自二十世紀初,老上海有了廣播電台、留聲機、唱片與電影產業之後,周璇可以說是中國早期的娛樂工業裡,最炙手可熱,也最謎樣的大明星。不論是身世婚姻、精神狀態、情感歸宿,歷來各種八卦與傳記,從她紅遍的三○年代到急症謝世的二十年間,從未停止過對她的窺伺探詢,坊間也沒有停止過她的各種傳聞。
周璇的出生於一九一九年,謝世於一九五七年。在她逝世逾五十年後的今日,我們仍然藉由許多方式,記憶著周璇以及她璀璨多變的音樂。數十年來,兩岸三地屢屢拍攝電視連續劇、電影、舞台劇,一再提醒我們這位歌女奇特而戲劇性的一生;去年最引人注意的電影之一,李安的《色‧戒》,更是明的暗的、以各種方式提示著與女主角王佳芝同樣時空背景的這位演藝圈第一女紅伶。《色‧戒》裡,最明顯與周璇有關的部分,就屬王佳芝溫柔婉約的連唱帶演,以一曲〈天涯歌女〉讓鐵石心腸的易先生眼眶泛紅;而麻將桌上的爾虞我詐,若是少了背景中黑膠唱盤播放出的〈漁家女〉與留聲機特有的沙沙聲,絕對無法營造出老上海的暈黃氛圍。這兩首歌曲的原唱者正是周璇,分別出自於周璇主演的一九三七年的電影《馬路天使》,以及一九四三年的電影《漁家女》。不僅如此,《色‧戒》電影的前半段,一群熱血青年在校園裡演出愛國話劇的那一幕戲中戲裡,王佳芝扮演的角色名為小紅,而這個名字正是周璇在那部使她一飛沖天的《馬路天使》中的名字,更是她被周家收養之後,自幼的小名。即便在李安的電影裡,周璇的功能祇不過是襯托老時代風情的底色,然而這也顯示出,我們非得藉由周璇與她的歌,才能回到過去那個烽火遍地、卻又歌舞昇平的大時代。
周璇在中國歷史的傷痛裡
年輕周璇的走紅,素來認為與電影《馬路天使》的上映,有著密不可分的關係。影片拍攝出社會的動盪與市面的蕭條,上下階層之間巨大的落差,在夾雜著歡樂與辛酸的氛圍中,以苦雨淒風的悲劇結尾。更重要的是,這部電影生逢其時,上映的前兩周中國正遭遇蘆溝橋事變,老百姓承受的羞辱與艱困清楚地呈現在《馬路天使》裡,順勢使得在片中扮演流離失所的少女的周璇,被苦難中的觀眾們投射以切身之痛的同情。由劇情來看,女主角小紅的現實背景與周璇十分的相似||離鄉背井、失親、貧窮、賣唱、甚至名字也與她自幼的小名一樣,加上兩首插曲〈天涯歌女〉和〈四季歌〉唱得饒有韻味,受到學院派出身的作曲家賀綠汀大加讚揚。巧合地讓人吃驚的是,女主人公小紅並非以周璇的經歷為藍圖,祇是「恰巧」讓她演出,加上賀綠汀在寫歌時並不知周璇所擁有的歌唱才能。彷彿受到命運之神的眷顧,這些巧合在周璇初次又演又唱時發生,為她順利打下了日後「每片必歌」的基礎。
一九五二年,周璇因著「精神耗弱」之故,住進了精神療養院。在上海精神病療養院院長蘇复的回憶文章中,他談及周璇在精神病院裡的生活,認為她長期呈現的精神狀況為「不言不笑,不與外界接觸」、「情感淡漠,脫離現實」、「有時與她交談,她則沉默不語,或是答非所問,言語支離破碎」,直到五七年一月才開始好轉。當年五月左右,她已能接受報社記者的採訪,還為廣播節目錄了音,並且在六月中接受了中央電視台的採訪。應朋友之要求,周璇在電視上唱了歌曲,再次證明了自己已然康復,並且渴望再次踏入演藝事業,她所選唱的,還是這一首〈天涯歌女〉。綜觀她的一生,雖然唱過約兩百五十首的歌曲,然而她幾乎沒有向朋友與記者們提過〈天涯歌女〉和〈四季歌〉以外的歌曲,諸多事體皆可見〈天涯歌女〉對於周璇而言,有著極為特殊的情感與意義。
相較之下,《色‧戒》裡的〈天涯歌女〉,與《馬路天使》裡的〈天涯歌女〉,在聽覺上有著相當的差異。同樣的一首歌,在《色‧戒》裡,王佳芝的嗓音接近現今聽眾習慣的音域和音色,較為低沉、圓厚,同時稍稍借用戲曲的身段動作、裝飾音和咬字的方式。而在《馬路天使》裡,周璇表演了兩個不同的版本,第一次的中快板使用了較多樂器,二胡、琵琶、大胡、梆子,氣氛歡快而明亮,象徵著男女主角未被戰爭波及的、兩小無猜的青春愛戀,周璇的聲音又尖又高,正是張愛玲所說的「小妹妹聲」;第二次的〈天涯歌女〉轉為慢板,對應著男女主角之間的悲傷低氣壓,僅有的兩種拉弦樂器伴隨著滿臉鼻涕眼淚的女主角歌聲,周璇使用了較為粗低幽暗的嗓音,使得原本甜蜜恩愛的情歌,在衝突的場景中,突然顯得淒慘萬分。三個不同的版本,展現出三種不同的張力,無怪乎這首〈天涯歌女〉能夠如此獲得唱過數百首歌曲的周璇的青睞。
周璇在觀眾記憶裡的苦命
把每一則周璇傳記或報導加起來,透露出的訊息總歸一句「命苦」。周璇成名後,她光彩之下的悲慘背景惹動了數不清的作家同情,繼而產生為數不少的傳記與報導。然而,從她做為演藝圈大明星的三、四○年代,直到事隔多年的今日,各本周璇傳記的手法無一例外的都是虛構的小說體||或是虛擬周璇的生活事件,或捏造周璇與他人的對話,或揣測周璇的感情歸屬、精神狀態與情緒起伏||總之,作家發揮豐富的想像力與創造力,從而滿足大眾讀者對於明星的好奇、對名人私生活的偷窺慾望,這一切都是以她的「苦命」為基準。
的確,時至今日,後人對周璇最粗略的印象,總是停留在她被造化捉弄的人生。身世不明,離婚,情變失財,接連未婚生子,精神耗弱,到出院後驟逝,這一連串事件拼湊起來的周璇生命歷程顯得荒誕得不夠真實,使得周璇的「真實面貌」比她在戲中的角色,以及她在歌藝上的成就,更讓人好奇,加上她有意識的自我防衛與形象操作,這位大明星如謎霧一般,難以捉摸。
周璇在矛盾裡的天涯歌女
一九四三年至一九四九年,是周璇演藝生涯的高峰時期。不祇每一年都有許多叫好又叫座的電影上映,她既能演、又能歌,宜古宜今的外型又上相,在那個無片不歌的年代裡,周璇可以說是票房的保證。而電影上映之後,連帶的隨片插曲也都極為暢銷;當時的記者是這樣報導的:「單單她的版權收入,一年也要近兩千萬元之數。」無怪乎周璇在電影裡的插曲數量有時多達八九首,居所有明星之冠。
但是在這幾年中,從她的相關報導中旁敲側擊,約略可見其精神狀況的不穩定。矛盾但也合理的是,周璇愈是神秘、冷酷,愈引起大眾對她的喜愛。以下前兩則報導中,顯然她的精神狀況已現異樣,卻一直以為(或讓觀眾以為)她患的是神經方面的毛病。周璇面對觀眾時口氣的冷淡,揭露著她敏感緊繃的自我保護:(以下為周璇與讀者問答節錄)
問:你自從走上螢幕生活後,感到有什麼特殊的進步(除唱歌外)?
答:沒有!
問:你的人生觀如何?
答:做人本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所以要好好地做像一個人。
問:你從影以來喜歡和哪位男演員合演?
答:演員以「服從」為天職,怎容私見呢?
問:你的簽名照可否送我一張?這是我最希望的!
答:暫時無以從命!
問:你平時喜歡和什麼人接近?你討厭哪一些人?
答:人人為我,我為人人,說不上喜歡和討厭。
問:小姐本名為周小紅嗎?周璇藝名為何人所取?
答:叫周小綠也未嘗不可,璇乃自己所取。
很明顯地,文字的口氣相當不客氣,並且非常保護自己,許多答案大打太極拳,毫不留情地拒絕回答,任何與自己有關的資訊都吝於提供,但她的謎樣與冷若冰霜,更加引起當時市井小民對「大明星」的好奇。
周璇在上個世代的風華裡
做為頭牌紅星的時間長達二十年的周璇,貧窮和淒婉的形象卻如影隨形的跟著她。人們看待她的方式,或許是津津樂道,又或是嗤之以鼻。在喜愛她的人看來,周璇代表了上個世代的風華,但在另些人眼中,周璇祇是一介歌女,在演藝圈中演戲、唱歌以求生存。但無論如何,在艱困的那個年代,她以歌聲給予人們鼓勵與安慰,一直到世局驟變;在她溘然謝世多年後的今日,我們仍然能聽見周璇悠悠地唱著她的歌,以她的生命與她的歌曲,繼續標誌著過去的繁華與摩登!
(作者為交通大學社會與文化研究所博士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