蘇貞昌的白皮書 清清如水
(圖片提供/新新聞)
三月初宣布投入台北市長選舉的蘇貞昌,提出「台北超越台北」的口號,讓市民期待這一場超級首都大戰的即將到來。然而,半年過去,蘇貞昌至今僅提出五個市政白皮書與議題觀點,且多鎖定在較無爭議的面向,屠龍刀沒有出鞘,反而選擇「冷戰」;比起阿扁的扁鑽、謝長廷的沙西米刀,的確截然不同。
民進黨以選舉起家,個個驍勇善戰,特別是組織沒有國民黨嚴密,因此文宣戰幾乎是打得虎虎生風,更被政、學、媒界引為探究的話題。這次蘇貞昌的冷戰,或許外界認為他是「獨孤求敗」;但如果他最後能夠取勝,這種對選戰的冷處理模式,鐵定又將成為綠軍未來在北市長選舉的指導方向。
從蘇貞昌對市政的論述,可以很清楚的發現,他打的是一場沒有煙硝味的選戰。《新新聞》在一二二九期的報導中就指出,蘇走的是穩健中道的選舉方式,目的在於吸引中間選民,而這又緣於他本身的條件,不似謝長廷與蔡英文能夠取得李登輝與台聯的支持,因此競選模式不得不採取「中性戰法」。
有前新系在背後力挺的蘇貞昌,施政能力在政壇上算是高手,他嚴謹的任事態度、積極的辦事效率,在台北縣長任內,讓縣府員工分秒都上緊發條,魄力展現在縣政的推動上,被譽為是「酷吏」型的首長。特別是他沙啞的嗓音,宣示對政策的執行時,具有讓人激賞的共鳴音符。
沒有牛肉,也少了魄力
祇是,轉到台灣首善之區的台北市,蘇貞昌不但身段改變,政見也趨向柔軟,讓人完全感受不到「衝、衝、衝」的存在。陳水扁在最新一期的《蓬萊島》雜誌撰文指出,他相信蘇貞昌是真的在選台北市長;但是,如果是選真的,政策白皮書怎麼會出得如此之慢?距離投票僅剩兩個月,重要政策都沒出爐,要選民如何判斷良莠?
蘇貞昌推出的第一道政策白皮書,談的是「校園安全」,然後是「老人福利」、「綠化政策」、「婦女與兒童家庭政策」及「教育政策」等。這些議題,老實說,並沒有政黨之別,不論藍、綠執政,都會有這些政策。嚴格講,這五本白皮書,作文比賽的成分居多,並沒有切中市政的最核心。
至於議題觀點,第一道難題是「松山機場」,這個被國民黨活化的首都機場,民進黨曾主張遷建,郝龍斌在五月中以此向蘇叫陣,結果蘇隨即「拿香跟拜」。其次是ECFA,藍營一度要蘇貞昌表態支持與否,蘇貞昌低調數月,在民進黨「六二六大遊行」前,被迫表達「目前反對」。但是蘇採取將ECFA連結到台北市的服務業,算是高招;畢竟此族群的人口多,影響力不小,以致讓蘇在ECFA議題上側身閃過。
不過,因為松山機場與ECFA並非台北市可以自己解決,因此民意也沒有逼問蘇貞昌的終極態度。直接攸關市政的,蘇目前祇對「捷運文湖線」提出主張,認為應該增加載運量,卻鮮少對郝市府管理鬆懈或意外頻傳等弊端,拿出以往作為首長應有的魄力,亦讓人費解。
其他像是垃圾處理,人行道垃圾桶的增減,因為議題太小,甚至不是一個大市長應該管的事務,也就引起不了話題。祇有較受詬病的忠孝西路公車專用道,蘇貞昌抨擊是豪華路障,當選後會立即拆除,才有點像是原來的蘇貞昌。然而,忠孝西路能影響多少台北市民,實在讓人好奇,蘇貞昌把魄力放在這裡,視野又顯得狹隘。
進退兩難,被自己困住
事實上,台北市政的核心點,不外乎經濟發展、都市更新、交通便捷與人文提升等。蘇貞昌對於失業率、高房價、台北金融街,對老屋拉皮、城市美學、區域均衡,對貓纜、路平、新生高與建國高,對古蹟保存、藝術表演、知性文化等,似乎都還在研擬階段,甚至還看不到所謂的「願景」,要市民如何認知什麼是「台北超越台北」?
當年謝長廷在總統大選時說「選輸退出江湖」,到現在謝還被困在這句話裡而「退出江湖」。擔任過行政院長的蘇貞昌,是綠營中最受期待的未來總統參選人,卻在台北市長選戰中被迫說了半年「當選後做滿任期」的誓言;一旦「衝衝衝」真的衝上市長寶座,恐怕就像謝長廷一樣要被自己的話僵住。
想以冷戰來冷卻藍營投票動力的蘇貞昌,在花博爭議幾乎打趴郝龍斌的時刻,面臨到很有機會奪回綠營失去十二年的首都執政權,卻顯得高興不起來。若要避免被鎖在台北市,他必須逆向把選戰打熱,促成反效果;但民進黨台北市議員莊瑞雄這些「花博專家」卻已經打算收手,此時的蘇貞昌再吹起進攻號角,將與他的冷戰策略形成強烈對比。
在進退不得的情況下,讓缺乏實質牛肉、又顯得不痛不癢的政策白皮書主打選戰,這樣的蘇貞昌,將很難超越台北。
【完整內容請見《新新聞》1230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