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公民社會中的機會
過去幾週走訪了美國西岸與大陸華中地區。一個超強的美國,有主宰全球的雄心,但已有它的疲憊;一個興起的中國,有快速成長的驕傲,但也有它調整的艱辛。
一個民主轉型與經濟轉型中的台灣,面對美國與大陸,既需要前者的武器,又需要後者的市場。台灣苦無能力表示強硬,也沒有退路可以妥協。經過兩年的低調努力,馬政府對美國證明了他是一個可以被信靠的;對大陸證明了他的兩岸政策是可以走向雙贏的。
太平洋兩岸都高興地看到:台灣海峽終於風平浪靜。
像我們在中日戰亂中成長的一代,對戰火有刻骨銘心的體認。它造成家破與人亡,它造成國崩與土裂。在烽火之下,個人與家庭的夢想、社會與國家的藍圖全化為烏有。因此,在我的認知中,總統最大的責任就是在國家尊嚴下追求和平與確保和平。
60年來的台灣社會,雖然省籍情結、統獨對立、政黨惡鬥、地方惡勢力等等幽靈難散,但多數人民就像我期許的「新台灣人」一樣,終於沒有直接的「痛」需要說,直接的「恨」需要平,直接的「仇」需要報。一旦走出了歷史的悲情,所看到的就是公民社會中普遍存在的機會。
(二)幾個重要問題的台灣民意
5月底在史丹佛大學「美、中、台三邊關係」的討論會上,我提出了《遠見》雜誌民調中心在兩岸關係與美國政府角色上,台灣人民的最新看法。
當美國與中國在主導世界情勢時,最不希望看到的就是台灣變成「麻煩製造者」,增加他們之間的摩擦。此刻的美國內有巨債與失業,外有北韓挑釁、伊阿戰爭等,太需要中國大陸明的支持與暗的幫助,怎能容忍台灣海峽再現緊張?
當前兩岸之間與美、中、台三邊之間的「最佳狀況」就是相安無事;就是馬總統的「不統、不獨、不武」;就是九二共識下的一中各表(及一中不表);就是兩岸增加交流,增加互信,增加共識;就是讓美國至少表面上退居幕後。
《遠見》的民調正顯示台灣的民意已變成了這股穩定的力量。
在討論會上,我引證了台灣人民對「兩岸維持現狀」的看法:
(1)‧42.5% 維持現狀
‧26.2% 贊成獨立
‧12.4% 永遠維持現狀
‧10.5% 贊成統一
廣義地說,五成五贊成現狀,二成六贊成獨立。
(2)如果有「維持現狀不統不獨三十年」的公投
‧62.6% 投贊成票 ‧17.7% 投反對票
‧17.8% 未答
‧1.8% 不投票
(3)那一黨,國民黨或民進黨,較能兼顧台灣整體利益與兩岸和平?
‧45.3% 國民黨較能
‧29.9% 民進黨較能
‧19.2% 未答
沒有人能低估美國政府在兩岸之間所扮演的角色。台灣的民意反映出:
(4)購買美國較佳國防武器之必要性
‧53.0% 贊成購買
‧30.6% 反對購買
‧16.4% 未答
值得注意的是:儘管兩岸關係改善,較一年前贊成購買武器者,反增近五個百分點。這顯示:即使維持現狀,民眾認為仍要以武力做後盾;因此盼望中的「和平紅利」是否變成幻覺?
(5)台灣人民希望美國在兩岸間扮演「協調者」角色
‧56.2% 贊成
‧24.7% 不贊成
‧19.1% 未答 美國官方說辭一向是「兩岸問題由兩邊自行處理」。台灣過半民意仍然希望美國不能袖手旁觀。
(三)藍綠的政治板塊
在政黨意識強烈的台灣,藍綠與中間選民的變化,是一個重要指標。
2010年第一季的民調顯示
‧37.8% 泛藍
‧34.6% 中間選民
‧24.2% 泛綠
‧3.4% 未答
藍高於綠近14個百分點。占1∕3強的中間選民之最後投票傾向,隨地區、教育水準、年齡、及公共議題等而變化。如果十分粗糙地各分一半,泛藍約佔55%,泛綠約佔45%。
《遠見》民調最重要的發現是:近2∕3的民眾贊成維持現狀。這是當前兩岸三邊關係穩定的根源。只要能「維持現狀」,台灣就能在安定環境下,尋求個人與國家的生存與發展。
【本文摘自《遠見雜誌》7月號;訂閱遠見雜誌知識庫;訂閱遠見雜誌電子版】
|