年近70的吳奶奶今早起床時突然感到一陣天旋地轉,好像牆壁、房間的擺設都在動,她的身體搖晃傾斜,站都站不穩,趕快躺回床上,但暈的感覺還是持續。她想到自己有高血壓,很擔心這會不會是中風的前兆?需要馬上去看醫生嗎?
* * *
50多歲的陳女士喜歡上健身房運動,但她發現做轉圈、甩頭、彎腰後站起來等動作很容易頭暈,有點站不穩,甚至必須停下來休息幾分鐘;平常她也很容易暈車。這樣的頭暈有沒有大礙?需要治療嗎?
神經內科門診常有因頭暈而來看病的老人家,有的是一般的頭暈,有的卻暈到幾乎不能站立或走動,只能躺著。署立雙和醫院神經內科主任胡朝榮說,要先區分是一般頭暈(dizziness)還是暈眩(vertigo),才能對症下藥。兩者最大的差別是:暈眩會有天旋地轉、四周景物在動的感覺,而一般頭暈或頭昏不會。
暈眩是前庭感覺系統出了狀況,較常見的原因包括:
■內耳的問題,例如:
1.良性陣發性姿勢性暈眩(簡稱BPPV):快速改變姿勢時發作,比如上床平躺、翻身、起床、彎腰、抬頭。
2.前庭神經炎:內耳的前庭神經發炎,多合併有噁心、嘔吐、盜汗、失去平衡感等症狀。
3.梅尼爾氏症:主要症狀除暈眩外,還有聽力異常、耳鳴、耳朵有腫脹感,也常合併有噁心、嘔吐、失去平衡感。
內耳引起的暈眩通常是一陣一陣的,每次幾分鐘到幾小時都有可能。
■腦幹及小腦的問題:如腦血管疾病(如中風)、腫瘤、退化,引起的暈眩可能持續好幾天。值得注意的是,這種暈眩通常合併其他症狀,如複視(眼前景物好像有影子,一變為二)、口齒不清、顏面神經麻痺、失去平衡感(走路不穩)、無法做寫字等細微動作等。
胡朝榮說,銀髮族本來就常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高血脂等慢性病,都是可能引起中風的危險因子,因此一旦出現暈眩,可能是中風前兆,代表腦血管已經阻塞、時通時不通或正在輕微出血,建議盡快就醫。
其他可能造成暈眩的原因還有:
■周邊神經的問題:常見因糖尿病引起神經退化。
■貧血
■藥物:例如降血壓藥、治療攝護腺肥大的藥物會引起姿勢性低血壓,因此改變姿勢時頭會暈。
此外,部份抗生素、部份抗癌藥物有傷害前庭神經或聽神經的副作用,可能也會引起頭暈目眩。
找出暈眩的真正原因
有時暈眩不是單一原因造成的,需要詳細診斷。
台北榮總神經內科主治醫師許立奇說,要找出暈眩的真正原因,需要患者提供以下「線索」:
●什麼情形下發作(比如姿勢改變時)
●描述暈的感覺(比如四周景物都在動)
●持續時間、間隔時間
●有無合併其他症狀,如噁心、嘔吐、聽力障礙、耳鳴、臉麻等
●病史:有沒有高血壓、心臟病、糖尿病等疾病
●用藥情形:建議帶著藥袋或藥物完整包裝,讓醫生知道你在吃什麼藥
【全文未完,完整內容請見《康健雜誌》143期;訂閱天下雜誌群知識庫】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