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察幼兒的成長,看起來似乎無所事事、摸東摸西,但常有驚人之言或之舉。成人想不通他們是怎麼學到的。
探索,意指與環境互動過程中孩子得到知識。長久以來,人以自然為師就是探索學習,例如觀察大鳥展翅翱翔、蜜蜂築窩,而後製作出科技產品。人文領域也一樣,舉頭望明月就帶出許多遐思與動人的作品。自然界雖沒有直接教導,但顯然是最好的老師。相信探索能帶出學習力的人會說,教學中依靠老師傳授知識,學生的自主學習能力被剝奪,學習會變得依賴且無趣。因此,當探索風吹到教室裡,特別是自然學科,老師講述變成剝奪學生學習的眾矢之的。
研究指出,若只比較學生自行操作和老師講述對自然科學成就的影響,學生操作是稍勝一籌;但對於自然科學概念的學習,學生不一定學得比較透徹,例如控制變因。
控制變因指的是釐清有哪些因素會影響所觀察到的現象,是科學思考推理中很基礎的能力。有一篇關於教導四年級學生控制變因的研究,研究者設計了老師講解(包括老師操作實驗)、學生操作,以及老師講解+學生操作三種教學實驗。結果很清楚看到教學上兩者並重(老師講解+學生操作)的成效最優,不但有立即效果且成果持續,對高成就與低成就學生皆有幫助。原因就在於學生自行操作若有困難或產生錯誤時,需要有人儘快回饋,使他知道如何往下一步進行;只講探索和動手做,學生花時間在嘗試錯誤中,不如有老師先示範。而只有老師講解,學生沒有機會親自參與科學推理歷程,結果最不理想。因為動手後學生才能明白老師所說的是什麼意思,將聽到的和動手做的融合在一起。
在教室裡常看到的是老師帶學生到實驗室(或在教室),把材料發下去(或每組組長上台領),學生就開始操作。老師雖會巡視並幫助有困難的學生或糾正錯誤,但這是學生先操作,與老師講解後學生再操作不同。每個人都有先備知識,看到同一件事會有不一樣的反應。例如讀到「柯華葳」三個字,有人想到的是男士、老人、外國人,有人讀成柯華「盛」、柯華「茂」等。同樣,學生拿到材料會以自己過往經驗來操作。若老師先講解這些材料背後要展示的科學概念及操作順序,學生注意力被聚焦,抽取腦中類似的知識,較能在相同的軌道上思考與操作。
這是自然科學的操作。藝能科的操作呢?藝能科講究創意,需要放手讓學生做,但若需要操作工具,我相信示範有助於學生摸索,也不妨礙創作。
全是講解或全是動手都不理想。老師的專業在於知道什麼時候該說,以及說些什麼,專業的老師更知道什麼時候要讓學生自己操作。
【完整內容請見《親子天下》2010年09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