幾年前,我在赫爾辛基大學上芬蘭語文課的時候,老師要大家相互練習對話,那堂課正好碰到數字練習。
老師舉起的圖片是某人買了十五個A,再加買了八個C之類的問題,而加總的數字,就從我的腦中一閃,隨即說出標準答案,換來了同學的齊聲讚許:厲害!
這或許是許多亞洲人在歐美國家偶爾會遇上的「讚揚」吧?國人初到海外,對於有些超商人員的結帳速度不夠靈敏、從整數減下來的找零錢方式不耐煩,我們早已拿著算好的零錢等著,但卻將店家弄得糊里糊塗的,人家還得將你給的零錢一五一十的還給你。
這種在西方人眼中猶如「算術神童」一般的能耐,成為亞洲人普遍帶給世人的特質印象,連曾經在赫爾辛基國際學校念過書的小女兒都說:「天啊,走起路來好像有一股風,班上同學真以為東方人的數學有多厲害咧!」
文化不同,教學概念差異大
陸續在北歐待了多年,在孩子漸漸長成、我也同時觀察與深入探索之餘,發現隨著文化不同,對於每一門學科的認知與學習方式,其實在根本哲理與教學概念上是大不相同的。而不同文化對於學生學習進程的要求,以及學習成果評量、認知的差異,更可能極為碩大。
於是,我不再習慣只是去看表面上的分數與考試成果,而會去探究這門學科其中的學問是如何建構和進行教學,再從孩子曾經花費的精力與培養出來的學習興趣、動力,去估量這一個文化或地區的學生在某一個學科領域的表現與成果。
數學的概念與計算方式,或許有些放諸四海皆準的地方,但不一樣的教學理念與文化背景,所呈現出來的學習模式與時間花費,必然決定了學習成效與樂趣。如果只是來談一個國家整體中學生的數學成績表現,並以學生學習時數︵請見三五頁圖表︶和教師、家長所花的經費相對較少來說,那芬蘭中學生的數學水準絕對是拔得頭籌。
原因不外乎芬蘭真的用了最少的時間和力氣,就達到了整齊的高素質。以學校教育所能提供的教學來說,芬蘭確實做到了學生不分社經環境背景、資質高低優劣,展現出全球學生程度落差最小的水平。
數學不只是演算與計算
早在一九六○年代,芬蘭就受到西方數學教育潮流的衝擊,注入了「新數學」(一九六○至一九七○年)的概念,並逐步以「回到基本面」(一九六八至一九八○年)、「解決問題能力」(一九七八年以後)、「運用數學能力」(一九九四年以後),為學生建構數學能力的主體。
爾後在一九七○年代的教育改革,它將基礎教育的學習與所有人民的素質水準建構起關聯性。這種新的教育理念挹注,以及不同時期的「由下而上」階段性教改修正,使不同學門的知識,不斷融入教改過程中。
一九八七到一九八九年間,芬蘭以數理科學為主導的雷寇拉委員會(Leikola Committee)認為,芬蘭的數學教育必須要有所改革,並由一組專家來發展數學教育。當時在英國、瑞典等不同國家之間,對於數學教育應著重的內容都有重大變革,研究學者之間不斷討論,教育界對於數學學習的基本概念,也都跟著改變了。
數學將不只是演算與計算而已,數學的學習必須要與學生個人的身心成長、思想發展、個人未來生活的形塑等等,都有所關聯。因此,應以強調問題的界定與解決問題的整體能力為主,從而發展出學生的數學邏輯思考,以及相應而生的教育方式。所以,芬蘭現今的數學教育基礎概念就在於:
一、必須要發展學生對於所處世界與周遭環境、事物的分類能力,並能學會研析和尋求各類型解決模組。也就是說,教師不應該只給予學生已經編撰或思想定型化的概念與事物,必須在學習過程中,強調學生自主研習與思想的啟發。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