想法、創意,不同於法律、會計這些專業,書讀得越多、鑽研得越深,就能夠隨時靈光乍現天外飛來;也儘管需要有天馬行空的想法,但也非隨便一抓就是有趣的點子。想法與創意,雖然與天賦息息相關,但也需要生活經驗的累積。生活越豐厚,也就有許多資源可挖掘;隨時保持著對周遭事物敏感,也就越能看見別人忽略的細節。閱讀年輕創意人:不二良、陳劭彥、徐佳瑩,與眾不同的生活態度,造就今日他們獨特的生活創意新勢力。
不二良/公仔、平面設計師 長不大的創意人
【文字/Tingsily;攝影/TOMMY】
擔任STAYREAL的設計總監、擁有很多公仔以及平面設計的不二良,真實生活中就像是一個長不大的小孩,充滿童心的創作延續了他對設計的熱情。對他來說,創作是一種自然而然的事情,從小就是美術班到了大學也順理成章地進入美術系,而就讀設計科系的研究所則為他打下堅固的創作底子。對他來說創作就是生活,很難去界定什麼樣的時間可以創作,基本上腦子都是不停地轉動著、思考著很多計畫、構思著很多想法,就算去旅行或是看電影都無法徹底的放鬆自己,他說大概只有在睡覺的時候才算是真正沒有在工作吧!
關於創作,他說一定要衡量出一個界線,是商業或是單純藝術兩者之間是需要拿捏的,就像他現在對自己的創作絕對是非常嚴格的,考量的不單單只是作品本身,有時候需要在乎的是整體的規劃,包括消費者的喜好與接受度,甚至於一些細節出貨量或是材質都必須考量到,這是商業設計的難度,但相同的商業設計卻也是可以更輕易的貼近民眾,感受人與人的那種美好與成就感。很多時候我們都會轉換自己的立場,假設自己是一個消費者,當自己成為這個購買行為底下的人的時候會怎麼思考,這種想法對於創作是必須的,因為創作的最根本就還是在於人身上。
徐佳瑩/創作歌手 從一句話為創作起源
【文字/Tingsily;攝影/TOMMY;妝髮/簡偉文】
這是第一次與徐佳瑩進行訪問,早對她的歌曲感到再熟悉不過,我並不是一個星光大道選秀比賽的忠實觀眾,但是卻因為她幾首讓人朗朗上口的創作而認識她。剛剛推出第二張創作大碟《極限》的徐佳瑩,好不容易抓到空檔與我們約在幾近午夜的時間進行拍照訪問,她坦言她還在努力地學習當一個藝人,對她來說很多都是考驗,也因此創作時有了壓力,得到金曲獎最佳新人也讓她感受到又驚又喜的甜蜜負荷,如今她期許自己莫忘初衷,希望自己一直都是那個熱愛創作、喜歡哼哼唱唱的拉拉徐佳瑩。
談起創作的緣起,她說是因為跟哥哥一起學習吉他開始摸索著音符曲調,然後為家人朋友了創作一些有紀念意義的歌曲,甚至把自己的創作放在網路上的音樂平台,慢慢地在其中累積了經驗、得到了一些成就感。參加星光大道最真實的想法,就是希望能夠在舞台上把自己的作品展現在眾人面前。正值大學畢業,她想著如果不趁著這個機會放手去試試,也許等到開始工作之後可能就不敢輕易地放棄安逸的生活去面對挑戰。而的確,她也因此一鳴驚人得到很多人的喜愛。說到〈身騎白馬〉這首歌,她至今仍然覺得這是上天給她的一個禮物,就這樣神來一筆創作出這樣的作品,而這首歌當然也有音樂老師給予她一些啟發,讓她試圖以歌仔戲為靈感作為創作基調,這首歌的成功讓她感受到音樂的力量是無遠弗屆、跨越語言的隔閡的。對於那些想從事音樂創作的人,她給大家的建議是莫忘初衷,享受沒有壓力的創作時光,不要給自己的創作想法加入太多期望,讓創作回歸最簡單的原點,成為自己紀錄時光軌跡的方式。
陳劭彥/服裝設計師;以織品重新詮釋人體Art of Human Body
【文字/LUAN;圖片提供/陳劭彥】
九○年代末,許多日本設計師以顛覆傳統的不對稱剪裁開創服裝的新紀元,川久保玲、三宅一生、山本耀司……甚至是把一身如同流浪漢的複雜層次,搬上一向優雅的伸展台上而驚豔全世界,也讓一個來自宜蘭的年輕人對服裝的不同可能性產生興趣。
1981年出生的陳劭彥,22歲到倫敦聖馬丁藝術設計學院念書,直到今年正式從織品服裝設計研究所畢業,前後曾在Alexander McQueen、Hussein Chalayan和Claire Tough工作室實習。2009年他受邀參加比利時Fashion Weekend時裝大賽,擊敗來自布魯賽爾La Cambre藝術學院、安特衛普皇家藝術學院、巴黎時裝學院、紐約帕森斯藝術設計學院與英國皇家藝術學院等歐美服裝設計名校的其他11名參賽者,獲頒價值10萬歐元的新興設計師大獎,一顆星星正準備大放光芒……
學的是織品設計,學生時代陳劭彥就對針織、手工藝品很有興趣,他流連在英國小巷裡的古董衣、二手衣店,從這些流傳了好幾十年、好多手的服裝中尋找靈感,轉換成自己的語言。年初的倫敦時裝週上陳劭彥發表了他的畢業作品,以他的織品設計作品在畢業秀上備受國際時尚界的注目,更成為《AnOther Magazine》「Great Expectations」專題報導的新秀設計師之一;今年九月在倫敦時裝週上,陳劭彥第一次以自己的名字為品牌發表首個個人系列,延續大學和研究所的作品,以人體的解剖為主要概念,「Skin」系列以人體結構發想也其來有自,陳劭彥的妹妹學的是舞蹈,許多朋友也是從事舞台表演,讓他對人體的姿態、構造有相當大的興趣,也從羅丹的雕塑作品中得到許多啟發,皮膚、血管、身體組織和層次,轉化為服裝上的演出,可以從這個系列看到不同材料的組搭、不同技法的堆疊,更企圖打破傳統服裝的結構,利用Cashmere羊毛、Lycra彈性纖維,畢業作品中的尼龍繩也再次登場,搭配精湛的針織技法,利用傳統的技法與非傳統的材質混合發展出極具有概念性的服裝。而這次的服裝秀,陳劭彥還加入了動態影片,「這個和建築師、動畫家合作的短片,是為了輔助整個系列,以簡單的影片讓服裝的概念更完整。」陳劭彥對服裝的表現不僅止於服裝布料本身,「我覺得整個秀的呈現方式相當重要。」從化妝、模特兒、音樂、舞台…都必需擁有完整的主題,讓一場服裝秀從視覺、聽覺傳達到心裡共鳴的感受。
【完整內容請見《men's uno男人誌》134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