「現在,寫出你的缺點,為什麼會讓父母生氣?」雖然我不了解他為什麼要我這麼做,但當我寫完後,我才發覺我竟如此任性,讓父母傷透了心。
從此以後,每當我心情低落,我的祕密好友總會適時出現,和我一起討論如何面對;就連我情竇初開的青少年時期,他也是我追女朋友的最佳軍師。
自從有了這個祕密好友之後,我發現對他有某種依賴。他似乎對我有種神奇的保護作用,分散我對憤怒與悲傷的注意力,也讓我的情緒得到最佳的宣洩管道。
我的祕密好朋友也是我從事表演工作時的最佳導演與觀眾,每當我接到新劇本,總會先對着鏡子向他演練一番。後來,我終於明白,這個從小陪伴我的朋友,其實就是我自己。我只是藉鏡子裏的影像,幻想出一個可以傾訴心事的好友,也藉此發掘自己不同的性格,真正認識自己。直到現在,這個祕密好朋友仍是我最佳的心靈夥伴。
【完整內容請見《讀者文摘》8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