行動銀行開啟金融業 破壞式創新
從存款查詢、匯率查詢,到轉帳、買賣基金、繳水電與停車費,甚至是貸款,以後大可不必趕三點半的銀行關門時間,在智慧型手機上,這些應用現在通通可以一指搞定。不論身在何處,銀行的大門永遠為你而開,這就是行動銀行服務為生活帶來的改變。
去年年初,台灣的銀行業龍頭國泰世華內部開始產生行動銀行服務的提案,卻始終得不到資訊長章光祖認可,「我們十年前就有過行動銀行了,那時候失敗,現在又有什麼不一樣?」
有一天,章光祖定居美國的女兒拿出她的iPhone,興奮地向老爸展示她所用的美國銀行行動應用軟體。「一開始我還覺得不怎麼樣,」章光祖笑著說,不過仔細研究,才發現這和以前台灣談的行動銀行完全不同,「真的很不錯。」
從今年中開始,包括中國信託、國泰世華等不少銀行用戶都陸續收到簡訊,告知行動銀行服務已開通,iPhone或Android手機使用者已可開始下載免費的應用軟體。在國外早已蓬勃發展的行動銀行服務,終於在台灣開花結果,這要歸因於iPhone帶來的智慧型手機熱潮,讓銀行業者重新思考行動服務的重要性。
行動銀行並非全新名詞,卻是改頭換面、重新出發。約在十年前,不少銀行就已和電信業者合作,提供針對GSM手機的智慧型SIM卡(STK)行動服務。
當時的功能很陽春,僅包含基本的帳務查詢、分行查詢,無法做到即時交易。而且當時手機上網不便、螢幕超小,且需將身分、帳號寫入SIM卡,連線也沒有全程加密,安全風險高,還需熟記簡訊代碼對應的功能,很快便宣告失敗。
過了幾年,業者又發展出透過WAP瀏覽器的行動服務,但同樣必須透過按鍵操作,加上當時在2G網路的環境下,連網速度相當慢,同樣不便,行動銀行服務又沉寂了幾年。
智慧型手機用戶平均年收入較高的特質,也促使銀行將這群用戶視為重要的客群之一。根據尼爾森公司今年第一季市場調查結果,有五一%的美國智慧型手機用戶家庭年收入在七萬五千美元以上,遠高於平均五萬兩千美元的美國家庭年收入。
雖然台灣才剛起步,但行動銀行在歐美地區早已是受歡迎的服務。以美國最大的銀行業者美國銀行(Bank of America)來說,自發展行動銀行以來,用戶數快速增加,從去年六月的兩百六十萬人,快速成長至今年三月的四百萬人,短短九個月時間,成長率高達六六%。另一家積極發展的USAA(United Services Automobile Association),行動銀行用戶在今年第一季也較去年第四季成長二一%。
除了較普遍的轉帳、查詢功能外,美國業者大通銀行(Chase Bank)則推出創新應用。在最新版的iPhone應用軟體中,加入支票存款功能,只要將iPhone對著支票拍照,錢就會直接存到使用者帳戶。此外,只要輸入電子郵件帳號,還可透過這個應用程式付款給朋友。
不只是銀行要將應用放上手機,也有手機業者希望自行開創金流服務。全球最大手機業者諾基亞(Nokia)在去年出資買下行動銀行服務業者Obopay的部分股權,並於九月舉辦的年度大會Nokia World上,展示針對新興市場開發的Nokia Money金流服務,可用在非智慧型手機上。諾基亞行動部門執行副總裁麥都薇(Mary McDowell)指出,這是一項很大的計畫,必須和銀行、系統商多方合作,使用者可透過手機轉帳、繳費,並施行在智慧型手機普及率不高的新興市場,希望全世界使用者都能透過諾基亞手機,享受便利的網路服務。
成長關鍵:連網環境更成熟
而智慧型手機逐漸普及,也是各家銀行爭相推出行動服務的關鍵。根據國際數據資訊(IDC)資料,今年第一季台灣智慧型手機市場較上一季成長了三到四成,預估全年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接近一百六十萬支,可望占今年台灣整體手機出貨量的二○%以上。研究機構顧能(Gartner)則預估,今年全球智慧型手機出貨量將達二億四千萬支,占整體手機出貨量一九%。
中國信託日前推出行動銀行服務,該公司通路營運處電子銀行部副總經理蕭重建表示,行動銀行未來要普及,有幾個關鍵因素:一方面是智慧型手機要更普及,以帶動行動上網人口成長;另一方面,無線網路傳輸技術要更穩定、價格更友善。
而對銀行業本身來說,必須要發展各家自有的特色功能,例如透過LBS結合服務據點,或是提供生活優惠資訊。
然而,智慧型手機平台越來越多樣化,對行動銀行服務供應商來說,卻是很大的困難及挑戰。技術開發商三竹資訊總經理邱宏哲說:「現在最頭痛的就是每個平台都要做。」每做一個平台的系統,光是基本功能就要花兩到三個月的時間,而個別客戶多少都會整合自家集團旗下的客製化功能,就要花更多時間。開發Android版本的軟體,幾乎是iPhone版本的兩倍時間,再加上之後可能陸續加入的Symbian、RIM等平台,技術門檻其實相當高。但相對的,可以取得的費用也會較高。
挑戰:安全疑慮待解決
蕭重建也指出,目前手機作業系統版本仍處於戰國時期,須投入的開發、維護成本會更高。不過,中國信託於今年初對客戶進行調查,有三八%的客戶有意願使用行動銀行,中國信託希望可藉此增加客戶的忠誠度與黏著度。
行動銀行前景雖然看好,但手機上網的安全性問題,仍讓不少民眾對使用行動銀行存有疑慮。甲骨文(Oracle)亞太區金融服務業方案首席顧問吳應揚就指出:「行動銀行不是新技術,唯一困難之處在於安全。」甲骨文目前已提供銀行客戶手機雙重加密解決方案,除了在手機上設密碼,還加上拍照進行臉部辨識。吳應揚表示,雖然亞太區目前以日本、韓國較成熟,但今年已有不少台灣銀行業者詢問相關技術,目前包括查詢、轉帳、付款等行動銀行中較受歡迎的功能。
章光祖則認為,在科技的進步下,安全性會漸漸不成問題,一方面手機本身越來越安全,而網路端傳輸更有SSL加密。但他也表示使用者本身必須要有足夠的警覺性,對於帳號、密碼控制要更加注意,使用者、手機、銀行業者三方都要共同努力。
房仲業推出手機看屋、金融業推出行動銀行,蘋果iPhone掀起的手機App浪潮,不只對科技業造成重大影響,各行各業現在都在積極思考,要如何利用這樣一個創新模式的平台,打造更多方便的應用以吸引客戶,替企業進行加值。
【完整內容請見《數位時代》十月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