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創建年代:1624年(明天啟4年)
二、古蹟等級:國定
三、建築類別:城郭
四、古蹟公告日期、文號:民國72年12月28日、72台內民字第202452號
五、地理位置:台南市安平區國勝路28號
六、古蹟沿革:西元1604年(明萬曆32年)與1622年(明天啟2年),荷蘭人為打通中國貿易之路,兩度占領澎湖作為東亞貿易的轉口基地。1623年(天啟3年)9月,荷蘭提督雷爾生率兵,於安平港建立一座簡單的竹砦,即「安平古堡」之前身。
1624年(天啟4年),荷蘭人在澎湖與中國明廷交戰,後雙方達成協議,於是荷蘭人同意由澎湖撤退,並拆毀於澎湖所設置的砲台,轉往當時不屬於中國版圖的台灣島,並於安平港砦城舊址重新興建城垣,作為荷人據台後的行政中樞及軍事重鎮,初名為「奧倫治城」(orange),以紀念「奧倫治公爵威廉一世」,1627年(天啟7年)將奧倫治城改稱「熱蘭遮城」(Zeelandia)。
至1633年(明崇禎6年)、1634年(崇禎7年)陸續完成內、外城興建工事,城堡北邊門額上並刻有「1634年熱蘭遮城落成」之荷文字樣。
1661年(明永曆15年)4月,鄭成功將荷蘭人逐出台灣,改熱蘭遮城為「台灣城」;5月改台灣為「安平鎮」,故又有「安平城」之稱;12月,鄭成功收復台灣進駐此地,故又俗稱「王城」。1683年(清康熙22年)台灣入清版圖,城堡曾充作水師協鎮署,至1840年(清道光20年)中英鴉片戰爭爆發,台灣兵備道姚瑩為抵抗英軍,籌設海防,將台灣城改為軍裝局,除修建原有城牆與砲台,作為儲藏軍需、彈藥的倉庫。1869年(清同治8年),發生英艦砲擊安平事件,城堡被毀泰半。
1875年(清光緒元年),清兵破壞熱蘭遮城,取其磚塊建造二鯤鯓砲台(億載金城),居民亦取城垣磚石修築房舍。日治時期,日人將城堡遺址剷平,改建為新式洋館,作為海關長官宿舍,即今之「安平古堡」。
台灣城殘跡為台灣地區最早的城堡,其城壁構造係以糖水、糯米汁搗合牡蠣殼灰、砂土等疊磚而成,並稱「三合土」。原內、外城四角建有稜堡安置大砲,歷經300餘年時空變化後,今僅存外城城牆一堵、古井一口、半圓形稜堡基座及部分殘跡,其中以原外城南壁長65.8公尺之城垣殘跡規模最大。
另城壁上仍可看到「鐵剪刀」的遺跡,係當年為穩固樑壁、預防脫離而設;而牆面方形孔洞係清治時期水師中營之營房遺跡。(摘自《台灣國定古蹟》)
更多內容請訂閱玉山周報
http://www.formosamedia.com.tw
友情推薦:蓮合國
http://lotus.formosamedia.com.tw/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