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0年集團市值期中大調查
《今周刊》此次進行第6度的集團市值調查,調查發現,台灣股市的表現,明顯比不上飆漲的2009年。
其中,大集團的表現,也被市值不及千億元的中小集團超越。
在後ECFA時代,該如何解讀這份企業老闆的期中考成績單?
念書時,一想到期中考,大多數的學生會有兩種態度,一種是考前臨時抱佛腳,應付得了考試就好;另一種是認真準備的學生,上課時抄下來的筆記成了同學考前的複習本。不論是何種態度,期中考時,或許可以勉強過關,但到了期末考就會「現形」,不同的態度也會造就出不同的成果,平日一步一腳印的用功準備每次小考、期中考的,最後總是班級裡名列前茅的績優生。
這樣的態度,對照今年以來集團市值波動,有幾分神似。從二○一○年一月十九日,台股加權指數盤中達到八三九五點的年度新高時開始,直到八月二十日,收盤指數到七九二七.三一點為止,就這七個月的時間內,台灣各集團的市值出現不少變化。同時,興櫃市場蓬勃發展已經成為證券市場不能忽略的一環,因此在這次的集團市值調查中,首度把興櫃公司的市值變化納入,以求更真實呈現集團市值的全貌。
只不過,這份集團老闆們的「期中考成績單」,比起去年整年度的表現,顯然差了一大截,看來,大老闆們得要加把勁,把期末考考好,今年的業績才能順利過關。
就調查日期的起迄點來看,大盤指數下跌了將近五.六%,比起從年頭漲到年尾的○九年,相差甚遠。而在這次列入調查的一○五家集團之中,總市值衰退了五七四四億元,衰退幅度約三%。換句話說,辛苦了七個月後,縱使前兩季的GDP(國內生產毛額)成長率接連創下一三.七一%、一二.五三%的新高紀錄,但每個上市集團的市值,平均衰退了五十五億元。
為什麼會這樣?「政府的態度絕對是關鍵!」國票投顧總經理王博文提醒,去年投資市場的好光景,除了各國央行連手降息,造成一波資金行情之外,為了刺激需求,世界各國政府也大幅度舉債,期望能透過擴大政府支出來拉抬經濟成長。
「到了今年,資金行情也許還在,但是去年拚命借錢的國家,今年的問題變成如何還錢。」王博文觀察,今年以來,各國政府談論的都是如何削減預算以減輕財政負擔。「少了支撐力道,市場當然會比較不穩定。」
期中考現象一:中型集團成市場新寵
回頭看各集團的成績單,更可以看出此刻的混沌未明。在三十八家市值超過千億元的大型集團中,市值成長超過一○%的只有九家,維持正成長的也只有十五家。從數字來看,這些大型集團,在今年似乎已不受投資人青睞。其中,唯一讓人驚豔的,就是在一片衰退中反而逆勢成長的宏達電,市值增加超過兩千億元,遙遙領先所有集團企業。
「他們的機海策略奏效了,」王博文觀察,「宏達電產品線夠廣,等於每個市場區隔都能滿足,即使同樣使用Google的作業系統,還是比其他智慧型手機業者占優勢。」
雖然大集團的期中考不太好看,中型集團的表現卻相當亮眼。同一時段,介於千億元到百億元之間的五十五家中型集團,市值呈現正成長的達到二十六家,在數量與比例上都高於大集團。換句話說,當大集團的表現不若以往時,中型集團接棒演出,成為市場新寵。
但元大投顧副總經理鄭宗祺也提醒,「不要忘了,去年是很反常的。」他觀察,當股市要從谷底翻升時,投資人最先買進的,往往是大型的產業龍頭股。「這個邏輯很簡單,如果景氣回春,訂單一定先往產業龍頭跑,進而帶動股價。」他解釋,進入二○一○年之後,投資人如要獲利了結,自然也會先賣這些大公司的股票。
但中型集團得以冒出頭,原因不只是大集團表現疲軟。如在中型集團漲幅排名第一、第二的中天與震旦,前者是國內生技產業的新星,後者則深耕大陸辦公室系統家具市場;而這次從百億集團逆勢晉升到千億元、市值成長近六成的潤泰,更早已在大陸的量販店市場中撐起半邊天。
期中考現象二:興櫃貢獻效應不容小覷
「大集團幾乎都是跟著景氣走,整體好就很好,」鄭宗祺觀察,善於尋找利基市場的中型企業,成功關鍵就是彈性。他解釋,「只要能夠找到大集團不願意或者做不來的利基市場,中小企業也會有成長空間。」
獵豹財務長郭恭克則提出不同的看法,「中型集團冒出頭,可以看出全球消費趨勢的變化。」他說,「大集團的市場以歐美為主,中小型集團則以中國或是亞洲地區為主,從集團市值變化,可以看出全球消費板塊改變的軌跡。」
這次調查由於首度納入興櫃公司計算,許多集團真正的實力也因此曝了光。如明基集團,興櫃公司家數就占了整個集團近一半,貢獻將近六分之一的市值;力晶集團的四家興櫃子公司:力旺、奕力、晶相光與瑞晶,占集團的市值更超過六成。
深究各集團的興櫃公司表現,恐怕也會顛覆一般人對集團好爸爸的印象。明基的五家興櫃公司中,只有兩家公司的市值維持正成長;宏碁的兩家興櫃公司,更是全部呈現衰退現象。
難道好爸爸一到興櫃市場就無用武之地?「比起來,興櫃的資訊比較不透明,」鄭宗祺解釋,興櫃公司不必公布月營收,也不用每季公布財報,資訊不如上市櫃公司透明;但從集團策略觀點來看,王博文反而認為,觀察集團在興櫃的布局,可以找出未來的發展方向。
王博文指出,許多集團在興櫃養的小公司,目的不見得要馬上獲利,只要認為有前景,隨時可以把原本公司內的部門切割出去成立子公司。「一家公司越來越大,難免有大鍋飯心態;小公司才能保留創業的拚勁。」...
《今周刊》714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在股市痛賠 他如何東山再起/掌握強勢心法大賺三億的告白
◎封面故事:問卷調查 別讓情緒干擾你的投資決策/1000名營業員指出四大投資心魔
◎特別企畫:2010年集團市值期中大調查查/全球消費板塊挪移
◎焦點新聞:裝神弄鬼炒股 金管會展開調查/唐鋒漲七倍 真奇蹟還是假神蹟?
◎個人理財:新末日博士魯比尼的全球經濟大預言/尋找危機時代的投資新機會
◎話題人物:讓全球半導體巨人害怕的「白髮魔鬼」/立錡謝叔亮:我們笨 所以落實每一個小細節
◎焦點新聞:龍巖打敗國壽 搶下台北金融中心大樓標售案/殯葬大亨李世聰 陰宅能當豪宅賣
◎焦點新聞:100億元押在一位陪審團員身上/友達的官司豪賭 勝算微乎其微
◎今周特刊:找出最會賺錢的金「基」母/靠A咖基金滾錢 九年財富倍增
◎彭博商業周刊:基金、汽車、口紅、球鞋 哪種品牌知名度最高?/人氣商品大調查
【本文未完,更多內容請見《今周刊》714期;訂閱今周刊電子雜誌】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