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期文章

新手父母照顧分離焦慮症寶寶

文/郭盈秀;採訪諮詢/台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張雅婷;攝影/陳炳煌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約7、8個月開始有症狀

台安醫院小兒科主治醫師張雅婷表示,寶寶大約在7、8個月大時,就已經開始有表達能力。她進一步說明,此階段寶寶主要有2種特徵:其一,開始分辨得出熟人和陌生人,也就是有依賴的感覺;其二,由於寶寶大腦還未完全成熟,沒有「物體恆存」的概念,以為眼前的人事物消失就是不存在的。


由此可了解,「分離焦慮」幾乎是寶寶成長階段中不可避免的現象。張雅婷醫師表示,症狀可大可小,有時候視寶寶的家庭和人際關係而定,像每年9月新生入學時,在教室門口哭哭啼啼的景象,也是一種「分離焦慮」。但通常到了長大邁入青少年時期後,就會逐漸消失。


從4種跡象觀察寶寶

既然分離焦慮症是寶寶的必經階段,張雅婷醫師表示,藉由平日觀察,父母可從以下4種跡象,了解寶寶是否已有相關症狀。


1.沒看到媽媽會哭

許多寶寶從小受到媽媽的照顧,關係相當親密。因此,當父母發現寶寶一沒看到媽媽就會哭鬧時,就可能是分離焦慮的開始,而另一個最明顯的特徵就是「寶寶很黏媽媽」。張雅婷醫師以她朋友為例,就算在家裡,媽媽只是去了趟洗手間,寶寶都不肯離開她身旁,因此這位媽媽只能抱著寶寶或開著門使用洗手間。


2.不肯被放下來

因為寶寶很黏媽媽,有強烈的依賴感,所以一旦被抱著,往往不肯被放下來,而且一想放下來,寶寶還可能會產生反抗。


3.排斥陌生人

寶寶這時候只會親近熟悉的人,因此面對不熟悉的陌生人不但不給抱、連摸一下也不行,而且有的甚至只要被盯著就會哭。


4.情緒變得敏感

張雅婷醫師表示,有的寶寶睡覺時較敏感,雖然媽媽已經陪著寶寶入眠,但卻在一起身後沒多久,寶寶就突然醒過來,邊哭邊吵著要媽媽一起睡覺。


每個寶寶經歷時間不一

對於父母來說,看到寶寶因為分離焦慮而哭鬧,總是會感到心疼不已,希望這個情況趕快過去。張雅婷醫師表示,每個寶寶經歷的時間長度不一定,主要看寶寶平日的人際照顧關係。


張雅婷醫師進一步解釋,如果寶寶只有單一或主要的照顧者(有的是媽媽、有的是祖父母),經歷分離焦慮的時間會較久,這是因為寶寶下意識會產生「拒絕融入」的想法。如果寶寶是被採取輪流照顧的方式(父母、祖父母、親戚等),寶寶經歷的時間較短、症狀也會比較輕微,最快的大約2個月內就會成熟而穩定。


可能影響寶寶發展

張雅婷醫師表示,被過度關照的寶寶,會比一般孩子容易產生不安感。他進一步說明,這類型的寶寶有3種特徵:無挫敗感、不會自我安慰(如不會自己玩)、沒辦法自己獨處。父母如果沒有注意,將可能影響寶寶日後的發展。


對於寶寶而言,分離焦慮症如果沒有即時獲得妥善照顧,將容易陷入「隨時被拋棄」的恐懼感,整天陷入哭鬧的負面情緒中,不但寶寶累,照顧者(如父母)更疲勞。張雅婷醫師建議,雖然小時候分離的陰影到長大可能淡化,但畢竟寶寶每個成長階段都有需要學習和解決的問題,如果父母沒有積極面對,寶寶的分離焦慮時間將會延長,甚至可能影響到寶寶對人和環境的信任感。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新手父母照顧3原則

1.培養物體恆存概念

寶寶5、6個月大時就會開始注意東西,這時父母可順勢培養寶寶物體恆存的觀念,讓他了解東西看不見並非就是消失。張雅婷醫師舉例,如果將寶寶單獨一人放在嬰兒房時,媽媽離開後,可開著門並適時發出些聲音,讓寶寶知道媽媽一直都在;然後,每3~5分看一下寶寶,逐漸拉長時間,讓寶寶慢慢習慣。


2.適時陪伴,並讓其他人介入

張雅婷醫師建議,平日不要總是把寶寶關在家裡,而要適時地帶出門和外界接觸,增加社交機會。例如有時候帶去公園遊玩(會碰到其他家長和小朋友)、偶而帶去參加家族聚會(認識其他親戚或親戚的朋友),幫助寶寶認知到「家人以外的陌生人是友善的」。


此外,在安全無虞下,父母亦可請信得過的他人協助照顧寶寶,增加親近相處的時間。如果寶寶哭了,父母不要馬上接手,而是要採取堅定的眼神和行為,告訴寶寶這個照顧者是個好人,讓寶寶逐漸熟悉這種感覺。


3.漸進式的時間節奏

和寶寶分離的時間,不宜一下子就拉得太長,這樣只是增加寶寶的不安與恐懼感。張雅婷醫師建議,最好是採取漸進式慢慢拉長時間,如先1個小時,再來2個小時、3個小時……。


此外,不只是在平日清醒時的照顧,父母也需要培養寶寶單獨入睡的習慣,讓寶寶學習睡眠的獨立性與穩定性。張雅婷醫師表示,如果父母將離開時寶寶卻哭了,最好就地安撫(如輕輕地拍拍身體)即可,不要再陪在旁邊入睡。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面對寶寶的照護4祕訣

1.帶寶寶喜歡的東西

張雅婷醫師表示,如果父母必須將寶寶託付給他人(如保母)照顧時,建議幫寶寶帶1~2樣她喜歡的小東西,如玩具、布偶,這樣有助於寶寶專注在他喜歡的事物上,也能舒緩分離的感覺。


2.帶照顧者熟悉的東西

如果寶寶和媽媽很親近,建議也可一併帶上代表照顧者(如媽媽)的物品,如媽媽的衣服。張雅婷醫師說明,這對寶寶來說是個象徵,表示媽媽在身邊不遠處,而且還能分散寶寶對於分離這件事的注意力。


3.記得說「再見」

「再見」二個字對於寶寶而言,是一種非常重要的「承諾」。因此,張雅婷醫師表示,「每一次」父母要離開寶寶身旁,都一定要記得說再見,並且要預告回來的時間(如太陽下山或垃圾車來了,媽媽就會回家)。


4.善用遊戲

如果是大一點的孩子,張雅婷醫師建議可多多善用遊戲,引導孩子更了解分離的概念。像是閱讀故事書或繪本、一起玩躲貓貓等,都有助於強化觀念,理解分開並不是全然的壞事。


(圖片/媽媽寶寶雜誌提供)


應避免的3種禁忌行為

前面提到不少面對和改善分離焦慮症的方法,只要能夠循序漸進運用,都能緩和狀況;然而,父母本身的態度行為也相當重要。針對此,張雅婷醫師提出以下建議:


1.不可表現出驚慌感

寶寶的行為是本能表現,容易產生恐懼的感覺。這時候,父母一定要鎮定,不要寶寶一哭,爸媽也露出驚慌和焦慮,會加深寶寶的不安。張雅婷醫師表示,父母應採取緩和與堅決的語氣,耐心地安撫和向寶寶說明。


2.不能強迫分離

和寶寶分開時,最忌不做任何解釋就默默地離開。張雅婷醫師表示,每一次和寶寶分離,父母都應該解釋清楚原因。


3.避免哄騙

不少大人會覺得,寶寶還小,用哄騙的方式安撫就好。張雅婷醫師提醒,這是很糟糕的方式,因為當寶寶發覺父母總是騙人時,心中的信任感會愈來愈少,可能以後就不會再相信父母的話。


【完整內容請見2010年08月號《媽媽寶寶雜誌》;訂閱媽媽寶寶雜誌電子版】


文章投票
今日訂購者 今日訪客:8055
   尚未登入
帳號(email) 密碼
文章總覽 首頁 雜誌清單 訂雜誌免費贈品 商品區
大量訂購優惠報價 天下雜誌+任選一刊只要2980元 健康休閒類我最優惠!

■注意事項

方案為本站優惠活動,贈品選項為雜誌社活動; 在本站訂閱雜誌的讀者可同時享有。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媽媽寶寶一年6期(雙月刊) (此方案07/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990  
媽媽寶寶雜誌一年6期(雙月刊) 本月特價 0 990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媽媽寶寶一年6期(雙月刊) 週末限量特價 0 990

品名 方案 原價 特價 起訂日期 贈品選項  
媽媽寶寶一年6期續訂(雙月刊)(請提供續訂編號) (此方案07/26止)以收到款項為準 0 990  


雜誌生活網│ 公司簡介system by Twins
新北市汐止區連峰街7號  電話:02-2642-3366  傳真: 02-8646-2240
V