統一超推出icash悠遊卡,不但打通自家商流的任督二脈,也讓有別於信用卡之外的未來支付工具競爭更加白熱化。
二○一○年四月一日,這一天的意義不再只是愚人節,更是消費者支付服務歷史上重要的一天。因為這一天,台灣第一張可以跨行業使用的電子票證——悠遊卡,已經正式上路,非交通事業交易的諸多通路,也從此可以一卡通行。
這不僅是台灣電子票證的新開始,事實上,這更是通往電子支付行動大未來的重要里程碑。
現在消費者開始嘗試一卡通天下所帶來的便利性,但與此同時,業者們開始思考的,已經是透過各種科技的普及與跨業整合,要鎖定將電子支付工具與手機結合,達到一機行遍天下的大未來。這樣的趨勢,已經從爭取自家卡片成為消費者皮夾中的一份子,演變成透過各種科技與業務整合,搶進與手機結合的機會。
商機:六.二兆的實體消費力
雖然這樣的行動支付未來聽起來似乎很遙遠,但事實上,在日本已經存在了十分接近業者想像未來世界的「FeliCa電子錢包」模式。這個已經與手機結合的電子錢包系統,可以通行大眾交通工具、進行小額支付,甚至還可以在販賣機使用,直接購買飲料。
台灣大哥大個人事業群副營運長谷元宏就分析,在日本的模式裡,可看到行動支付體系中重要的合作範圍及模式,將包括電信業者(編按:指NTT DoCoMo)、金融業者(編按:Japan Net Bank)、公共交通系統(編按:指JR)及消費通路的跨業結合。
克羅諮詢顧問公司創辦人克羅(Richard K. Crone)指出:「行動支付的真正機會,是來自於高達六.二兆的實體世界消費。」因此,從傳統金融業、零售業到電信業、交通服務業,甚至是手機製造商,全都積極布局這塊市場。
電信業者想的是如何藉由手機SIM卡,成為掌握行動支付最後一哩的關鍵角色;金融業者則是想從既有對消費者支付行為的信賴度及習慣性下手;而公共交通系統或是通路業者都是想從已發行的電子票證,及起步較早的小額支付系統出發;網路支付服務提供商更是急於把虛擬消費的掌握,延伸至實體。
一機通行的行動支付大未來,不能只靠業者各自爬山,還必須靠著緊密的跨業結合。谷元宏就指出,其實目前在技術上,各方業者所持的科技,各自都已經完備,安全性也已經獲得掌握,但卻因為各種可能的參與業者,都是社會上各據一方的規模企業,讓「誰可握有主導權」成了爭議焦點,而這也是多年來行動支付鮮少另有實例發生的主因。
關鍵:拓展通路普及度
這樣大規模的跨業合作,不僅牽涉到主導權歸屬問題,通路普及度也讓業者們仍須鴨子划水、費時布局。畢竟有了技術,還得要有通路,才能讓好的支付系統得到充分利用。「目前是悠遊卡與icash卡各自擁有大眾交通運輸及便利商店,在通路上具有優勢,」谷元宏說。
然而,除了商業模式及合作考驗著業者外,法規要如何跟上科技,也是左右未來行動支付的重要一步。從電信業者、金融業者到其他網路支付相關服務提供商,都同聲認為目前在法規上,仍有不少挑戰待克服。
最早開始參與電子票證起草的立法委員丁守中表示,過去他是在計畫參選台北市市長時,開始思考電子票證可能性,並考察了包括日本、香港等城市智慧型交通系統在交通票證結合小額支付的作法,其後才展開台灣電子票證發行管理條例的規劃,目標是解決交通票證無法跨業使用的瓶頸。
雖然台灣電子票證終於起了頭,但在既有以技術分野為依據的立法體系裡,包括手機電子錢包、信用卡行動支付等部分,都仍須進一步的立法動作,才有機會擴大電子支付的實際應用。而在安全性與便利性的兩端,如何達到平衡,也考驗著科技與法規的互動。此外,如何在消費者端開始信任新的支付機制,也是技術之外,必須克服的考驗。
挑戰:確保傳輸安全性
就有業者私下指出,台灣在相關電子支付的安全性規定,嚴格程度遠超他國。許多在其他國家已被證明安全的傳輸科技,在台灣卻都不被相關主管機關接受。舉例來說,要求電子票證千元以上消費就必須透過動態密碼鎖,或不允許空中傳輸(over-the-air)方式傳送個人消費資料至手機晶片,都是目前在台灣無法跨越的限制。
「要讓消費者信任交易機制,把錢包與手機結合的意願與心態才是關鍵,」中華電信行動分公司加值處處長饒吉森指出,這不但需要培養新型態支付使用行為,必要時還得等待對新科技接受度較高的年輕族群,在金錢掌握度及社會影響力的成熟,而這些都是急不得的過程。
一個便利、快捷的支付未來,已跨越了科技的藩籬,現在只等待實際的商業、立法運作,讓這個令人充滿期待的支付大未來,盡速到來。
【更多內容請見《數位時代》192期】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