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芳明(以下簡稱「陳」):從《行過洛津》、《風前塵埃》到這冊《三世人》,可以看見你對台灣歷史的解釋。先不進入你的小說,我比較好奇的是,涉獵這麼多的掌故野史之後,你對台灣歷史從清朝到日治,以至戰後的演變,最能夠衝擊你的力量是什麼?經過那樣豐富而辛苦的閱讀,你最大的收穫又是什麼?
施叔青(以下簡稱「施」):回答之前我想先向你這老友表示深深的謝意,當初是受了你的激勵,要我這個台灣的女兒用小說為台灣史立傳。十年下來,頭髮寫白了,日子卻沒有白過,對自己、對你有了交代,心裡覺得踏實。
「創作過程本身就是在與自己的靈魂進行一場決鬥,在即將被擊敗之前,發出恐懼的尖叫。」
這是班雅明對波特萊爾寫詩時的形容,我把它用到自己身上,寫作過程中不斷地發出尖叫,最慘烈淒厲的叫聲還不是對自己創作力的質疑,而是「二二八」事件對我的衝擊。閱讀這段歷史資料時,往往看了幾頁就掩卷不忍往下看,太慘了!我向白先勇前輩討教,他建議我不要把事件發生時的台灣孤立來看,而是應該放開視野,放到當時整個中國的狀況宏觀地來看這事件,就不會那麼難過了。
可惜我無法那麼超然。明知小說是藝術,太一面倒的敘述,太感情用事無法把小說寫好。夏志清先生在評魯迅的小說,有一句話極為中肯:
「個人的喜怒哀樂已經淨化,所以好。」
我再是淡化情緒,還是把「二二八」和納粹的屠殺寫在一起,「傷逝」一章,我用一個被囚禁在集中營的猶太人向衛兵要水喝被拒絕作為開頭。
「為什麼?」
「在這裡,不需要理由。」
「二二八」殺台灣人不需要理由。
最大的收穫是把台灣史(正史、野史)大致讀了一遍。
陳:如果從現代化歷程的觀點來看,你這部小說其實是在描述台灣社會在1920年代至1940年代的生活變化。其中的女性角色王掌珠,似乎是撐起整個故事的一個註腳。從養女到自我解放,從書店店員到模仿日本女性,從一位電影愛好者變成中國白話的愛好者,處處都可看到台灣歷史的轉折。在小說中掌珠以五個片段出現,似乎與前面兩部曲的手法不太一樣,不再以女性角色作為故事主軸。為什麼會有這樣的變化?
施:我一直有個願望,想好好描寫一個充滿了生命力、淺識可愛,最具台灣味道的女性,她出身農家,充滿泥土味,可又不能讓她局限於鄉土,必須走出去,見識都會文化,打開視野,才可能提升。
我剛到香港參加文學節,演講文學作品中的城市質感,近代中國文學作品中,鄉村往往被形容成為簡樸、單純,卻同時也狹隘、愚昧,都市雖充滿野心欲望,卻也是進步、文明現代化的象徵。
掌珠參加文化協會的婦女運動,開始覺醒,到台北文化書局當店員,蔣渭水的衛生手冊,使她不再視女人的身體為不潔,自食其力經濟獨立的她,迷上電影後,她想當女辯士站在女性的立場來說明劇情,找回詮釋自我的權利。
掌珠先後穿過大襟衫、和服、洋裝、旗袍,「二二八」之後又變回穿大襟衫,這二十多年的台灣她走了全過程。每個時期她都告訴自己:
「我就是我所穿的衣服的那個人」,到底她是誰?一個大問號。
掌珠要用自己的身世寫一部小說,小說中的小說,在歷史與虛構之間,什麼才是真實?
陳:你的歷史小說,往往可以發現真實的歷史人物,例如從事文化運動的蔣渭水,參與農民運動的李應章、簡吉都成背景人物。這次故事的主線則是以虛構的施寄生、施漢仁、施朝宗的家族三代為中心,分別代表日治時代三個時代的典型。你以男性為中心來說故事,是不是企圖轉換你的語言技巧?
施:我倒沒蓄意,也許不自覺吧!
這段歷史太過複雜,我決定用主題式的方式來處理,不想架構單一情節故事,由一個家族來串連,而是創造了幾組有代表性的人物,利用服飾、博覽會展覽、事件、觀念,單獨以章節處理,人物不一定有相互之間的關連,像拼圖一樣,拉開這二十年台灣社會的展軸,探索台灣人的生存情境,歷史狀況不是一種背景,而是一種人類情境,昆德拉說的。
幾組人物最先想到施寄生,這個前清秀才,堅稱要做他自己,用文言文寫漢詩,不學日語,不用白話文。盧溝橋事變後,被壓抑久矣的漢文被日本當作促進日華親善的語言工具,替日本宣揚軍國主義政策,被東洋殖民主義滲透嫁接,扮演興亞文學的腳色。
施寄生的舊詩重又找到發表的園地,他以為漢文起死回生而沾沾自喜,突然從百無一用的棄材變成棟樑,卻不知道其實只是被利用而已。
陳:小說分為三卷,每一卷都以樟腦的擬人化獨白作為楔子。曾經被嫌惡的臭樟,由於具有腦腺,而被發現可以製成樟腦、樟油,突然翻身成為香樟,受到日本統治者重視而成為獨占的專賣事業。以樟樹作為整冊小說的隱喻,是不是在強調台灣歷史充滿太多隱晦的意義?
施:樟樹擬人化,台灣命運的隱喻。
砍下來的樟木片,焚熬得到含有雜質的樟腦,必須經過連續蒸餾,將不純的夾雜物分離,雜質驅逐殆盡後,昇華成為純度高的精製樟腦,將色如白雪的粉壓榨成結晶塊。小說中的醫生,他的日本化過程等於樟腦製作的過程。
台灣的樟樹小兵立大功,賽璐珞成為製造攝影的底片,卓別林風靡全球的喜劇是以無數在台灣山林遭原住民出草的漢人腦丁的生命換來的。
※延伸閱讀:
‧和靈魂進行決鬥 (中)
‧和靈魂進行決鬥 (下)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十月號312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