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台灣輿論焦點都放在蜂擁而來的大陸觀光客、注意觀光客花了多少錢時,其實台灣從北到南的各大學校園裡,大陸交換學生也悄悄變多了。
走進台北的台灣大學,這學期就來了62位陸生,分布不同學系。復旦大學生物科學系的王喆辰才剛到台灣兩個月,不但玩遍台北市,吃遍公館周邊小吃,趁著春假,他還和幾位同學到花東、墾丁旅遊,參觀了電影《海角七號》主角阿嘉的家。
「我覺得台灣實在太好玩了,」王喆辰長相跟台灣喜歡電玩的「宅男」理工生沒兩樣。他興奮地說,他從小就喜歡看痞子蔡的網路小說,聽蔡依林的流行歌曲,玩台灣研發的電玩遊戲,有機會到台大來,他只修了8個學分,其餘的時間都用來旁聽和體驗台灣文化。
「雖然聽不懂台語,我已經到圖書館視聽室看過好幾次霹靂布袋戲DVD啦,而且還和同學一起去逛心儀已久的動漫節。哇!會場人山人海,還有人做Cosplay(角色扮演)的裝扮,實在太有趣!」王喆辰掩不住開心,說日後若有機會,他會考慮來台大念研究所。
提起來台灣兩個月花了多少錢,他囁嚅地半天說:「7000~8000人民幣。」他解釋,台灣物價比較高,東西好吃,男孩子胃口又大,也是沒辦法的事。
交換生學術交流,激盪出美好火花
走到位於中壢的元智大學,也同樣可以見到不少大陸學生。這裡的大陸交換生都在研究所就讀,而且還不限科系跨領域研讀。
校長彭宗平形容,這真是個學術交流的「美好經驗」。
先前,重慶大學美術系學生曾華交換來台,但陰錯陽差,原定指導的美術系教授剛好出國研修,於是曾華改找機械系流體力學教授指導,沒想到藝術與科學的激盪,居然讓曾華根據流體系數理論開發出「流體雕塑」新藝術呈現方式,受到大陸藝壇矚目。
兩校特別珍惜這樣的「火花」,共同成立「流體藝術實驗室」,現在元智大學還複製了曾華的流體雕塑當作送給外賓的紀念品。
到了高雄縣大社鄉的義守大學,氣氛就更熱烈了。這學期交換學生人數創新高,共169位分散在35個科系中,均住在學校號稱四星級飯店等級設備的宿舍中。房間都是兩人一間,附有冷氣,像是一般旅館雙人房。
經過南台灣豔陽的照射,來自哈爾濱工業大學環境工程系的張姣,臉蛋紅撲撲的。帶《遠見》記者參觀她的宿舍時,忍不住興奮的語氣說:「這裡住得好舒服!宿舍網絡(網路)速度也很快,我都自己Download台灣偶像劇看呀!我好愛看台灣偶像劇。」
她說,來台灣每天生活都好開心,只有購買課堂上使用原文書當教材比較困擾,因為都很貴,只買了兩本就花了她將近2000元台幣。她也一樣抽空旅遊了台灣各地,也覺得上課比起大陸輕鬆一些。
私校彈性大先得點,義守169位占鰲頭
這波大陸交換學生熱,是去年10月底教育部放寬大陸交換學生來台研修時限從4個月到1年之後引爆的。正苦於台灣少子化影響的許多大學院校,目前無不放眼政府日後開放陸生來台就學的發展趨勢,預先以交換學生試溫。
根據教育部大陸事務工作小組的統計,目前共有857位研修時限4個月以上的大陸交換學生分布在台灣校園,若加上兩星期到兩個月的短期交流生,今年上半年總量可望上看3000人,預估會較去年同期增加五成以上。
教育部大陸小組執行祕書周以順表示,因為法規是去年10月底才鬆綁,距離12月初的申報截止日期太近,許多學校趕辦不及,預計下半年大陸交換學生人數還會更多。
台灣的各大學有多積極?依規定,半年以上兩岸交換學生必須要學校間簽有「姊妹校約」及「交換學生約」才可放行。而目前台灣147所一般大學中,已有115校、將近八成已與大陸302校簽有姊妹校約,總合約數更高達1039個。
教育部大陸小組執行祕書周以順指出,教育部逐步開放研修時限的用意,除了希望兩岸學術交流更密切,也較能達到深度學習的目的。
目前各校學生人數又如何呢?
若以停留四個月以上(將近一學期時間)的陸生數量來看,是由義守大學獨占鰲頭,高達169位,第二名的台大有62位,相差2.7倍。
「陸生交換政策各校不同,有些重質,有些重量,各憑本事;但不可諱言,私立學校受限較少,似乎也比較積極,」周以順說。
但是國立大學也鴨子划水,私下動作頻頻。一位大學校長就私下表示,許多國立大學受限於教育部規定,合約上不能有矮化我方國格的情形,從去年10月份起已出現一波「簽約潮」,採用權宜之計,「合約一式兩份,繁體字版有『國立』字樣,簡體字版則依大陸規定,向教育部報備時比較方便。」
陸生來台已開放,承認大陸學歷是趨勢
元智大學校長彭宗平是兩岸學術交流熱潮的歷史見證人。他就將大陸交換學生來台分為三個階段。
第一階段是1980年代,陸生來台多是加入短期的學術交流行程。第二階段是1998年前後,彭宗平時任清華大學教務長,促成清大與大陸「李政道基金會」的合作,首批為期6到8星期研修時間的陸生來台,由於交流成果不錯,各校也紛紛效法。
「教育部將陸生來台時限延長為一年,則可以當作是第三階段的序幕,」彭宗平回首這段歷史,特別感慨,以前大陸學術界流行一句話:「世界上最難去的地方有兩個,一個是台灣,一個是月亮。」
他指出,交換學生的時間一定要長,才能避免走馬看花,達到交流的意義。之前規定最長停留時間是4個月,比一學期(18週)還短,但只差兩星期,還是勉強可以休完學分;但若是研究所學生,4個月要做完一個實驗則嫌太趕。
但是儘管短,大陸學生已經可以到台灣正式上課四個月了,相對之下,因為台灣還不承認大陸學分,台灣學生至今只能在寒暑假去大陸短期參訪,讓台灣學生無法實質體驗到對岸學術與生活狀況,是一大遺憾。
因此展望未來,進一步開放陸生來台長期就讀,以及台灣方面承認大陸重點學校學歷,已是兩岸學術的趨勢。
台大是陸生首選,26姊妹校學生競相爭取
號稱台灣最高學府的台灣大學陸生交換計畫也是動見觀瞻。
目前台大在大陸有26個姊妹校,50個交換學生合約,陸生來台由國際事務部統籌管理,目前陸生人數僅次於美國、歐盟、日本之後,排名第四。但是陸生人數會逐步增加,未來每年會以20%成長,可望幾年內人數就會躍居前茅。
台大國際事務長沈冬說,台大雖然不是最早與對岸交流的學校,但因為台大科系多,教授研究活力充沛,院、系都還各自有獨立的合作案,大陸訪問學人幾乎是川流不息,一些因為教授之間有合作,參加交流團來台短期停留的學生,因為不用報備,人數甚至無法估計。
沈冬指出,台大是陸生來台的首選,台大不怕招不到學生,反而是大陸姊妹校內因為名額有限,學生競爭者眾,已經形成「小聯考」的現象。學生必須依成績選填志願,要同時有學校和指導教授背書,才有機會來台。
交流引發競爭,兩岸學習態度有差異
很多人會特別關心,大陸交換學生來台是否真能迸發出特別的火花?兩岸學生生活習慣不同,是否會造成彼此的文化衝擊?
義守大學校長傅勝利就特別指出,大批陸生進駐校園,已經引起「善意的競爭」。
「許多生活小習慣,例如陸生上課特別準時,8點20分的課,8點10分就提早到教室搶坐最前面的位置,上課時還積極發問,讓老師刮目相看,」傅勝利笑著說,這樣的學習風氣讓台灣學生也開始有「輸人不輸陣」的心態,上課遲到、搶坐教室邊邊、不擅發問的習慣漸漸都改正過來。
傅勝利還有另一個觀察,就是台灣學生進到教室,總是從中間坐起,沒人要坐前幾排。但是大陸學生一進教室都是搶前面幾排的位置,反而好奇為何台灣學生放著最好的位置不坐呢?
台大國際事務長沈冬整合院系反應,發現過去大家覺得大陸學生用功、程度比較好的刻板印象不一定是對的。
「一般來說,陸生確實比較專注在書本上,但台灣學生則相對靈活,」她說,以理工學院為例,大陸分科非常細,學生絕對用功,往往大學生就有台灣研究生的水準,但是他們鑽研太精,有科際整合的困難。
另外,台灣理工學院都採用原文書,學生的外文應用能力也相對較強,陸生來台往往吃足苦頭。
目前大陸交換學生只是打頭陣,台灣學界已經預測,未來開放陸生來台報考、正式就學,才會是真正的大高潮!
義守大學校長傅勝利指出,有些人對陸生來台會有抗拒,但是從學術的角度來看,多交流總是好事。只是,未來學歷認證的法律規範要解決,學校也做好「學力認證」把關,招收夠好、夠積極的學生,大學才能在招收陸生的下一波趨勢中獲得加分,而非減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