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國古代諸王裡,伊莉莎白一世(Elizabeth I, 1533-1603),縱使以今天的標準而言,也當得上明君之名。但她的權力之路,其坎坷起伏,也無人可堪比擬。
伊莉莎白一世是亨利八世和第二個妻子安妮.博林(Anne Boleyn, 1507-1536)所生,她的生母由於被指控不貞而遭處死,這使得她簡直成了皇室內的非法子女。從生母死時她才兩歲多,一直到1558年她二十五歲登基,這二十多年,她形同處境艱險的孤女,好幾次與死神交臂而過。一直到她的同父異母姐弟愛德華六世、珍女王、瑪麗一世都陸續輪完,而且也都壽命不長,她才撿到女王的位子。
而她登基後,英國新舊教之間鬥爭方殷,尤其是西班牙和法國這兩個天主教強國對英國教派鬥爭諸多干擾,英國天主教徒多次意圖叛變,甚至企圖用暗殺手段將她推翻,這都使她的女王位子坐得搖搖晃晃。另外則是由於她未婚,天主教國也希望藉著婚姻來介入英國政治,最後她乾脆終生不嫁。年輕女王缺乏權威,予人覬覦之心等致命的缺點,她都甘苦備嚐。特別是1585年荷蘭新教徒起義反抗西班牙,她全力支持荷蘭新教徒,英西關係決裂。1588年西班牙無敵艦隊入侵,國脈進入危險階段,她親披鎧甲走上最前線,結果大敗無敵艦隊,英國始奠定歐洲強權的地位。從此以後,伊莉莎白一世的統治始告苦盡甘來。這時她已五十五歲了。接下來的十五年,乃是伊莉莎白一世大展鴻圖的階段。她開始主導歐洲強權間的事務,最特殊的,乃是她全力支持蘇格蘭國王詹姆斯六世(James Ⅵ, 1566-1625)。詹姆斯六世乃是繼伊莉莎白一世成為英國國王,改稱詹姆斯一世。詹姆斯六世自幼登基為蘇格蘭國王,他的王位數次險被天主教徒推翻,都靠伊莉莎白一世支持始轉危為安。伊莉莎白一世無子女,她1603年病逝後,由詹姆斯六世繼位,改稱斯圖亞特王朝。
伊莉莎白一世,幼年及少女時期多苦難,青中年多波折,老年才一帆風順,活到七十歲,在位長達44年127天。由於早年多苦難,她學識極佳,懂多國語文,甚至能用拉丁文到劍橋大學向學者們演講。她寫得一手好詩,有許多傳世之作。她也有許多黃金演說流傳至今,而可能更有價值的,則是她留下了大約二至三千件公私信函。這些信件按當今的印刷型態,至少有十大冊以上的規模。英國前代學者哈里遜(G. B. Harrison)在1935年的《伊莉莎白一世書信選集》裡只收錄180件,即已厚達三百頁,如果是全集,其浩大可想而知。
讀伊莉莎白一世的書信,對所有的學者都感觸良深。哈里遜教授即指出,她的書信無論早期的委曲容忍,或中年後的英姿煥發,她的信件都雍容大方,而且幾乎都沒有透露任何私密的訊息與感受,這也就是說,伊莉莎白一世一輩子所過的,其實就是一種沒有什麼事是不能對外說的生活。她的第一封信是十一歲時用義大利文寫給她第四個繼母凱薩琳.芭爾(Catherine Parr, 1512-1548)王后。當時她寄人籬下,仰人鼻息,信寫得謙卑有禮。她寫給比她早登基的同父異母弟弟愛德華六世、同父異母姐姐瑪麗一世,也都如此。1547年亨利八世逝世,凱薩琳.芭爾改嫁海軍大臣塞墨爾(Thomas Seymour)。芭爾逝世時她才十五歲,塞墨爾又想娶她。當時外界耳語極多,她立即搬走,並向攝政大臣力陳自己的清白。低調,有超過年齡的成熟及自我保護意識,乃是伊莉莎白一世從十歲起就具有的聰明智慧。她後來能度過各種權力風暴,真不是沒原因的。她到後來,寫信給詹姆斯六世很勤,像母親一樣照顧及勉勵自己的繼承人,這乃是伊莉莎白一世人格特質裡真正動人之處。在委曲求全中長大,老年時把這種經驗化為對晚輩的照顧與摯愛,這種情操實不多見,這也是我讀《伊莉莎白一世書信選集》後特別有感觸的地方。她的偉大,絕非偶然!
◎作者簡介
南方朔
本名王杏慶,1946年生,台大森林系、森林研究所畢業,文化大學實業計劃研究所博士結業。曾任中國時報記者、專欄組主任、副總編輯、主筆等職,以及《新新聞》總主筆。著有《憤怒之愛》、《另一種英雄》、《文化啟示錄》、《自由主義的反思批判》、《語言是我們的居所》、《詩戀記》、《回到詩》、《魔幻之眼》、《靈犀之眼》、《新野蠻時代》等多種著作。
【完整內容請見《聯合文學》十月號312期;訂閱聯合文學電子版】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