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股市震盪不斷,次貸風暴衍生的利空波動全球,
二○○八年投資人難道只能膽戰心驚的抱「股」長嘆?
如何展開因應新局面的理財策略?
一月底適逢企業發放年終獎金,投資人紅包在手,正想妥善規劃投資,卻立刻面臨美股為首的全球股災。
根據香港《文匯報》統計,單是一月二十二日的「黑色星期二」,全球主要股市總市值就瞬間自高點蒸發了五兆美元之多。
同時,全球股市震盪也不斷加劇。聯準會降息利多和次貸風暴不斷衍生的利空交相出現,更使得去年十二月以來,MSCI全球指數波動頻繁,上下震幅高達二○%。
專家普遍預估,今年將會是投資風險最高的一年。投資理財考驗的,將不再是「冒險精神」,而是「在風浪中站得穩」的能力。
「市場將出現更多無可預知的危機,認清自己才是最重要的,」投信投顧公會祕書長蕭碧燕認為,投資人現在迫切需要的,是從「基本功」做起,確實了解自己能承擔多少風險,以及如何與高風險長期抗戰。
基本功第一步:先理債,再理財
全球走了五年多頭,今年卻轉為「高風險、低獲利」的一年,投資人的理財觀念必須轉變,才能有所因應。最重要的一點,就是絕對不能「舉債理財」。
美國聯準會緊急宣布降息三碼挽救股市,歐洲也開始跟進,全球利率開始走低。同時物價不斷上漲,通膨隱憂浮現,台灣首當其衝,早已進入利率實質為負的紅線區。
但滿天充斥的投資資訊和業者動輒以高利潤號召,卻往往使得民眾低估投資的風險,或懷有過高的獲利預期。
兩者的交互作用下,台灣民眾焦躁不安,甚至出現「恐慌性投資」:為了擺脫低利困境,忽略風險冒進投資,甚至不惜用雙卡融資舉債,等於將自身財務暴露在高度危險當中。
「五十萬卡奴中,其實很多的成因是借錢投資,卻完全忽略了自己能夠承擔的風險,」蕭碧燕語重心長地表示,最近許多公職警察欠下高額卡債的案例,正是因為把投資當投機甚至賭博,「輸了還想贏回來,最後就愈陷愈深。」
因此,中研院經濟研究員吳中書等學者呼籲,投資人已經有雙卡等債務在身時,一定要認清自己的風險承擔能力已經是負數,在還清債務前,必須耐住性子,避免從事任何投資。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