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像一下,如果回到家,隨身拿出手機就能無線遙控電視開關,將手機影音照片圖檔等資料上傳至電視觀看;接著,透過電視連上網路Facebook或YouTube等社群網路,與朋友進行線上聊天,甚至利用手機控制電鍋、冷氣等家電產品,這就是明日世界智慧家庭的新面貌,但值得注意的是無線傳輸技術是潮流,將取代過多的有線傳輸線與插槽。
60GHz 將是影音無限傳輸主流規格
數位智慧家庭鼓吹多年,中國大陸甚至大力推動三網合一,都是希望盡快形塑下一個世代家庭的發展,粗估至明(2011)年全球數位家庭產值將高達461億美元。這樣龐大的商機魅力吸引包括Google與蘋果(Apple)的積極投入爭食,例如Google TV以及蘋果近日傳將推出iTV,其中機上盒就是委託台廠和碩(4938)代工生產,2大網路與IT大廠同時進軍智慧家庭市場,預料將加快整個供應鏈與消費端蓬勃發展的榮景。
拓墣產業研究所雷德顥表示,目前家庭無線傳輸技術大致分為3種規格,一是WHDI,二是WiHD,三是WiGig。其中WHDI因頻段僅5GHz,傳輸速度為3Gbps,但因現階段價格便宜,市占率高達7成。其次WiHD與WiGig頻段分別達60GHz,傳輸速度達10~28 Gbps與7Gbps,儘管目前價格高昂,但未來發展比較受到矚目。但WHDI與WiHD係由家電廠商例如LG、飛利浦(Philips)以及Panasonic等結盟為主,強調以電視發展應用服務;而WiGig則由摩托羅拉(Motorola)、博通(Broadcom)以及諾基亞(Nokia)等IT與網通廠聯盟,主張以PC為中心,連結各裝置同步化應用。
雷德顥指出,Google TV與iTV就是採用WiGig技術,主要Google與蘋果都有手機產品,利用手機WiFi技術結合WiGig將成為未來智慧家庭最佳組合,尤其蘋果已經確定明年會大力推展iTV產品,預料WiGig會快速成為主流規格。當然也有廠商同時將WiHD與WiGig技術整合,也就是說,WiHD仍是無線視訊網路最佳解決方案,而WiGig可做為支援資料和應用,彼此成為互補。
無線傳輸晶片 須降價引爆需求
智慧家庭在後世博備受產業界看好,無線傳輸技術的發展性也很有潛力,那麼台廠在供應鏈居於哪種角色與地位?據了解,台廠目前從晶片端到模組都有著墨,晶片現階段仍掌握在國外大廠中,不過,聯發科(2454)已經計畫生產,且更是WiGig聯盟技術規格制定成員,是台廠參與國際性規格制定首例,其次就是模組幾乎是台廠天下,包括友旺(2444)、正文(4906)及海華等已投入開發。
海華研發處長張敬祥表示,目前WiHD與WiGig無線傳輸晶片價格約40~50美元,若以40吋LCD TV成本結構計算才具有競爭力,這也是無法爆發規模經濟量的主因,預期至2012年晶片價格降至20美元時,可以大舉內建至LCD TV後,60GHz的市場需求將大幅成長。今(2010)年尚未見到台晶片廠包括聯發科、雷凌(3534)、瑞昱(2379)等有出貨情形,不過,預計明年開始會有小量出貨,尤其蘋果iTV的推出後,會加快供應鏈產品增溫的情形。若和碩取得蘋果iTV的訂單,市場粗估明年出貨量可達700~800萬台,台廠相關包括晶片廠與模組廠都可望因此受惠,且市場傳聞未來iTV可利用iPhone與iPad當成遙控器與電視進行互動,而主要無線傳輸技術就是WiGig,以求達到高畫質與高資料傳輸的需求。
事實上,除了蘋果與Google大廠推動無線傳輸智慧家庭市場外,最值得注目的還是中國大陸積極發展的三網合一政策,將有線電視、電腦與通訊整合,其構想與原理幾乎與無線傳輸智慧家庭的模式相同,若預估今年中國大陸的LCD TV銷量900萬台計,內建無線傳輸技術的LCD TV滲透率預期可達10%,明年會成長至30%,2012年時即會突破50%,龐大商機值得台廠提前布局。
早在幾年前微軟(Microsoft)就一直藉由Xbox360遊戲機的平台,希望打入家庭客廳數位化目標,但並不是十分成功,蘋果先前也曾推出LCD TV,效益也不是很高,此次捲土重來主因技術與市場環境都已臻成熟,各品牌大廠誰先卡到位,未來在智慧家庭的數位化裝置整合具有戰略性籌碼,不怕市場大餅爭食不到。台廠也是處於相同處境,跟對品牌大廠與跟對規格技術同樣重要,都是攸關未來業績成長動能重要關鍵...。
※理財周刊523期更多精采文章:
◎封面故事>IPO震撼效應 強股出列
◎封面故事>晨星掛牌 將激起IC設計比價效應
◎新聞熱線>佳醫總裁傅輝東心情愉快 營收成長且布局大陸成形
◎新聞熱線>寶利徠宋一新:狐彎鏡片再造藍海
◎特別企畫>林世閎 金格少主求創新 目標中國大陸
◎特別企畫>張元賓 帶領富喬走出框架 業績登頂
◎產業櫥窗>蘋果iTV推出 智慧家庭商機加速成形
◎理財教室>CTA期貨基金 多空操作皆宜
◎本周關鍵強股>半年報效應 主導盤面主流強股
◎全球理財觀>歐美景氣存慮 考驗台股下半年盤勢
【完整內容及圖表請見《理財周刊》523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